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四书》简介

《四书》,包含《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种书。《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程颢、程颐两兄弟把这两篇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合为《四书》,用以教弟子。朱熹继承这一做法,并用大量心血、精力为《四书》作注。对《论语》《孟子》,“自三十岁便下功夫”,六十七八岁“改犹未了”(《朱子语类》),前后四十多年。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他为《四书》所作的注,后人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本不独立成书,本书把此两篇作为《四书》的一部分,合作一书,向读者介绍。

宋儒对《四书》的推崇和提倡,在儒学的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引起很大的变化。在此以前,从汉到唐,儒学的学习、传承都是以《五经》为主,而在宋儒特别是朱熹大力提倡之后,《四书》取代《五经》成为儒学传承的主要经典。至元代,科举考试规定以《四书》为主要范围。从以《五经》为主到以《四书》为主,是儒学发展中一次大变革,标志着儒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自唐以前,儒者常称周公孔子,政府所立太学,必以《五经》为教本。……宋代理学,本重《四书》过于《五经》,及朱子而为之发挥尽致。

朱子融会理学与经学,又确定伊洛为上承孔孟之道统,厥功之伟,端在其定为“四子书”,而又为之作《集注》与《章句》。至其反复叮咛,必使读者先《孟子》而后《中庸》,尤为有甚深之义蕴。并退《六经》于《四书》之后,必使读者先《四书》后《六经》,更为于中国学术史上有旋乾转坤之大力。……此其在学术史上之发现与贡献固大莫与伦矣。

宋儒为什么重视《四书》?它的意义何在?朱熹在《语》《孟》《学》《庸》四本书的集注前面都写了序言,其中对此作了说明。读《四书》,对这几篇序言不能不加以充分重视。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 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

及其(孟子)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

这里朱熹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儒学的传统,孟子以后就中断了,至二程倡导《四书》“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这就是所谓道统的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韩愈提出来的。在《孟子序说》中引用了韩愈的话: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关于道统,有许多讨论,这里不可能涉及。我们只问,为什么说孟子以后不得其传?这样说指的是什么情况?由二程倡导《四书》而得以接续的宋儒心目中的道统,内容是什么?这些,也都可以从《四书章句集注》的几篇序中得到回答。

从几篇序中可以看到,导致孟子以后不得其传主要有两大因素。第一,儒学自身的学习传承中“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经典研究流于单纯的记诵和烦琐的训诂、考据,而忽略孔孟思想的主旨为人修身之道;第二,“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儒家修身为人之道衰微而佛、道流行,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此外,又有“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

可见,从二程到朱熹,宋儒所最关心的,是《论语》《孟子》中所传承的修身为人之道,而《大学》《中庸》的中心思想也在此。他们提倡《四书》,所要接续的,也就是孔孟的这个传统。

《四书》中《论语》是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记录了孔子同弟子们的对话和孔子日常言行,是反映孔子思想最重要的经典。《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共同所作,记述了孟子的思想。《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四本书虽独立成篇,内容则有一定的联系。《大学》的作者,古籍中未见记载。朱熹认为,《大学》中第一章,经的部分是曾子记述孔子的话,其他《传》的部分则是曾子的弟子记述的曾子的意思。《中庸》的作者,《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作《中庸》。”子思,孔子嫡孙,受教于孔子弟子曾参,孟子又受教于子思的门人。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四本书合在一起,反映了从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传统。

关于《中庸》的作者和创作年代,有一些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中庸》文字与《论语》《孟子》的风格多有不同,怀疑它“必非子思所作”(崔述《崔东壁遗书》)。又因《中庸》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字,有人认为《中庸》应该作于秦以后。本书仍取《史记》之说。

宋儒既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我们读时应将它作为一个体系,联系起来读,体会其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精神。而此四书又出于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各书思想又有某些差异。对于各书思想的异同,要注意慎思明辨,从中了解儒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学习《四书》的次序,朱熹认为,应“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学习的次序应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现在出版的《四书》,一般依《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次序编排,并把《大学》《中庸》合为一册,本书亦依此例。这一次序与读《四书》应遵的次序不合,容易误导读者,望读者注意。

