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 (1) 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 (2)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晴川 (4) 历历 (5) 汉阳树,

芳草萋萋 (6) 鹦鹉洲 (7)

日暮乡关 (8) 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简介

黄鹤楼位于现在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的蛇山峰上,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据说黄鹤楼乃三国时期孙权所建,但是黄鹤楼为天下人所知却始于唐朝,就是因为唐朝诗人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崔颢(704—754),汴州(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以进士入仕,官至司勋员外郎,曾任太仆寺丞。崔颢年少时便有诗名,但多以描写闺情为主,他年轻时多次休妻另娶,且“娶妻唯择美者”。后期评论家多认为崔颢年轻时的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也正是因为如此。进士及第的他官场并不顺遂,并遭到当时文人的嫌恶。崔颢中进士后并没能留在京城,而是被迫远离京都,浪迹于江湖。20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正是有了这20年的游历,他后期的诗风才有了巨大的转变。崔颢后期的诗作气势恢宏,风骨凛然。这首《黄鹤楼》便是崔颢后期最为优秀的代表。

正是因为这首《黄鹤楼》的出现,不仅黄鹤楼天下闻名,崔颢也是一时诗名满天下。据说诗仙李白曾登上黄鹤楼,本想题诗于亭上,见到崔颢的题诗,只好搁笔作罢。

帮你理解

(1) 昔人:指传说中乘鹤的仙人子安。又,《太平寰宇记》:“黄鹤楼在县西,昔费祎登仙时每次乘着鹤在此休息,故名黄鹤楼。”

(2) 空余:只留下。

(3) 悠悠:飘荡的样子。

(4) 川:平原。

(5) 历历:清晰可见。

(6) 萋萋:草木长得茂盛。

(7)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的东北方。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8) 乡关:故乡。

白话意译

登上因仙人、黄鹤而得名的黄鹤楼,空荡荡的黄鹤楼里却既看不到黄鹤,也不见仙人的踪影。昔日仙人在这里乘黄鹤而去,再也不会回来了。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伴随着黄鹤楼在岁月的洗礼中伫立的只有楼外那悠悠飘荡的白云。如此晴好的天气,从黄鹤楼上向远处眺望,透过汉阳郁郁葱葱的林木,可以清晰地看到被萋萋芳草覆盖着的鹦鹉洲。但是很快红日西斜,极目远眺也看不到我的家乡。眼见天色已晚,开阔的江面上渐渐升起一层水汽,烟波浩渺的江面和烟雾中时隐时现的景物不由得让人内心滋生无尽的感慨。

经典赏析

《黄鹤楼》一诗能成为千古传诵名篇,主要在于诗歌本身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开篇写出一个“空”字,收尾落于一个“愁”字。“空”的是楼,“愁”的是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诗人以《黄鹤楼》为题,却没有直接对黄鹤楼进行描写。通读全诗,也不见黄鹤楼的一砖一瓦,但是整个意境中却处处可见黄鹤楼的影子。笔下不写楼而黄鹤楼却无处不在,这样高妙的手法值得我们反复玩味。首联从一个传说说起,凸显黄鹤楼的不凡。后面一个“空”字既是写鹤去楼空,眼前不见鹤的实景,也是写诗人自己登临黄鹤楼的内心感受。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又一次点到“空”,诗人一再强调登上黄鹤楼所感受的空荡荡的感觉其实跟自己漂泊江湖时内心的那种孤寂、冷清的心情有关。这两次点到的“空”就把诗人的内心感受跟黄鹤楼这个意象完成了融合。黄鹤楼由一个具体的景物幻化成一种孤寂、苍凉的感受和一种对沧桑岁月、物是人非的感慨。所以在这首诗的意境中,诗人虽然没有写黄鹤楼,但是黄鹤楼却无处不在。

颈联的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视野开阔,景物宏大,描绘出一幅晴明、高远的画卷,使人读之心情也变得明媚起来了。虽然这个景物的描写所传达的情感有了变化,但是仍然能够使人从眼前的景物中想到黄鹤楼。因为黄鹤楼是一切景物的原点,只有站在黄鹤楼上眺望才可见此景。另外,这种明媚的情绪也是在为尾联做铺垫。在晴好的天气登楼远眺,可以清晰地看见汉阳的树木和鹦鹉洲上的芳草萋萋。但是紧接着尾联两句一出,时间转至日暮时分。江面上水汽氤氲,一切景物都变得朦朦胧胧的。日暮时分是最容易滋生乡愁的,对于诗人来说更是这样,他已经在江湖漂泊很久了。他看不清楚的不仅是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的未来。至此,我们明白了诗人的愁,自然也就理解了开篇一再出现在诗人内心的“空”了。 f5lDzvaxTyJrT4t8nXuq/Ip1/T8J8kYgqMA+h1g0MaMb79MY/KyjMRpaMlVmQL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