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十二章

李国华这个人在省水稻所的时候可是养出了脾气的,虽说最后因北川稻1号的下台而郁郁寡欢,但他和他的整个团队在过去这些年做的事足够他吹一辈子了。单从这点来看,李国华的心气是很高的。

于向知想把他请过来主持育种所工作,从院里的发展来看,确实可行,但别忘了北川稻1号倒台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他于向知。现在他居然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居然亲自跑到水稻所跟李国华谈起了发展和建设问题。

于向知虽然是院长,是李国华的领导,但李国华从心里就没服气过他,即便他亲自过来,也没受到李国华待见。

“于院长,育种所是林海省水稻育种的领头羊,我李国华没有这个能力接管,你选错人了。”

“怎么会,育种所名字虽然响亮,但要论成绩,哪有你们贡献大。所以还要你来主持工作。”

“今非昔比了,如今你的品种遍布林海省,北川稻1号早就退市了,相比之下,我们要向育种所学习。”

“咳,都是民生事业,比什么比。水稻所人员相对成熟,张玉祥他们也能独当一面,让你来育种所呢,主要是带带年轻人,好好把团队组建起来,打了这么多年的基础,不能说扔就扔啊,就当是为了林海省粮食产业发展考虑,你也该义不容辞啊。”

“于院长,实话跟你说吧,育种所的一摊子烂事我可管不了,也不想管,我呢,打算今年底就退了,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总这么占着位置也不是办法。你就另请高明吧。”

于向知作为院长,居然被李国华当众拒绝,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他以为李国华把自己的一身羽毛看得很重,将他放到一个有挑战性的位置会让他有价值实现的感触,看来他理解错了。李国华对北川稻1号的情有独钟决定了他从此以后都不会再碰别的品种了。他的这一生已经足够辉煌,名声有了,财富累积了,后辈也培养起来了,何必再给自己找麻烦呢。就是想明白了这些事,才不会顾虑于向知的想法。

不过,这样一来,于向知可就难堪了,现在他身边一个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以前在育种所的时候,工作人际处理得最好的人都被他开除了。何峰的离开对育种所是一个损失,这个人虽然是个滑头,但处事能力强,很多事交给他,领导都无需操心,当时之所以开除他,于向知其实是起了嫉妒之心,确切的说,他害怕何峰日后超越了他,所以才做出快刀斩乱麻的事。现在想想,于向知有了些后悔。

但他没有办法,如果不把他请回来,工作真的没有办法开展了,下面的人各方面业务都不成熟,没有一个能提上来主持工作的。

说风就是雨,于向知在这件事上不敢耽搁和怠慢,何峰离职后去了凤凰城一家米业做技术顾问,从长远来看,没有发展余地。虽然他痛恨于向知的绝情和自私,但因能力有限而没有办法做出改变。

当他接到于向知亲自打来的电话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他的心情和当年曹海亮得知自己当了所长时是一样的,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年,几经辗转又回来了,而且还升职为育种所一把手,这对何峰这样有想法和执行力的人来说,可谓绝佳机会。

至于当时于向知将他毫不留情的踢出队伍的旧账,他想都没想就翻过去了。何峰当时是多么的痛恨于向知,现在呢,于向知给他一颗糖,马上便服服帖帖的回来了。

尽管于向知不想用这样的人,但他需要何峰目前的热情劲,也就无所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相比之下,崔挽明的事就没那么复杂了,过去一年里,特种稻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老百姓也纷纷受益。但至今为止还停留在打游击的状态,仅凭借网上微薄的销售额和利民食品公司的消化,根本吸纳不了那么多大米。

随着稻子一天天长大,崔挽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来到天源县之后,郭达正组织工人下地除草,为了种植绿色无污染水稻,崔挽明一点药都不许用,除了生物肥和杀菌剂之外,其余药剂一律不能入地。

他把老郭和董安平叫来,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分享。

“今年的推广面积又加大了,咱们可是跟老百姓签了军令状的,秋收之后,老百姓是要拿着订购合同跟咱们算账的,咱们可不能效仿金怀种业,不能做言而无信的人。”

“崔老师,道理我们都懂,但现在的情况你看到了,市场还是个问题,网上销售渠道也打不开,实体店基本没有回头客,靠着走马观花的几个人,咱们的货根本卖不动。订单签这么多,搞不好今年要出大麻烦了。”

“是,这半年来我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也知道,我三亚那边在建试验基地,学校把任务都交给了我,我不去也不好。这边也就被耽误了,现在终于有了点时间,所以我抓紧过来跟你两碰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你们看,特种稻也好,优质米也好,咱们的根据地在天源县,可以说这里是咱们的根据地,别的不说,这里的老百姓信任咱们。大米要走向市场,靠政府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我觉得啊,咱们应该尽快在天源县成立一个特种稻协会和响应的品牌推广协调机构。”

“然后呢?”老郭有些迫不及待。

“接下来的事就靠天源县各大企业的努力了。”

“靠他们?怎么可能,他们有自己的市场和推广流程,凭什么跟咱们一起做。”

“凭什么?就凭咱们特种稻在天源县的推广面积和影响力,别看这些小米业不搭理我们,其实啊,都在打咱们的主意,这段时间我就接到不少电话,都跟我谈合作搞包装,被我否了。”

“哎呀,崔老师,多好的机会,怎么拒绝呢?”

“哼,跟这些人合作只有一个下场,他们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天天挂羊头卖狗肉,一年时间就能把市场给你败坏了。后来我想了个办法,要合作可以,咱们提供货源,咱们提供包装,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拼命的往外跑市场。我要让天源县的大大小小米业抱在一起,把咱们特种稻项目里的几个品牌米推出去。”

“嗯,崔老师,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就怕他们不肯合作啊。”

“这个事不强求,一定要找有想法的米业,道不同不相为谋,咱们尽力而为。另外,老郭,你准备准备材料,我打算把天源县特种稻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场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拿下来。”

“这样就可以把分散的销售渠道拧在一起了?”董安平终于明白崔挽明用意。

“没错,县政府那边的工作我来做,你们要知道,咱们是在天源县的地盘上搞改革,不跟政府打招呼肯定不行。所以呢,我明天就上一趟县政府,晚上跟县农委的人约好了,你们两也过去,去县政府之前,咱们需要通通气。”

“咱们做自己的生意,找县政府干什么,我觉得是画蛇添足了。”郭达显然不太赞成崔挽明的做法。

“老郭啊,给你交个底吧,我这次是带着材料过来的,知道我上县政府要干什么吗?”

“通气嘛,打招呼嘛,示弱嘛。”

“哈哈哈,安平,你看咱们郭叔,好像不太高兴了。实话说吧,这次去,我是去要钱去了。”

“要钱?什么钱?”

“老郭,过去几年里,特种稻的推广工作咱们一直在做,你在这件事上搭进去不少物力财力,这个我都清楚。虽然也有效果,但始终不温不热。过去咱们挣钱都给合作社了,但以后咱们不能把眼光放这么近。要知道,需要共同富裕的还有整个天源县,还有整个林海省。”

“所以你想让政府出资搞推广?”

“没错。”

“崔老师,这怎么可能,县里怎么可能随便把钱投到咱们项目里,我觉得还是别去吃闭门羹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别再把咱们搭进去了。”

“你们就等着吧,这件事我一定办下来。”

崔挽明的信心极为坚定,晚上见了农委的同志,他把想法大致跟对方沟通了一下,第二天一大早就坐着老郭的轿子,来到了县委大楼。 KxhsUVSK0EzmMNttF11fnh1LTyzWWuZ0QrsaqZSbSL56hGMOSSpmyFA7NAeYju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