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 (4) 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5) 。
怀旧 (6) 空吟闻笛赋 (7) ,
到乡翻似 (8) 烂柯人 (9) 。
沉舟 (10) 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 (11) 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2)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在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九年后被召回京,因写诗讽刺当权者,再度被贬。著作有《刘梦得文集》。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官回归洛阳,中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诗中对自己被贬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心酸和愤愤不平。
(1) 酬:答谢。
(2) 乐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又称白乐天。
(3) 见赠:送给(我)。
(4) 巴山楚水: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区。夔州古属巴国,其余之地属楚国,故称“巴山楚水”。
(5) 弃置:抛弃,指诗人被贬流放。
(6) 怀旧:怀念故友。
(7)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对抗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就想起了亡友嵇康,于是作《思旧赋》追念。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 翻似:倒好像。
(9) 烂柯人: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童子问王质为什么不走了,王质才醒过神来,看见斧柄已经烂了,回到村里后,才知道已过百年。刘禹锡也借此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 沉舟: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1) 君:指白居易。
(12)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巴蜀地区的山水透着凄凉和荒芜,而我这被当朝天子抛弃的人却被迫在这里熬过了二十三年的光阴。而今就要返回家乡了,可是家乡的那些好友却皆已故去。每当想起他们的时候,只能独自沉吟《思旧赋》来表达怀念之情。回到家乡已是人事全非,我就好像那个在深山里待了一百年的“烂柯人”一样,已经没人认识了。成百上千扬帆远航的船只在沉船的附近一一掠过,半枯的老树前头新生的林木繁草正在茁壮成长。今天在酒席上听闻您为我吟唱劝慰之歌忍不住思绪万千,让我们满饮杯中酒重新振作颓废的精神。
诗歌酬答是古代文人间的一种雅好,遇上相谈甚欢的,不管是新识还是旧友,都会作诗赠给对方,而受赠的一方也多半会作诗相酬。这首诗便是这样,刘禹锡在回京的路上于酒席之上与白居易(乐天)相遇,白居易送给刘禹锡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作为回应,诗人便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
作为酬答诗作,这首诗的主题是在回应友人的宽慰,并与友人共勉。诗人首先从自身所遭受的不公说起,但是首联的第一句既不叙事也不抒情,而是描写环境。首先说巴蜀地区的山和水都透着荒凉和凄清,这一句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味。山水不会凄凉,凄凉的是诗人的内心。接下来一句“二十三年弃置身”,揭示了诗人内心悲凉的缘由。置身于巴山楚水之间不为别事,而是因为被“弃置”,而且这一弃就是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之间二十三年,心中怎无凄凉之感?
那么,在二十三年之后才重新踏上返回京城的旅途,心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作者并没有做正面的描写和渲染,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首先用“闻笛赋”的典故来说自己在这漫长的外放生涯中对故友的怀念。曹魏后期,向秀作《思旧赋》来怀念已经故去的好友。而今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之间,昔日的好友也多有故去,无奈山高水远,也只有效仿古人,时时吟唱《思旧赋》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了。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二十三年来对家乡和家乡友人的怀念之情。现在真的回来了,却恍如隔世,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全然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这种感觉又该怎么表达呢?诗人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记载于《述异记》,说晋朝时有个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遇见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一局终了,其中一个童子就跟他说,你在山中待的时间太久了,赶紧回去吧。王质往腰间一摸,才发现斧子的把(柯)都已经烂掉了。他匆忙赶回家里,发现村子已经不是自己离开时的样子,同龄人也都早已故去。满眼都是晚生后辈,而他却成了流传几代人的传说。诗人所用的这两个典故,不管是用“闻笛赋”来表达自己对亡去故友的怀念,还是用“烂柯人”来抒发返乡的感受,都是再贴切不过了。
诗的首联和颔联都是诗人在自述遭遇和抒发苦闷、心酸之情。但是到了颈联两句,这种凄凉愤懑的感情就有了转折。在这两句诗中,作者用了两组能够形成鲜明对比的意象:“沉舟”和“千帆”,“病树”和“万木春”。诗人本来是以“沉舟”和“病树”自比,用千帆竞发和万木春来暗喻现在春风得意的新贵,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来写宦海沉浮的无常。但是因为诗中所蕴含的推陈出新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使得这两句远远超出了个人得失的范畴而成为千古名句,整首诗的格局也变得开阔了不少。因为有了这两句,整首诗才显得悲而不哀,苦闷中蕴藏着向上的希望和力量。这也是尾联中诗人所说的“长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