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戈培尔效应

戈培尔效应源于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他是纳粹党宣传部部长,纳粹德国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戈培尔出生在德国西北部的一座小城,一个劳工阶级的天主教家庭。父亲在纺纱厂工作,母亲是铁匠的女儿。由于童年时期患上小儿麻痹,导致左腿比右腿短一截,走起路来有点瘸,因此,“一战”期间戈培尔被判定免服兵役。

戈培尔自幼成绩优秀,尤其擅长写作和演讲,他先后在德国的八所高等学府求学,包括慕尼黑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等,年仅24岁便拿到了海德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波恩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戈培尔小时候的愿望是当牧师,后来爱上写作,希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几年时间里,戈培尔致力于创作小说、剧本和诗歌,但一直找不到出版商愿意出版。1924年,戈培尔听了一场希特勒的演讲,备受鼓舞,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应该走的道路。后来,他加入了纳粹党,试图在政治领域出人头地。

1925年,戈培尔出任纳粹党鲁尔区党部书记,和施特拉塞兄弟出版《纳粹通讯》等刊物。后来,希特勒和施特拉塞兄弟分裂后,戈培尔经人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很欣赏他善于宣传、鼓动的演说才能,邀请他到慕尼黑发表演讲。

此后,戈培尔主要负责纳粹的宣传工作,设计广告画,出版宣传品,组织游行,举办大型演讲会。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戈培尔将希特勒描绘成主宰者,同时为希特勒的上台立下了汗马功劳。1929年,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党宣传部部长。希特勒掌权后,戈培尔顺利被任命为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而他的新任务就是反犹。

戈培尔的行动包括在柏林等大学城进行焚书,焚毁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人的著作,抵制犹太商店、医院、律师等,规定犹太人不得担任公职。同时,他建立起德国文化协会,对出版、报刊、广播、电影等进行严格的管制,任何新闻媒体都需要按照规定运作,没有通过审查和获得认可的新闻不能发布。

在德国“闪击”波兰前,戈培尔通过报纸、广播为侵略波兰制造借口,报纸上的标题甚至直接用“当心波兰”“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这样疯狂的口号。“二战”期间,戈培尔也为希特勒做战争宣传,即使在战争末期,德国处于劣势的时候,他还在用收音机广播的方式要求国民抵抗联军的入侵。

1945年,纳粹政权走向末日,希特勒自杀,遵照希特勒的遗言,戈培尔担任总理,和苏联军队交涉投降条件,苏联方面要求德军无条件投降,谈判破裂。最终,戈培尔用氰化钾毒死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后,和夫人一起自杀殉党。

戈培尔的宣传部牢牢地掌控着舆论方向,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愚弄了德国人民,他的目的是让德国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便是希特勒的声音,事实上,他果真做到了。戈培尔知道自己所说的都是谎言,但他更加清楚,重复就是一种力量,不断地重复能让人们将谎言当作事实,“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便是戈培尔的名言。

在社会生活中,谎言不断被重复,最终变成真理的现象也不少。比如,伪劣商品,在消费者获知的信息较少时,通过各种渠道的反复宣传,人们就会信以为真,最终上当受骗。历史上的真相,对于不关注历史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很容易相信片面的信息,片面的甚至是刻意隐瞒的宣传充斥人的感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或者是不愿意自己寻找真相的人就会将谎言当作真理。

《战国策》中有一段记载:曾子住在费县,当时,费县有一个和曾子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子杀了人,曾母坚定地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继续坐在纺车上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跑来说曾子杀人了,曾母泰然自若,织布自若。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告诉曾母说曾子杀人了。这时候,曾母感到害怕了,她扔下了织布的梭子,翻墙跑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戈培尔效应。曾母本来并不相信曾子杀人这个谎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她说同样的话,曾母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最终受到他人的影响,翻墙逃跑。戈培尔效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断重复,不断有新的人加入传播谣言的队伍,谎言最终就会发挥出移山填海的功效。谎言不断重复,足以改变人的信念。

实际上,谎言的伎俩并不高明,除了能在事态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蛊惑人心,并没有其他招数。当事态变得明朗时,谎言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谎言可以蒙蔽所有人一时,但不能蒙蔽一世纳粹的覆灭证明了这一点,更多的历史谎言也会在新的历史中得到澄清。 epOfujJBreIyQTOqUWgwGxlxzFWD66VOmUkOjRHS5oLkQEWoK4k1ZgTX9cYm/u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