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舒适上瘾是一种现代病

如果你想知道,对于舒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在美国人心中到底有多么根深蒂固,那么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主开心吗?”这个问题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日裔心理学家大石茂弘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来的 1 。他们提问的目的并不在于寻找答案,而是想通过被试者的回答来判断其个性。研究者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主,而他的生平记载也广为人知,如果被试者关于“主是否开心”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分歧,那这个分歧本身就可以成为文化差异领域的罗夏墨迹测验。在测试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投射出他们自己的人格特质。为了证明这一假设,研究者邀请了数十名美国人和韩国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写下他们开放性的想法。而在这两个被试的团体中,基督徒的比例大致相同,都在60%左右。

研究结果发现,美国人比韩国人更倾向于认为主是开心的。此外,在美国人看来,主还更加外向、开放、和蔼可亲。更有趣的是,韩国人眼里的主却是痛苦的。在有些方面,比如在提及苦难、牺牲、流血和受刑十字架的频率方面,韩国人比美国人高5倍。虽然故事的核心就是主受到迫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美国人还是会觉得主真的很开心,并且和善宽容。

幸福感就是舒适吗

如果仅凭美国人更加积极乐观,就判断他们受不了苦,到底对不对呢?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研究者克里斯蒂·斯科隆(Christie Napa Scollon) 2 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劳拉·金(Laura King)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遵从传统的研究者一般通过建立复杂的统计学模型来划分人群并界定其幸福感,但是这两位研究者却只是针对普通人开展调查。他们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在你心目中理想的生活里,财富、快乐、事业各占多少分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将活得简单开心放在首位。事业对他们来说就只是工作的小时数。此外,美国人认为,家庭幸福比工作顺利更为重要。事实上,那些调查对象针对事业有成而不顾家庭的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他们有违道德,甚至说他们该受到惩罚。

美国人对于快乐、舒适生活的喜好可不仅仅是抽象的学术问题,它还深刻影响着美国人的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段空前繁荣期。即使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崩溃、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司大规模破产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是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美国的房屋自有率特别高,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和空调的普及率也很高。我们正在奔向越来越舒适、便捷的生活 3 。朱丽叶·斯格尔(Juliet Schor)在她的《过度消费的美国人》( The Overspent American )一书中指出,现代美国人痴迷于浪漫假日、漂亮房子,永远在追求过得更舒服。 4 她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关于人们眼中的生活必需品的长期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在参与调查的美国人中,只有13%的人觉得汽车里必须有空调,25%的人认为家里必须装空调;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的时候,人们就变得倾向于过得更舒服了,有41%的人觉得开车时必须开空调,50%的人在家里需要开空调。

如果你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待人们对于空调需求的增长,结果就更有趣了 5 。马斯洛在1954年提出,人类首先需要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比如食物和住所,然后才会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多数人错误地以为,马斯洛是指出了人类通向幸福生活的路径。然而,马斯洛发表这番论述的目的,其实只是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

在研究这种舒适上瘾的现代病时,有趣的发现是:“基本需求”里的“基本”并不总是那么必需。众所周知,干净的水是生存必需品。抽象地来说,体温调节能力也是必需的,因为我们需要调整自身的温度以适应环境。虽然我们需要衣服来保持身体温暖、干燥,防止体温过低,但是车载空调就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吗?特别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汽车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而非生活必需品。

如果再这么追求下去,你很快就不会满足于车内只有空调了。你会想要有加热功能的座椅,甚至是给司机和乘客提供相互独立的温度调节设施。哎,等等!这不就是现在新一代车型的标配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将中控屏幕也列为汽车的必备配置了。

随着人们越来越满足于舒适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体验范围将会变得越来越窄,我们也将无法得到消极体验的磨砺。

用因果关系来说明就是:物质生活的舒适和便利,让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外在物品获得内心的平静;对于外物的依赖,降低了我们在心理层面上对于生活磨难的抵抗力。准确地说就是,物质享受影响了我们适应环境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对空调带来的舒适环境的依赖,会慢慢地侵蚀我们自己,让我们难以忍受愤怒、怀疑、迷茫和注意力匮乏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将它们视为是不正常的。正是这种舒适瘾症,将我们一个个孤立开来,再也无法达到心灵层面的圆满状态。

我们祖父母那辈人应付灰尘、日晒、雨淋等环境完全不在话下,而现在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美国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1年,美国儿童的食物过敏率增加了40%,而皮肤过敏率上升了近70%。 6 无独有偶,现在有17%的美国儿童患有哮喘,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来自高出贫困标准线2倍以上的家庭。对此,有一种解释理论叫作“卫生假说”,它认为现代生活环境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过于干净了,导致儿童在早期没机会接触传染性疾病,因而他们的免疫系统缺乏抵抗力。

现代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在美国以及西方的一些国家,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从每天都为生存而挣扎的原始人,到今天连电视广告和5分钟堵车都受不了的现代人,我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失去了对不舒适环境的适应力的? ROmRD0BRh1TULqPQvnCmwhM/pAdhzCmn/Anb6mgmzl0eu68NnsGMML1Ab7tbXk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