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驭势成事,化“危”为“机”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发布了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太行山腹地有一个小山村,名叫大寨,村子依山而建,全村有700亩 土地,但由于地貌状况,这些土地七零八落,地形非常恶劣,亩产不到200斤 ,村民的温饱很成问题。大寨地处高原,常年干旱,一到雨季又暴雨不断,山洪暴发顷刻就可淹没整个村庄。1953年,大寨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经过整整10年的艰苦努力,建设了层层梯田,又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运,农业增产高达每亩700斤。

1963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不期而至,连续降雨7天7夜,10年苦干化为乌有,村民甚至流离失所。然而,大家并没有被打倒,而是积极投入到大寨的重建中,形成了独有的“大寨精神”。

1964年3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的事迹,毛泽东十分高兴;同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把大寨精神总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迅速铺展开来。

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社社实行机械化,农机维修不出社”等标语也在萧山传开,其中的大标语就是“农业的根本之路在于机械化”。于是,每一个农村、每一个人民公社都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农机厂,为当地的农业服务。

人民公社想办农机厂,哪有那么容易?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还是二元结构,工业是城市的事情,农村只需要农民种地。就连隶属萧山的宁围镇想办个农机厂,也无从下手:萧山北边土地贫瘠,农民都住草房,经济十分贫困,根本不具备办厂的条件。

这股风需要有人来助力。当铁匠铺生意红火起来后,鲁冠球在村里也有了名气。他当时一心就想着把铺子做强做大,但命运让他尝了一点甜头之后,又给了他更大的考验。

在“农业学大寨”的环境下,鲁冠球依然在为铁匠铺的政策风险提心吊胆,一边担忧,一边捕捉信息。这时,在公社当干部的邻居告诉他一个重要消息:宁围公社想要开办农机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鲁冠球主动给公社写报告,提出由自己来创办农机厂。公社有办厂的意愿,却苦于无技术无设备,恰好鲁冠球又有现成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1969年7月,“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挂牌,鲁冠球带着打铁铺的家当办起工厂,自己当上了厂长。这一年,他24岁。

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尾巴”事件以后,鲁冠球和工厂里的人一直都在为政策风险担忧。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怕戴上了红帽子,心里也不踏实,生怕工厂又被当成“走资派”给割掉。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鲁冠球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终于可以放手去搞生产了。

从铁匠铺到宁围农机厂,鲁冠球知道这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路,但他从里面看到更多的还是日后的发展。不成功就成仁,搏一搏又有何妨?他在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担下了一份风险。多年来,这份风险只增不减。鲁冠球曾说:“华为为什么现在这么好?任正非有紧迫的危机感,我也是。我晚上做梦,梦见企业破产,一下从床上跳起来。你没有这个紧迫感是不行的。” eY30pe9AQqJHYZmf/k5y/DY+arlbKFzsPdRHHw0jBt8D1mgwhDyyraW8lsAPId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