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官员必然会爱国爱民,为民做主,司法公正。这是包公廉政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我们看包公戏或者听评书,包公天天断案达100多种。但是,那都是包公演义或传奇故事,不能当真。事实上,历史上的包公断案并不多,据史书记载,仅有十余件。然而,包公以民为本,清正廉明,公平正义,明察秋毫,有案必破,断案如神,件件精彩,令人惊叹。
下面,介绍包公所断的几个典型案件。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包公39岁,在家尽孝10年后复官为天长县令。他刚上任就有个农家老汉告状,说有人割了他家牛的舌头,请县太爷做主,捉拿凶手,赔偿自己的损失。此案虽小,但只有苦主,而没有犯人,是个“无头案”,并不容易破获。若正常调查,一周也未必能够奏效。包公真是个天生的大法官,绝顶聪明,他略加分析,便已心知肚明。犯人不是图财,因为割掉牛舌并不能获利,只能是挟嫌报复。于是,他将计就计,用了一招引蛇出洞,即再给犯人一次报复机会。包公对老汉说:“牛舌被割,必死无疑,你回去杀牛卖肉换点钱吧!”老汉一听大惊,忙说:“不敢,私宰耕牛犯法。”包公说:“你就按我说的办,此案很快就破,但不要声张。”老汉满腹狐疑地回去照办了。
果然不出包公所料,第二天上午有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县衙告状,说有人私宰耕牛犯法,要求严加惩办。而让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包公来了个先发制人,怒声喝道:“大胆歹徒,你先割掉人家的牛舌头,又来告人家的刁状,是何居心,还不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此人一听大惊失色,以为坏事已经败露,又怕动刑受苦,马上低头认罪,一五一十地交待了他挟嫌报复的全过程。
这是包公第一次断案,小试牛刀,一鸣惊人。此事不胫而走,立马传扬开去,人人都道天长县来了个包青天,断案如神,根本不用下去调查,能叫罪犯自投罗网云云。后来,传到京师开封,连朝廷和皇帝都知道了。
宋仁宗皇祐二年春天,京师开封出了一桩轰动朝野的奇案。有个青年名叫冷清,自称“皇子”,到处招摇撞骗,说得有鼻子有眼,闹得满城风雨。开封府尹钱明逸将其抓到大堂,但冷清并不害怕,还指责府尹对其无礼。冷清说自己母亲是皇帝放出来的宫女,曾得到皇帝临幸,出宫后生了他,自己是真正的皇子,有龙凤绣抱肚,即小孩裹肚为凭。仁宗对此事也不置可否,稀里糊涂。因为他已40多岁,尚无皇子,天天盼嫔妃生皇子,人称“皇子迷”。他当然希望冷清是真皇子,但实在说不准。钱明逸感到此案难断,耍了个滑头,将冷清以“精神失常罪”送汝州编管(相当于劳动改造)。朝野议论纷纷,都说钱明逸判案不明,冷清若是“皇子”,岂能编管?若非“皇子”,当斩。于是,宋仁宗下旨要善于断案的包公和赵概二人重审。
包公是何等人物?一贯清正廉明。他绝对不看皇帝的脸色,也不管他有什么想法,只重事实,依法断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来,冷清之母王氏确系从皇宫放出来的宫女,绣抱肚也是真的,确系仁宗所赠。但她出宫后嫁给了开封一家中药铺老板冷绪为妻,一年后先生了个女儿,后来又生个儿子冷清。姐姐还不是皇女,弟弟岂能是皇子?冷清在事实面前低头认罪。包公断案客观公正,马到功成,朝野人士无不佩服。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包公知开封府。他以爱国爱民、断案公正而著称。其中,有一桩“匿金案”最为著名。
开封有一对酒友饮酒,酒量不同。酒量大者是个“酒迷瞪”,总是酩酊大醉,不醉不归。他身上带有几两金子,怕自己醉后丢失,便交给酒友代为保管。后来,能饮者果然大醉而归,待他酒醒后去讨还金子时,那位酒友却矢口否认此事。二人翻脸,大吵起来,闹到开封府打官司。
包公听了二人陈述。他们一无字据,二无人证,当时酒馆内也没有摄像头,开封府也没有测谎仪等现代侦查工具,谁是谁非,看来很难决断。不料,包公胸有成竹,果断地命其二人下去反省,待一个时辰后升堂判决。
包公分析,二人既然是酒友,相好并非一朝一夕。原告凭空诬赖朋友代为保管金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被告觉得没有真凭实据,一时见财起意,将金子昧起来,倒是极有可能。果真如此的话,被告妻子也一定知晓。于是,包公秘密派遣公差持开封府文牒到被告家中取金。公差对被告妻子说:“你家男人已承认替朋友保管金子在家里,让我们取回物归原主。”其妻子以为丈夫已经招认,便取出金子交给了公差。
包公二次升堂,将金子往案桌上一放,被告惊得目瞪口呆,只好磕头谢罪。如此难断的案件,既不调查,又不用刑,一个时辰结案,难怪老百姓称颂包公断案如神。
包公当开封府尹,下辖16县24镇。他经常下去体察民情。一次,走到朱仙镇正赶上大庙会,包公便歇下来看热闹。突然有个老汉跑来告状,说自己赶庙会买东西,将自己的一头青壮叫驴拴在大柳树上,约一个时辰回去却变成了一头又老又瘦的草驴,老汉怀疑有人调包,请包公做主,帮他找回自己的驴。包公听后,略为沉思,便说道:“这样,你听我的话,好办。”他吩咐老汉和两名公差,将老驴放开,让其随意奔跑,他们紧随其后就行了,案破即回。老汉与两名公差跟着老驴走了十里路左右,有一个荒村,老驴在一个小院儿门口大叫一声,停了下来。老汉一眼就看见自己的叫驴在院内拴着。这时院里主人也出来了。他看见老汉和两个公差,立即跪下,磕头认罪。这就是著名的“包公审驴”。古人云“老马识途”,其实老驴也识途,被包公用在了断案上。妙哉!
包公断案如此神奇快捷,他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吗?当然不是。有人说包公是“东方的福尔摩斯(神探)”,似乎也很牵强。那包公为什么这么善于断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包公清正廉明,大公无私。他遵纪守法,不贪污、不受贿,公平正义,不看任何人的脸色,坚持实事求是,依法治国,自然能秉公而断,不偏不倚。
二是包公亲民爱民,惩恶扬善,有一颗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美好心灵。无论案件大小,他都一丝不苟,亲自处理,公开断案,绝不忽悠百姓,岂有不破之理?
三是包公聪明智慧,谋略过人。北宋时期,刑事侦查技术和设备尚不发达,而罪犯作案又都十分隐蔽,善于断案的司法人员都比较重视开动脑筋,运用谋略,包公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足智多谋,善断疑难案件,终于成为传颂千载的“包青天”。
(作者为开封市包公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