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 ,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 ,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 ,觉道资无穷

注释

①薛据: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人,唐玄宗开元进士。天宝六年(747)登“风雅古调”科,历官司议郎、祠部员外郎、水部郎中,后隐居终南山。能诗,与王维、杜甫等友善,约卒于大历初年。慈恩寺:旧址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今位于陕西西安南郊,唐僧玄奘曾住于此。浮图:即佛塔。②蹬道:即塔中的阶梯。③神州:原指中国,这里指京都。左思诗有“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之句。4峥嵘(zh ē ng róng):高耸的样子。⑤驰道:驰马所行之道,这里指御道。⑥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7五陵:即汉五陵,包括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西安北部。⑧净理:清净涅槃的佛家道理。⑨胜因:佛教用语,即善因。智顗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道路、凭借)。”⑩挂冠:即辞官归隐。语出《后汉书·逢萌传》:“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 觉道:悟道。

赏析

岑参在唐代,以七言歌行最为著名。除七言之外,五言诗亦别有气象,独具一格。《全唐传》岑参小传中说:“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景,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筠、何逊焉。”

慈恩寺大雁塔在唐代是文人萃集的地方,进士题名在这里被认为是一桩盛事,而文人登高览胜,南瞻终南、太白,回望五陵、北原,友朋联袂,实属快事。这首诗是岑参与友人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大雁塔时写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这两句是诗人未入塔之前,从下面仰望雁塔的情形,“涌”和“耸”两字则形象地说明了雁塔拔地而起,气势不凡。紧接着诗人叙述了进入塔中以后的感受,同时也说明了雁塔的高峻,“出世界”“盘虚空”这样的想象手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突兀压神州”到“万古青濛濛”,这一大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登上雁塔后的所见所闻,由近及远,先后描写了塔身、驰道、连山、北原,整个长安城及其周边景物都涌现在诗人的眼前。在这美景的召唤下,诗人突然了悟,心灵也达到了一种灵澈的境界,或许只有挂冠学佛才能让他永久地享受在这种境界之中。

全诗气势磅礴,层次分明,由上及下,由近及远,所见所闻,包揽无遗,情景交融,针严线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物我两忘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了岑参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举进士不第。安禄山陷京师,杜甫至凤翔任左拾遗。后弃官入蜀,严武推荐他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逝后,杜甫出蜀入湘,病殁于从衡阳至耒阳的湘江途中。杜甫工于诗,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语言精练,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行世。 L9jwPBgkvNXTXRpPkCOniilQ+ZSZd8FQAe7Wc8JSAGBuEuVIlONcPoqpjuDZVZ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