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登幽州台 (1)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2) ,后 (3) 不见来者 (4)

念天地之悠悠 (5) ,独怆然 (6) 而涕 (7) 下。

作品简介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品,创作于武则天当政时期的万岁通天元年(696)。作者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为曾经做过右拾遗,所以后世又称他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苍劲有力,铮铮铁骨中蕴含悲天悯人的儒家仁学思想。现在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00多首,这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登幽州台歌》和组诗《感遇》38首。

陈子昂除了是一位著名诗人之外,还是一位颇具政治见地和治世才能的政治家。但是他的仕途非常坎坷,由于他生性耿直,经常在朝堂上犯颜直谏,为武则天所不喜,后来被对手以此为把柄屡加陷害,最后身死狱中。

帮你理解

(1) 幽州台:幽州为古十二州之一,在今北京市大兴一带。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又称蓟北楼。

(2) 古人:这里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 后:未来。

(4) 来者:这里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5) 悠悠:形容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广大。

(6)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7) 涕:指眼泪。

白话意译

岁月悠悠,那些流传佳话的盛世明君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纵我有心也是无缘结识。遥看未来,那礼贤下士的圣主不知何时才能出世,即使我有心侍奉怕也是来不及等待。(站在这高高的幽州台上,再不见那位为招贤而将黄金摆在台上的燕昭王。)怅然四顾,苍茫的天地间只剩下我孤零零的身影,追往思来,怎能不让人泪如雨下。

经典赏析

读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我们看不到任何具体的实景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作者的所思所感,但是作者胸中的愤懑之情却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作者手法的高妙。虚实相得益彰是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虚的是景物,实的是情感。感情之所以能够脱离实际的景物被读者所感知,首先靠的是作者对语言节奏的把控。

仔细品读,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节奏紧凑,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就像是作者满腔的愤懑之情,忍不住强势喷发而出一样。而后面的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读到这两句的时候语速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声调也会由高亢变得低沉。情感的变化也是一样,读至最后一句会有忍不住落泪的感觉。满腔的愤懑之情发泄出去之后剩下的是什么呢?事实如此,无力回天,剩下的只能是无尽的黯然神伤。

其次,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意境的恢宏。时间和空间的宏大让人在感知宇宙苍茫的同时忍不住感叹自身的渺小。时间轴上,作者追溯往昔,感怀历代明君;放眼未来,渴望未来之圣主。空间上,一句“天地之悠悠”把苍茫的空间感展露无遗。同时也因为有了“古人”和“来者”的想象,整个意境也显得“旷”而不“空”。通篇未写一景,而读者心中却被作者的情感填充得满满当当,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NYejC9n6hxe7uOGI5UbqjjP1Ao5Mg1+tsaxqfR1/38w8XWa5nUN91uz94Nc1E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