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1)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 (2) (3) 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4)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 (5) 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6)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 (7) 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 (8) 昏黑。

布衾 (9) 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 (10) 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 (11) 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 (12) 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13)

安得 (14) 广厦千万间,

大庇 (15) 天下寒士 (16) 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 (17) 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品简介

这首七言古诗创作于杜甫流落成都之时,时间为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经过“安史之乱”以后,杜甫离开长安城流落于成都一带,暂居于成都城西浣花溪旁的一间茅草屋内安身。没想到这一年的八月,杜甫栖身的茅草屋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吹坏,风吹过后紧跟着是一场大雨,就在这样的雨夜,杜甫写下了这篇心忧天下苍生的千古名篇。在凄风冷雨的夜晚,诗人虽被淋湿,心里却记挂着天下寒士,足见其境界之高。

帮你理解

(1)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2) 挂罥(juàn):挂着,缠绕。罥,挂。

(3) 长:高。

(4)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

(5) 忍能:忍心这样。能,这样。

(6) 呼不得:喝止不住。

(7)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

(8)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近。

(9) 布衾(qīn):棉被。

(10) 恶卧:睡相不好。

(11) 雨脚:雨点。

(12)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3) 何由彻: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彻,尽、完。

(14) 安得:如何能得到。

(15)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

(16) 寒士:贫寒的人。

(17)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白话意译

深秋八月的狂风呼啸而来,我所居住的茅庐顶上铺着的茅草被肆虐的秋风高高卷起。大风裹挟着茅草远去,有的飞过浣花溪,在对岸的江边撒落,有的被挂在树梢上,还有一部分飞得低的在附近的洼地里沉落。

有心要把被风吹走的茅草重新捡拾回来,却没想到南村那帮顽劣的孩童欺负我年迈行动不便,竟然当着我的面像盗贼一样抱着我的茅草跑进竹林里面去了。任凭我百般劝阻、竭力嘶喊都无济于事。口干舌燥,再也无力阻止的我,只能拄着拐杖靠着屋门长吁短叹。

好不容易等到风渐渐平息,天空却又飘来大片的乌云。深秋的夜空在乌云的遮盖下迅速变得阴沉可怕。没有茅草覆盖的茅屋内,盖了多年的破棉被又冷又硬,就像一块铁板一样。在这样冰冷的破被中睡不踏实的孩子又蹬又踹,薄薄的被子被蹬得撕裂开来。秋雨窸窸窣窣下个没完,雨滴顺着茅草的缝隙漏进屋内,床头连一块干燥的地方都没有了。自从经历战乱以来,我的睡眠就变得越来越少。而今在这满屋漏雨的秋夜,在这雨水不断滴落的茅屋内,我又怎么才能熬到天亮呢?

多么希望能够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能够让天下像我这样的贫寒百姓都住进来。住在风吹不坏,雨淋不透,在风雨面前像山一样安稳的房子里,让他们人人都笑逐颜开。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有这样的房子在眼前出现的话,就算是让我一个人独自在茅屋里忍受着凄风冷雨,就算是自己被冻死,我也会感到心满意足的。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自己所住的茅屋被狂风吹破,吹跑的茅草又遭顽童哄抢,从而导致自己一家在深秋的雨夜被雨淋湿的悲惨遭遇。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即使遭遇再怎么悲惨,也不足以让其成为一篇伟大的作品。这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经历如此悲惨的遭遇,心中所念的依然是全天下穷苦百姓。希望他们能够有一天住上宽敞高大的房子,就算自己继续受冻也甘心。正是诗人这种为了天下苍生甘愿牺牲自己的境界和忧国忧民的胸襟赋予了这首诗强大的生命力。

整首诗我们可以分作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写狂风的肆虐和顽童的无赖;第二部分写深秋雨夜一家人在漏雨的茅屋中的凄惨和无奈;第三部分是情感的升华,在自己正在遭受煎熬的时候,还心心念念不忘穷苦百姓,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安稳的住所。第一部分的种种是为第二部分的凄惨做铺垫,第二部分诗人个人的遭遇同样是为第三部分的理想升华做铺垫。这种层层铺叙的特点,正是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最好诠释。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写狂风的肆虐,一连使用了好几个场面感极强的词—“号”“卷”“洒”“挂罥”和“飘转”,这些词的使用使得整个场面变得非常生动,既能听到狂风呼啸的声音,又能看到茅草在狂风的裹挟下四散飘落的情态。另外,写“南村群童”的“盗贼”行径,自有另一番深意。诗人通过孩童像“盗贼”一样哄抢茅草,暗示了穷苦百姓的赤贫,一无所有的他们就连一把茅草也会当作宝贝一样被抢。

第二部分,诗人通过茅屋内的潮湿和破被的硬冷,以及孩子在破被中睡觉的情态来展示自己的悲惨遭遇,并以挨不到天亮的漫漫长夜来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一切看似在述说自己的遭遇,其实是在为第三部分集聚情感力量。读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所有人都会忍不住为诗人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境界而动容。 CbbIz1SqoADu0Aa9B1WzDXGKJNNP/e5YqKjwV8JFLqejSmjXX7w1gnA/Ox+9cv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