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哲学是好奇的孩子,好奇的对象就是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我们能够感知,即能看、听、闻、摸和品尝的对象,还包括人自身,即人的思想、渴望和幻想。自我以及自我对外在世界的意识共同产生了疑问、好奇以及困惑。但自我是什么?表象背后隐藏的真实又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我们试图通过科学、数学和理性,或者通过艺术、音乐和宗教来理解世界,包括理解自我。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改变着世界,同时,相信有些事值得做,有些则不值得。我们拥有人性,能感觉到善与恶,感觉到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人们的自由、福祉与正义,也感觉到生命可能是有意义的,抑或没有。

哲学家以哲学的方式思考着以上所有内容。他们不仅思考自然世界与人类的真相,也思考如何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科学理论揭示出的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此外,哲学家还会反思其他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理论领域,以及戏剧、诗歌、艺术、音乐等实践领域内的事。

哲学家不是任何思想共同体的公民,而这就是他成为一名哲学家的原因。

这句话源自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哲学家或许会说,他们要对所有领域进行思考,思考就是哲学工作的心脏。所以他们才会探究心灵、时间和行为的本质,考察上帝是否存在的证据,论证自由意志,辨析善恶美丑是否客观。以哲学的方式思考并非一件简单容易、立竿见影的事。即使手不染尘,但苦心孤诣的脑力劳动有时与体力劳动一样辛苦,甚至更需一杯苦酒做伴,或者更多。

对哲学家而言,有一个非常经典又具有讽刺意味的形象:苏格拉底漫步在古希腊的街道上,却仰望着天空。实际上,苏格拉底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的哲学肇始于对日常生活的好奇,即人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何有些人被誉为勇敢、卓越或博学的,他们渴求的爱、美和真理是什么?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是什么”的问题:勇敢、卓越、知识是什么,正义、美、真理是什么?他最擅长的事情是向人们提问,并通过辩论揭示出人们其实很无知的真相。

于是,最具讽刺意义的事出现了:苏格拉底被视为雅典最富有智慧的人,却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好吧,让我们先悄悄忽视“知道自己无知”中的矛盾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回答苏格拉底式的追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以“美是什么”为例,苏格拉底等人认为,美的事物必然拥有一种共同的特定的性质,这种特质存在于所有美的事物之中,并使它们都成为美的。

维特根斯坦(是的,他的名字还将出现多次)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s),并认为,用同一个术语描述不同的事物足以说明这些事物彼此有相似之处,却不能说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例如,棋牌、运动等都可以被称为“游戏”(game),但它们之间难道一定要具有共同的性质吗?简单点说就是,或许可以在不同游戏之间找到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却无法找到一个对所有游戏而言的共同本质属性。

以上简短的分析已经让我们触及一个哲学思考的对象或形而上学的谜题了,即所谓的“普遍性”。绿旗、绿草和翡翠都是绿色的,它们拥有相似性。但这是否说明普遍的绿色性质以某种方式存在着,并在不同时间、地点显现出来,比如在此处的绿旗或彼处的绿草那里显现呢?

正是这种思考,使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他将视线从不断变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纯粹精神的幻象世界,并认为里面存在着永恒不变的抽象概念或理念,这些理念包括柏拉图所关注的正义、美、真理、平等。但之后,他却不得不承认,按照这一理论,许多毫无价值,甚至是很糟糕的理念也同样出现在理念世界中。

◎哲学探究什么

哲学与智慧有关:从词源学来看,“哲学”这一术语起源于古希腊,意思是“爱智者”。“智慧”意味着对人生的理解更加宏大、深刻、富有洞察力,并且比关注现实世界的研究,如考古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等更具有普遍性。当然,诗歌、小说和宗教也可以富有洞察力,但与之相比,西方哲学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更注重理性论证、清晰表述,并且对论证的前提也非常谨慎。正因如此,西方哲学亦不同于东方哲学和后现代作品。不同的方法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致使人们对“事物原本是什么”以及“事物应该是什么”持不同立场。

不过,当代的哲学家似乎早已不再为哲学思考贡献智慧了:他们往往是大学教师,通过发表一篇又一篇的论文获得资助和教席,而论文的引文和参考文献也越来越长。他们以此为荣,并感到满足。但在早些时候,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的,比如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一位大法官,并且曾被监禁;斯宾诺莎(Spinoza)的工作是磨镜片;莱布尼茨(Leibniz)是一位外交官,还做过图书馆管理员;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就职于东印度公司,夜间兼职做记者,后来还担任过国会议员。

