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恭敬祖先则民风淳厚

曾子曰:“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终:终老,指死亡,这里指丧事。②远:指远祖。

【细读】

曾子说:“恭谨慎重地办理父母亲的丧事,缅怀祭祀历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归于真诚忠厚。”

对死去的人进行纪念、哀悼,并举行一定的丧葬仪式,是远古先民各民族都有的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标志着人类族群意识的出现,即人类文化心理的开端。这种心理和自觉意识动物是没有的。儒家对于丧葬礼仪非常重视,并要求人们要在内心对死者或祖先表现出虔诚的思念、缅怀,这样,人们的表情自然会严肃而恭谨,参加仪式时也会循规蹈矩。内心的敬畏有助于“仁”的品性的培养,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互融合,就成为儒家塑造品格的重要形式。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丧葬文化和祭祀文化。这种文化也可以增强家族、种族以及国家的凝聚力。荀子《礼论》篇说:“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荀子也非常清晰地指出,祭祀是提升人的道德自律的方式之一。 wMUOrL8h51bHtTlexax4MdwF/ZcJlKKTlwKMwRAwo4cOhiuSpO5Z7hx8zuopSJ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