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程朱、陆王之争与古代经典注释

不论是“程朱”说的“格物致知”还是“陆王”说的“明心见性”,他们的真理权威来源都是孔子、孟子,也就是所谓的“孔孟本意”,即孔子、孟子原始的思想和教导本意。两派僵持,一派说格物致知是孔孟本意,另一派说明心见性才是孔孟本意,而且彼此都指控对方违背了孔孟本意。因此,从明朝中期阳明学壮大之后,自然就引发了一个学问上的冲动,一个治学知识上的潮流,那就是回归原典、原籍去探求孔孟本意的学术倾向。

孔孟本意在哪里?在书中。不只是《论语》《孟子》,还有孔孟继承的周朝王官学经籍——《诗》《书》《礼》《易》《春秋》。 于是在这时开始了对四书五经认真仔细的考究。《论语》的字字句句都要弄清楚,尤其是牵涉两派解释差异的语句,例如“我欲仁,斯仁至矣”,就七个字,但关系着人是否可以不靠学问积累而立即到达“仁”的境地。这句话是阳明学的重要依据,所以有很多讨论。“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七个字,如果不是“明心见性”,又有什么其他解释吗?如果你是“程朱派”的人,怎么做?你必定要主张“我欲仁,斯仁至矣”,不能用表面的字义来理解,这些字在孔子的时代有不同的背景和用法。

出于辩论的需要,进而刺激“程朱派”士人将经书中出现过“欲”的经文统统搜罗整理,以便建立论据:古人讲的“欲”,本身就有层次,就有“功夫”的意思,不是单纯“想要”的意思。

这种态度在明朝中期之后开始涌动,越来越多的人回到经籍本意上做各式各样的研究。此路一开,大家就发现,有待研究的题材还真多!自汉朝以降,中国的儒学传统就建立在传注传统上。也就是说,传统的知识学问并非以创造出新内容、新成分为目标。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知识人表达知识的方式,是对于已经存在的经典进行解释和补充。汉朝时就定了基本前提——所有值得说的、最美好、最重要的东西,都已经在之前的“黄金时代”被诸圣贤说过了。后来的人只能进行提醒(圣贤说的,我们或许忘了)和说明(圣贤讲得太精到,或许现在的人不能完全领略)。

“传注”就是解经、注经、传经,就是历来积累的对于经书的丰富说明。从明朝中期开始,我们看到了知识学问倒溯的历程。许多人回头整理传注,进行新的分类,也就是建立自己认为适当的系谱。到明朝灭亡前,中国士人界已普遍接受了一条原则:要理解经籍文字的“本意”“正义”,要从传注一路回溯,一路重建。在回溯和重建过程中,越古老的资料就越接近孔孟时代的意见,价值也越高。

讨论“我欲仁,斯仁至矣”,当然要看传注内容。朱熹、孔颖达和郑玄,各有各的解释。另外,《论语》中还记载了子张的看法,我们接受谁的,相信谁的?以前,这些不同时代的意见会被并列来讨论,可是现在有了新的原则,基本上越古老的论述就越有权威。子张是孔子的弟子,而且是亲炙孔子,所以他的话当然最可信。于是,“去古未远”成了他们口头和文章里经常出现的说法,时间久远慢慢取代了论理的精妙和精到,成为决定真理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说谁讲得特别好,而是谁讲得特别早,或讲得特别接近早先的本意。 jDiTXBz5ZM+s+s7fEaD6JHL+Etua2DPnl/lXvfAYLuyBKXv0Z3wQzJ4VbMnM91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