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边疆难题

雍正猝然离世,虽然给乾隆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局面,但也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对于一个年纪轻轻的新皇帝来说,战争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乾隆也意识到这点,他对大臣说:“现在最紧要的事情莫过于对苗疆用兵。”

西南民族问题是历朝历代执政者都关心的问题。在元朝和明朝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实行的是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酋长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有点民族自治的味道。土司相当于少数民族的首领,职位可以世袭,但必须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除了要缴纳规定的税收,还得听从号令,以便得到中央政府赐予的爵位和名号,有了这些,土司的统治才是合法的。

土司制度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对于这些地方的人民来说,他们不仅要承受中央政府的剥削,还得承受土司的剥削;一般来说,土司的盘剥比中央政府更厉害。由于土司是封闭地区的小霸王,只要他们不作乱,中央政府一般不管制他们。贵州地方上的土司,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时人记载,苛捐杂税是汉人的十倍以上。

不同土司之间,往往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力大打出手,结果导致这一带动荡不安,天灾人祸频发。在明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缓和这些地方的矛盾,削弱土司权力,由中央派遣官员直接治理。

雍正上台之后,对西南少数民族也非常重视,曾派遣鄂尔泰、哈元生等将军前往西南,招抚与征剿并用。然后,雍正在这里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改土归流政策是什么?其实这是个简写的词语,全称是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这个政策的目的是消除土司的特权,从而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从政治和经济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当然,雍正的这个做法还能起到瓦解地方势力的作用,消弭帝国内不安定的因素。

你要拿走土司的饭碗和权力,土司当然不会答应,虽然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中央政权对抗,但是必要的挣扎还是会有的。雍正从不指望土司们会乖乖听话,所以他让鄂尔泰率领重兵,以武力推行这项政策。

武力终究还是管用的,任凭土司们再顽抗,终究抵挡不住鄂尔泰的大军,就这样鄂尔泰控制了这些区域的少数民族。雍正高兴,封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拜保和殿大学士,担任军机大臣,兼任兵部尚书,外加一等伯。

但是,鄂尔泰在雍正九年(1731年)返京之后,苗疆人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叛乱的苗头时燃时灭。雍正十二年(1734年),苗疆一带谣言四起,说是苗族会出现一个王,带领大家走向新世界。谣言出来后,就有闹事者,叛乱从古州开始,八妹、高表等苗疆人以官吏征粮不公为由,发动起义,叛乱之火迅速蔓延开来。

叛军迅速飙升到两万多人,攻打当地的驻军。刚开始的时候,清军对叛乱表现得非常迟钝,在兵力布置上也有很多失当的地方。贵州省有三万驻军,但是一些紧要州县却只有几十个官兵。在台拱,有一名参将,一千驻军,苗人起义后,将驻军团团围住,驻军竟毫无办法。最后,哈元生带领六路兵马,历经重重艰辛,才把叛乱给平息下去。

奇怪的是,在台拱附近的黄平县和清溪县,只有几十名驻军。这么点人,让他们作战完全不可能,就算是守城池,都显得寒碜。

苗变之后,雍正对各级官员的无能非常愤慨。雍正严厉斥责古州的文武官员镇压不力,听到叛乱,没有在第一时间予以扑灭,导致叛火越来越大。总兵韩勋带着三千人马在王岭击败苗人后,没有对逃众进行追捕,也受到了雍正的批评。清平县的县令邱仲坦,看苗民围攻邻县的时候,严令本县的人不得逃避,等到苗民攻打清平时,他顿时吓破了胆,自己率先逃跑……

总之,这些官员的表现让雍正很失望,加上他们互相扯皮,把责任全都推给别人,雍正很生气,决定重拳出击,快速平定苗疆之乱。

雍正命贵州提督哈元生为扬威将军、湖广提督董芳为副将军,随后,雍正又命刑部尚书张照为钦差大臣,副都御史德希寿协助张照前往苗疆。为了保证这场战斗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胜利,不久,雍正又任命果亲王允礼、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以及户部尚书魏廷珍和工部尚书徐本等人一同前往苗疆。高层阵容相当豪华,甚至给人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兵力方面,除了贵州本省的官兵外,又从广东广西调兵八千,湖南湖北调兵五千,云南四川调兵一万七千,直隶调兵五千,合计有四五万的兵马;皇上亲自指挥,钦差坐镇苗疆,扬威将军率领六省大军会剿,论理是没有理由不速战速决的。

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如此气势磅礴的阵容,居然时时受困,处处不能奏效,官员之间仍旧继续扯皮。由于都是大人物,底气很足,互相不服,各自为政。看来,雍正这位管理高手对用兵终究有些外行,豪华阵容往往很难收到效果,打仗不是比品牌,看的是实效。譬如,雍正任命张照为钦差大臣,张照当然不是一个庸才,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学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名传遍天下,可惜在打仗这方面他完全是个外行!

在指挥权这方面,雍正也没有分清楚,这么多大佬聚在一起,意见相左,指挥起来难度非常大。最后,指挥无力,征讨无功,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征剿不力,官兵们怕被皇帝处罚,开始杀良民邀功,由此战争陷入恶性循环。从一开始,清军作战就完全乱了套,后面更是如此,不分良民乱民,一概砍头。清军的暴行激起了苗民的激烈反抗,征讨战深陷泥淖。

一直到雍正去世,叛乱仍在继续,没有丝毫扑灭的征兆。苗兵接连攻下黄平、清平、余庆、清溪等县,兵锋所至,清军疲于奔命。贵州省内的汉人纷纷逃亡到邻近省份,全国震动。 R34znsql/YxWhpZLQMfo6jjbe3qPcjXIIov1lFZQXa+s5G0MHVmGqHvZvv/iW0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