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包公文化可与孔子文化并驾齐驱。华夏文化中,孔子主张伦理道德的儒家学说,在海外涌现了一大批孔子学院。而包公则以清廉法治著称,在域内渗透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包公的美誉虽代代相传,但其思想内核的规矩意识、制度文化、契约精神等远远没有宣传到位,教育体系中更是缺少包公践行的法治这根重要红线。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皆为当时各国高官栋梁。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提出“有教无类”,认为所有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学习应该“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端正,教导弟子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
孔子学院,正是基于对孔子的政治、教育、美学思想传播的需要,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6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而包公则以秉公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肃正纲纪,惩处了一个又一个贪官污吏。包公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公之名,即是清廉公正的象征。
包公性情严峻刚正,虽然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但从来都施行忠恕之道。包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主要体现在:其一,关心民瘼、为民请命的仁爱精神。“仁者爱人”,这是儒家的根本精神,爱人的思想在包公身上主要表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始终以儒家的“仁政”思想为指针,体现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包公入仕后,针对官府的横征暴敛,多次上疏皇帝,主张“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为了有效地宽舒民力,还向朝廷提出了减冗杂、节用度的积极主张,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力为百姓兴利除弊。其二,廉洁奉公、唯义是守的无私精神。包公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仕宦多年,始终清贫守节,不慕富贵,平时“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端州虽盛产名砚,但他知端州三年任届期满“不持一砚归”。还立家训,将为官不贪作为后代子孙务必遵守的家规。包公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在执法过程中不徇私情。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亲朋好友,他都能秉公执法,唯义是守。如他在家乡庐州做知州时,亲自鞭挞犯法的从舅,从此亲朋故旧不敢妄为。其三,刚直不阿、正气浩然的品格。包公十分推崇正直的品格,在他初宦时就把“直道是身谋”作为自己的从政准则,他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始终保持一种“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知谏院时,论权幸大臣,他不知忌讳,不避权贵,不避冤仇;惠民河案中,他大义凛然,将开封的皇亲国戚和权贵们沿河违章修建的水榭、花园、楼台尽行拆除,时人对他这种刚直不阿、正气浩然的品格有许多精当的评价,如吴奎称誉他:“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自始及终,言行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