除此之外,今天的哲学也越来越专业化了,就像一个科学领域,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进入。假若检视当代的哲学研究,你会发现,你通常需要面对大量抽象的论证、技术性的术语,有时还会出现罕见的符号。毫无疑问,用这种方式也能做出好的哲学,尤其是在逻辑研究领域,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误以为哲学只是一种技术工作,除了专家,其他人都无从理解。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不仅通过哲学难题,同时也通过思考数学与科学问题来锻炼心智。比如亚里士多德、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哲学家便从事多种实证的研究,其中笛卡尔和莱布尼茨还是非常著名的数学家。然而,即便哲学家们能够解释科学发现和科学概念,但他们也不是科学家。因为他们所思考的是诸如电子究竟是像生活中的桌椅一样客观存在,还是只是理论中的假设等问题。他们根本不会冒着爆炸的风险在实验室做实验,更不会冒着受伤的风险去进行考古挖掘。

哲学家们探究的概念和关心的问题,通常都是人们已经觉察到的,无论是在古希腊、21世纪的欧洲,还是在南美洲的某个部落,人们都普遍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比如“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究竟在何处”“如何处理欲望之间的冲突”“我们谈论的公平是什么”,以及“我们担心的生命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了解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参与其中。对于各种问题,虽然哲学里充斥着大量正确的和错误的答案,但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我们能够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调和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解决各种疑问。

哲学家通常都会说一些非常奇怪的话。不过只要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这样说都有很好的理由。而正是由于这种哲学式的求知与好奇,哲学家们对表象背后的真实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比如说,在前苏格拉底哲学(Pre-Socratics),即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而巴门尼德(Parmenides)却认为“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在近代,斯宾诺莎想要论证上帝和自然是同一的,而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则试图说明物理对象只不过是经验中的各种感觉的积累。在20世纪早期的剑桥,麦克塔格特(McTaggart)认为时间纯粹是一种幻觉,乔治·爱德华·摩尔(G. E. Moore)则嘲讽地说他的早餐无疑要在午餐之前享用。

哲学家热衷于论证,且经常与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进行辩论。这也是哲学思考令人痴迷的众多原因之一。研究哲学没有捷径。深入思考问题,将片刻的顿悟编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需要慢慢来。此时,我怎么会舍得放弃在序言中再一次引用维特根斯坦的机会呢?这位痛苦的天才曾经说过,当两位哲学家见面打招呼时,他们应该说:“慢慢来。”阅读哲学、研究哲学、思考哲学,一定要花时间、慢慢来。

◎如何阅读本书

哲学家们要进行理性推理。哲学基本是一门先验的学科,它依赖于人们基于概念、观念和前提进行的理性推理,而非实证研究或经验观察。一旦论证过程中出现矛盾,便说明它是错的,需要再对其进行修订。本书是对西方哲学的介绍,因此也强调理性推理和论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贬低情感、美和意义的价值,它们也同样重要。进一步说,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位哲学家的立场都建立在自身的情感之上。毕竟,追寻真理之人都怀有对真理的情感欲求。

本书是一本导论性作品,你无须花费精力了解大量的术语和理论,毕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词典和百科全书对它们进行了解释,如果你想要了解的话,可以参见注释和拓展阅读部分。在本书中,我慎重挑选了一些重要的主题进行论述,它们都提出了深刻却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且大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然,有时我也会说一说自己的立场。综合而言,在这本书中,读者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理论与观点,了解到一些影响深远的哲学家。而本书的目标就是将这些哲学问题呈现出来,从而诱发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阅读。

阅读哲学作品,不同于阅读小说。阅读哲学作品时,有些章节你可以略读,只需对问题产生一种“感觉”;而某些思想和疑问则需反复琢磨。所以,你不妨这样去做吧,在泡澡或在火车上时读一读,或将其作为睡前的催眠手段,当然,我更加希望你能通过阅读保持真正的清醒。

“万物皆相关”,希波克拉底曾经这样写道。这句话说明,许多问题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这句话也经常出现在不同语境中。本书亦是如此。初次提到某些概念和问题时,你或许会感到困惑,但它们会不断被提及,并出现在不同章节之中,这样你便能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尤其是在“身体与心灵:什么才是人的本质?”一章中,介绍的问题会比较多,之后的章节将会分别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Y1mykQNK9lnr3hypkckB9uJ9raEm0Swe4PVd/ZzVFHZrvziMLLEFYIOeTQNal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