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家公司有两个同事,他们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来自相同的学校和专业,毕业后同时入职我所在的部门。从入职的起点和资质上看,两个人相差无几。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两个人刚开始都是做相对比较基础的工作。
当时公司地点在关内,属于深圳比较繁华的地段,周边配套好一点儿的、位于地铁口的小区房租都非常高。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租起来是有点儿吃力。
这两名应届毕业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租房策略。A选择了离公司非常偏远的关外,跟别人合租一个小区房,周边配套还算可以,住得也比较宽敞,只是到市区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每天坐班车上下班,如果遇到高峰时段堵车,单程就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他经常一天要花三个小时在路上。B则选择离公司很近的一个城中村,也是跟别人合住,住宿条件差了不少,房子比较小,周边环境比较嘈杂,唯一的好处就是交通便利,楼下不远处就有公交站,坐公交车到公司只要半小时。
那么,这两个起点差不多的应届生是如何渐渐拉开了差距呢?
住在关外的A每天准时上下班,从来不加班,因为他要赶班车,一旦晚上没有赶上班车就得坐加班车,到家就得夜里10点多了。如果是自己选择公交、地铁,那要换乘很多次,没有两个小时也到不了家。住在公司附近的B则不同,他每天很晚才回去,就算没有工作,也会看一看以往的产品案例,因为住宿条件也不怎么样,还不如有空调、有网络的公司,还有免费的晚餐和补助。
部门有时候会组织团队活动,比如聚个餐、看个电影,由于A住得非常远,基本不参加,而B则是活动的积极分子,不仅每次都参加,还会主动张罗。
后来B因为试用期间表现优秀,转正成绩得到了A等级,马上有了一次加薪。A则转正成绩平平,评审认为他只是很普通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工作,提升不明显,因此只得到了C等级。
应该说他俩在试用期的差别并没有特别明显,毕竟只是应届生的转正答辩,但是能看出部门对两个人的不同看法。对于A,每天朝九晚五的轻松白领生活,对团队活动不感兴趣,更多是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整个部门的氛围不太融洽。而B则让人感觉有上进心,珍视自己的工作,积极融入团队。如果你是他们的部门领导,你会怎么看呢?
这还仅仅是开始,因为B离公司比较近,他的上司和领导有时候会在周末让他去办公室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甚至有一次,部门领导第二天要出差,但是有份重要的PPT忘记拷贝,就在晚上让B去帮忙发给他。B二话不说马上打车到公司,不仅及时发给了领导,还在发之前仔细检查了一遍,优化了一些文案和排版。
再后来,B越来越得到领导的重视,负责的产品越来越重要,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他的职级上升得越来越快,工资也得到了大幅增长。反观A,一直原地踏步,和刚进公司时差不多,负责一些很边缘的产品,也没有什么绩效。
渐渐地,B已经成为部门的骨干员工,接着又成了新员工导师、小组长,最后竟成了A的上司。
现在的B早就买了自己的房子,还是在公司附近,而A还是在关外租房子住。
一个人职业上的成长会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上面的例子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正是B比A住得离公司近,最终造成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我相信个人的主动性和对工作的投入度也是造成两人之间的差距的主要因素,如果B是一个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求上进的人,即便住得再近,也不见得比A有多大优势。
不过,B住得离公司近一点儿,不得不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少是获得了很多A无法获得的机会。有些机会看似不起眼,或许只是帮上司、部门经理一个小忙,但是都可能为以后获得更大的机会做了铺垫,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领导在一些关键事件上的决定。
地理位置是个优势,可以帮助你节省很多非工作时间。如果公司附近没有合适的房源,你也应该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哪怕是房租稍高一点儿,生活艰苦一点儿,也不建议住到很偏远的地方去。住在偏远的地方看似省了点儿房租,但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工作打基础的那几年,可能因此而失去很多的机会。职场上的机会本来就是稍纵即逝,你抓住了就是你的,别人抓住了就是别人的。
上面两个应届生的例子就是选择不同的住处导致两人的工作时间和状态差别巨大,不要小看平时这一点点的通勤时间,日积月累也是很大的一笔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平时各种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以及对时间的管理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你的同事中或多或少会有这么几个人,他们行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他们是你刚参加工作时学习的好榜样。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的你,是否有机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但是不排除有人经常加班而拥有更多的工作时间。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拼命加班来完成更多的工作,虽然不少公司,特别是互联网、高科技类的公司都流行这样的文化,但是加班是否意味着产生更多的价值,是否等同于高效率,是否可持续,这些是要打问号的。
所以,与其想着跟别人比拼工作时长,不如考虑怎么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利用得更加高效。面对工作经验比你丰富的同事,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工具以及利用碎片化时间使自己有价值的时间比他多。
