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孩子上一堂餐桌礼仪课

英国著名的礼仪专家和咨询师威廉·汉森曾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工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和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个人在餐桌上的礼仪表现与其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餐桌上礼仪不雅,不仅仅反映出个人的教养问题,而且会反映出其所在家庭的成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能从孩子的不同吃相上看出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养,也能据此推断出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父母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生怕孩子吃不好,营养跟不上,却唯独缺少必要的餐桌礼仪的教育。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不文明的吃相:有的孩子趴在桌子上,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把饭菜翻搅得到处都是;有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吧唧嘴,或是大声说话,唾沫横飞;有的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菜,就独占、独享……确实,有必要给孩子上一堂餐桌礼仪课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欣欣妈妈的日记:

欣欣一直很懂规矩,这都得益于我们对她不断地教导,比如我会告诉她吃饭的时候要先请爷爷奶奶落座,夹菜时不能在菜盘子里东挑西拣,时间长了,她也就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可是最近欣欣的一个用餐毛病让我大为苦恼,她喜欢在喝汤或是吃面条的时候吧唧嘴,说这样更有味道。我纠正了她几次,可是这个毛病一直没改,我说得多了,她还感到厌烦,有时候还故意和我作对,把声音弄得很大。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才终止了她的这个毛病。

周末的时候,欣欣请她的一个同学来家里玩耍,晚上我们一块用餐,吃饭时我故意大声咀嚼,喝汤的时候故意吧唧嘴,欣欣刚开始没有注意,可等到我的声音盖过她的声音的时候,她终于不乐意了,提示我说:“妈妈,您小点儿声。”我学着她的样子,停下来说:“嗯,真是太香了!”欣欣和她的小朋友都笑了,欣欣掩着嘴说:“妈妈,您怎么学我啊?”“有吗?有吗?”我故意问。“有……啊。”欣欣其实明白了这里面的教育意味,所以说话有点儿小声。自此以后,欣欣终于改掉了这个毛病。

吃饭吧唧嘴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的毛病,如果你的小孩也有这个毛病,说教不管用,那就不妨试试欣欣妈妈的方法。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餐桌礼仪有很多,吃饭不吧唧嘴只是其中一项,那么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哪些餐桌礼仪呢?

◎ 用餐前,先请长辈入座,长辈还未动筷之前,不能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 用餐时端正坐姿,不能跷二郎腿,不能敲打碗筷,不能晃动椅子。

◎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 用餐时要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要说话;吃东西时不吧唧嘴;不要大声喧哗。

◎ 不要翻拣盘中的菜。

◎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 吃饭时不能随便乱跑,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玩具、玩手机。

◎ 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 饭后要帮大人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餐桌上的礼仪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要让孩子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不是一天两天或是你口头交代交代就能成的事,而需要家长长期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
iS03WR6mdUyBp1SS5qojj/zbswMjH3xu/QTjcvhvMiytydhR9msIwbdbBw4Svg8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