《大学》基本内容

《大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古代成人教育的宗旨、途径,提出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个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朱熹说,《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由此“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是“初学入德之门”(《四书章句集注》)。又说: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大学》是个大坯模。……先读《大学》,可见古人为学首末次第。……须熟究《大学》作间架,却以他书填补去。……《大学》所载,只是个题目如此,要须自用工夫做将去。(《朱子语类》)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岂不差矣。(《四书章句集注》)

在《大学》收入《四书》时,朱熹曾对原文重新做了编定,并补写了“格物致知”一章的《传》。宋以后一般读《四书》都根据朱熹所定《大学章句》,我们也是根据这个本子。《礼记》中《大学》原文,一般称《大学》古本。

《大学》全文十一章。首章为经文,以下十章为解释经文的《传》。朱熹说:“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基本内容

《中庸》是论述中庸之道的基本文献。篇首释“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子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原文不分章节。朱熹《中庸章句》将它分成三十三章。宋儒程颐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阐述天、性、道、教的关系,说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道本于天而存于人。提出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性与道合一,天道和人道合一,并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为首章结尾,提出“中和”的概念,指出中庸是大道的根本。以下通篇分别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庸之道的特性、表现、功效和修养的方法、途径等。特别以“诚”为中心,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思想。末章又回到修道的根本。形成一以贯之的系统论述。

中间部分三十一章,从内容看又可分为三部分:二至十二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讲解中庸思想;十三至二十章主要通过舜、文、武、周公的事迹,说明中庸之道的实际运用;二十一至三十一章是子思根据孔子之意而发挥、阐述自己的思想。

第二十章提出“诚”的思想,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思想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诚之之道。朱熹说“所谓诚者,实此篇(《中庸》)之枢纽也”(《四书章句集注》)。以下各章,反复说明“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思想。要点有提出“自诚明”和“自明诚”的区别。“自诚明”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不用努力自然就能正确,不假思索就能懂得,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道。这是天道,是圣人才能做到的。“自明诚”则指“择善而固执之”,选择了善而坚持去做。这是“诚之”的人道,人应该这样做的。又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诚之之道。唯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赞助天地自然的繁育发展;能赞助天地万物的繁育发展,就可以和天地并列为三了。诚之就是尽心。唯有至诚方能尽心,也唯有尽心方能达于至诚。尽心至诚不是凭一日之功,要从认识局部开始,而以尽心至诚为目标。达到了诚就会表现出来,就会使人转变,使人不自觉地转化成善人。至诚犹如神明,可以预知未来。诚者自诚,道者自道。诚是自己完成的,道是自己走的。不诚无物,不诚就一事无成,所以君子以诚之为贵。诚之并非只为成己,成己是为了成物。人道是“合内外之道”。成己、成物不可偏废,内外兼顾,仁智合一,是中庸之道在修身上的体现。既是难能,又属必须。至诚没有停息的时候。不停息就能长久存于心中,悠久长远,广博深厚,高大光明,可以承载万物,覆盖万物,成就事物。又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为人道之要。

末章回到君子修身之道。中心是说君子修身,以内心修养为本,为己慎独,不求外在表现。全章多次引《诗经》,反复申说。首段对比君子小人不同表现。《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本为己之心,所以不求外显。君子的道并不表露在外,外部表现平淡、简约、温和,而内涵意蕴则日进无止境,富有文采而有理,而且日益彰明。而小人的道则彰显在外,却日趋消亡。次段讲君子慎独。君子无时无刻不谨慎警惕,自觉修身,在独处独知的情况下,自觉内省,做到没有歉疚,无愧于心。不仅在言行发生之时注意修养,在言行发生之前就提醒自己。君子高于常人的,就在这种不为旁人所见的地方。再讲君子教化,是以自己的德行为表率影响百姓,不靠疾言厉色。靠疾言厉色,是教化的下策。不疾言厉色,仍有声色,还不足以说明“不显”的意思。又引《诗经》把德比作毛。而毛也还有形,最后用“无声无臭”来表示“不显”的最高境界。从开始提出君子之道不求外显,经过层层反复申说,最后归结到“无声无臭”,把君子为己慎独的精神做了深刻的阐述。正如朱熹所说:“学者其可不尽心乎?”(《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的内容较艰深,所以读《四书》,《中庸》要放在最后,读过《大学》《论语》《孟子》之后再读《中庸》。 mCaa6my0FhRBCM0H/2y4thYT9cojkT9DGxip/ICa48NOS47+rOmKqS+c4yp85/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