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一旦有一只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青草。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不经意地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经济学中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的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投资者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往往人云亦云,别人投资什么,自己就跟风而上;而同伴的消费行为也会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他们凭着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仿效他人固有的做法,而这种做法是否适合自己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就好比是吃饭,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始终点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套餐,永远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对于理财,不要别人说好就认为是真的好,这是一种非常盲目的从众心理。跟风的人往往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价值观的一种迷失。就算你看到别人投资某个项目赚了钱,就抱着“别人能赚钱,我也能赚钱”的心态去投资,结果不赚反赔。这是因为这些人根本不了解所投资的对象,也没做认真的分析,就像马术比赛,骑师再优秀,马儿不配合也不行。适合别人骑的马不一定适合自己。
2015年,跌宕起伏的股市,让一众股民操碎了心。前一天股票出现陡崖式跌停,惨绿一片;可刚过一两天,股市就强力反弹。跌跌涨涨的股指,如同让股民们坐上了过山车一般。作为资深股民的王女士面对震荡的股市在总体小有收益时选择了退出。当时基金市场也同样火爆,有人劝她买点基金,可是鉴于对基金不太了解,所以当时并没有选择买入。
过了一些天,王女士拿着几万元钱到银行存钱,想为即将高考的儿子提前准备学费。到银行一看,有一个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其中不乏中老年人。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人是在排队认购一款基金,一位热心的大娘劝她也买一些,就连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说把钱存起来不如买点基金,不会赔钱并且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孟女士看到眼前这火爆的场景,当即决定开户,把手上的钱全部投在了这款基金上。
从这之后,定期查看基金净值成了王女士工作之余的乐趣,看到净值每天一点点上涨,她感觉自己当初听从他人的建议是对的,没想到炒基金也没什么难的嘛。然而,时隔不久,风云突变,股市的大幅振荡使得基金净值也在大幅滑坡,王女士投资几万元钱买的基金不但没有赚到钱,而且还亏了不少。她开始为自己的盲目投资感到懊悔,特别是每次面对儿子的时候,内心更是充满了自责:“孩子的学费就这样被我套在了基金上。”
“随大流”和“听别人推荐”是投资行为中很常见的现象。听说养花挣钱,家家都养郁金香;听说养狗挣钱,家家又都养藏獒。结果最终个人赔钱,整个行业也垮了。这种行为无疑是投资大忌,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手而言,他们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资知识,只是听别人随口一说,就急于开始投资,并且对周围一些收益较好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和崇拜心理,这都是非常不理智的。
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者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其实,大家都在为一个自以为赚钱的目标蜂拥而上时,运用逆向思维,寻找新的目标不失为明智之举。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一时间,大批淘金者蜂拥而至,赶到加州。17岁的小农夫默亚利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加州当地地处沙漠,生活艰苦,水源奇缺,致使许多淘金者因此丧生。默亚利也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他望着水袋中仅剩的一点儿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默亚利突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
于是,默亚利将手中淘金的工具换成了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再用沙子过滤,成为可以饮用的清水。接着,他就将水灌进水桶,挑到淘金地一壶一壶地卖给了淘金的人。结果,最终大批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默亚利却在很短的时间依靠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赚到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额财富。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发展,在乐观中消失。”市场上群众的反应将会牵动个体,但契机往往容易被忽略。跟风是投资理财的大忌,要想赚钱,就要改变这种跟风的习惯,以自己清醒的头脑,抓住有利的商机,去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对于年轻的女性朋友而言,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必须要克服爱攀比、好面子、趋同的社交等毛病,克服自己的从众心理。在日常消费中时刻注意,让自己的理财能力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