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Preface

神经科到底看的是什么病

曾经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很牛的外科医生,就跟那部十分流行的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的女主角一样英姿飒爽、帅气逼人。

结果在进入医学院以后,我慢慢意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的。

我去外科轮转的时候,跟着带教老师上台,当时跟的第一台手术就是胰腺肿瘤切除手术。现在想来胰腺肿瘤是多大的手术啊,五六个小时就那么连续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动,站得我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记得那台手术是我们当时的外科老主任亲自操刀,眼看我的力气越来越小,老主任略带不满地一抬眼,正好瞄见我有气无力、飘然欲坠的模样,他摇摇头说:“小姑娘,就你这体格,干我们外科不行啊!你看看你,脑袋都快掉到病人肚子里去了……”一席话引来在场所有医生善意的笑声,我赶紧强打精神铆足劲儿站直了,心里暗想:幸好是戴着口罩、帽子,他们才没有看到我的大红脸。

后来,我轮遍了普外、心外、泌外、胸外……有好几次在手术台上站得眼冒金星、冷汗淋漓,近乎休克。于是我幡然醒悟:我的身体素质确实不适合做外科医生。

“那就干干内科吧!”我对自己说。

很多人都劝我选择眼科或者皮肤科这样极具特色又十分适合女生的科室——工作量小、不累,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做医生就应该选择大内科或者大外科,这样才有当医生的样子,眼科、皮肤科这种“花拳绣腿”的“小”科室怎么能有做医生的成就感呢?对于当初这个“荒谬”的想法,直到现在我都有那么一丝后悔。

于是乎再后来,我的理想又变成了做一名干练的心内科医生。外国医疗剧看多了,我就觉着里面的那些女医生穿件笔挺的白大褂,脖子上围个漂亮的听诊器,真是有范儿啊!

直到轮转实习的最后一个月,我来到了神经内科,遇到了一位在我人生之路上起了巨大指导作用的老师。当得知我正在为保送研究生选择专业苦恼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你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什么不考虑选择神经内科呢?难道你不知道‘华山神内’在全中国的影响力吗?”就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从业初衷。

说实话,当时我还真是没有仔细考虑过神经内科这个专业,对它的印象也仅仅停留于读书时那一本小且薄的《神经病学》教材,对于里面相当复杂的定位、定性论完全没有什么认识。实习两周,跟着上级医生查房,总见他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榔头、叩诊锤、音叉等各式各样的玩意儿,为病人做着种种繁复的体检;听他们从病史询问到体格检查,层层深入,有如断案般抽丝剥茧地得出最终的诊断结论,慢慢地我也由感觉新奇到爱上了这样一个有趣而特殊的科室。

当我最后对父母说想选择神经内科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时,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只要你觉得喜欢就行。”最终我在研究生志愿选择一栏里郑重地写下了“神经内科”几个字,由此也开启了我在“神经病”科室里苦并快乐着“神经兮兮”的人生!

很多朋友第一次见我,在得知我的职业是医生以后,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是什么科的医生啊?看什么病?”以前,总觉得这样的一个问题对我而言比较难回答,因为一般人似乎不太可能完全理解神经内科是干什么的。后来被追问的次数多了,再遇上此类问题,我总是一脸坏笑着答道:“我是神经科的,专门看神经病呗!”然后对方就会一脸诡异,故意拖长声音夸张地说:“噢……神经病啊……”然后我常会继续追问一句:“你知道神经科是看啥病的么?”然后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不怀好意的讪笑:“神经病嘛!”

对,的确是神经病。

其实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之间确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这两者都是由于神经系统出了问题,神经系统的中枢就像司令部 (比如大脑) 。我们业内有句玩笑话说:“脑子有问题,不是神经病就是精神病。”但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又大有不同, 神经疾病多是大脑器质性的问题,也就是属于真的有病;而精神疾病则大多是大脑意识领域出了问题,也就是患者自己不认为自己有病,属于更高层面上的问题。 这些也是后来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慢慢琢磨出来的道理。

关于“神经病学的范畴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我将在书中为大家逐一揭晓。

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是什么科的,我会昂起头大声地回答:“我是学习脑科的!”国外有本科普书《大脑的奥秘》,写得很炫,卖得也很火——咱就是看大脑的,这回够酷了吧! Ji0xBT6h6k3CZqjICNJpj0c2Yt+SFpTxXs/eaPWevvY9tOpRFXD50YjsfoPmuv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