工作日的一天,上班时间从走出家门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晚上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除去考勤规定的工作时间,还有不少剩余的时间,合理利用这些时间才是增加有价值时间的不二法门。早上去公司途中所花费的时间,尤其是早高峰时段,有可能非常长;在公司里可能有排队等电梯、食堂就餐,以及午休的时间;下班后有回家途中耗费的时间。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还有在公司外的交通时间,包括等客户、候机、坐飞机的时间,不一而足。只要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这些“非工作时间”非常多。
以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为例,早上八点钟出门,晚上六点钟到家,加上中午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一整天有十个小时跟工作相关,但是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七小时,还不算这七小时中玩手机、处理私事、聊天、休息的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不加班,很多工作时间也并没有真正被用于工作中。大量碎片化的时间一般都是你不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的时间,这也给了你一个不工作的理由。可是工作就一定要在办公桌前正襟危坐,在电脑键盘上运指如飞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工作的组成。最重要并且直接产生价值的工作是岗位工作,比如程序员编写代码、设计师设计界面、老师在课堂讲课、司机开车等。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只做岗位工作就可以了,通常一份工作还包含很多通用的部分,比如发电子邮件、写工作汇报、打电话、开会、制定计划等等。除此之外,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和不同职位的人互相配合,如提交、审批电子流,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对接等等。
不难发现,不少通用工作并不一定要在办公桌前才能完成。那么如何通过各种工具,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处理那些非岗位工作呢?
工具包含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便携的笔记本电脑、iPad(苹果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方便移动办公的应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且功能强大,除了能进行基础的回复邮件、处理文档外,还可以很方便地召开电话会议。有的邮件只需要简单地回复即可,并且没有很紧迫,那么利用排队、等地铁、坐电梯的时间就可以处理了。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是需要异地团队协同、频繁联系客户,那么就需要经常接入电话会议,而用手机召开电话会议意味着你可以处于移动状态,不一定要在办公桌前。
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统一让员工使用移动办公的应用,不仅可以进行移动的考勤、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交、审批电子流,编写工作日志,安排团队任务,设置项目计划,传输保存共享文件,预定会议等。而这些工作都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等碎片化时间去处理。当你在班车上或地铁里不再是刷朋友圈、看八卦新闻、听音乐,而是编写一天工作计划或总结、查阅项目文档、跟还在工作的同事讨论问题,你的有价值时间就会逐渐增多。你可以更早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更从容地结束一天的工作,而并不必额外占用生活上的时间。
对于比较长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候机、坐飞机、乘坐火车的时间,你可以用来看杂志、读报纸、浏览视频,同样也可以用手机来开电话会议,用笔记本电脑、iPad来写项目报告、方案计划,修改PPT,审阅文档等。
除此之外,有些一对一的沟通工作、简单的问题讨论也可以利用午餐时间,而不一定要占用在办公桌前工作的时间。这一点李开复就做得很好,他在Google(谷歌公司)担任高管的时候就利用午餐时间和下属沟通,每天都跟一名下属谈话。和下属沟通其实是一名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如果把时间安排在正式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场合,效果反而不好,还会占用下属岗位工作的时间,放在午餐时间彼此都会更轻松一些。即使没有谈很实质的工作内容也没关系,反正也没有浪费时间。
基层员工或许不愿意在午餐时间去跟自己的主管沟通,但是同事之间如果有一些工作上的问题需要讨论,又恰巧在工作时间一方没有空,那么也完全可以考虑利用午餐时间。当然,午休不讨论工作,好好享受午餐,那是另一个话题。
每天的碎片化时间是如此之多,如何合理利用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是乘坐公交车、地铁上下班,有的人是打车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可能比较拥挤,不方便打电话或是编写文字内容,但是可以查看文档、处理邮件、审批电子流。如果是打车,则相当于购买了别人的时间,既可以用手机移动办公,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处理更复杂的事情。
利用碎片化时间并不是为了占用所有时间,而是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和碎片化时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短的时间就处理简单的事情,长的时间就处理内容多一点儿的工作,稳定的状态就处理需要思考、复杂编辑的工作,移动的状态就处理可以语音参与的工作。
你完全不需要额外加班来获得更多的工作时间,能有效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就已经足够增加你的工作时长,还能使你在办公桌前工作时精力更集中,效率更高。日积月累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像金钱的零存整取一样,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的碎片化时间质化成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