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地方小吃,融合了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小吃特色,又根据上海大都市生活的特点和需求,经过了改良和演变,形成了大众化的优势,从而别具一格,深入人心。
有一个小例子很能说明问题。约在七八年前,宾馆餐饮上到最后两道点心时,出人意料地端上了小块的粢饭糕,顿时受到了食客们的欢迎。传开之后,很快被各种酒楼、饭店学了去。这粢饭糕很小,有的做成标准粢饭糕的二分之一,还有的只有标准粢饭糕的四分之一,讲究点的厨房,还在粢饭糕中加进了苔菜,突出其风味。价格却是和宾馆餐饮同步的。
在我的青少年时期,粢饭糕卖五分钱一块,属于最为大众化的上海小吃之一。但是,并不因为它价格低廉就不受欢迎。相反,换一个形式进入殿堂式的宾馆,它同样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很简单,它是深入人心的,是能唤起人的记忆。
葱油饼也是这样的上海小吃。
在我准备写这一组上海小吃的小文,和老同学、老朋友等聊及这一话题时,几乎每次都有人跟我提议,不能把葱油饼漏掉。正宗葱油饼的味道令人难忘。况且,葱油饼原料简单,就是面粉、葱、油、一点盐花,属于大众食品。
葱油饼
粢饭糕
原料简单,做工却颇为讲究。首先是擀面,面要擀得薄,摊得开,遂而在擀得薄薄的面上涂一层油,卷成长长的一溜,像一根绳子。再将面绳盘起来成上尖下圆的锥形,重重地压下去,做成面饼,放进平底锅里烙。涂油的同时,撒上葱和盐花。一般来说,油涂得多一些,葱油饼的滋味亦更好一些。而要将面擀得薄,摊得宽,揉面的技术更要把握得当,除了要揉得匀,干湿相宜,温水揉面是一个关键。温水揉成的面,烙出的葱油饼松软可口,香味四溢。细分起来,葱油饼可分成发酵面和不发酵面两种。有的人喜欢发酵面做的葱油饼,还有的人爱吃细腻耐嚼的不发酵面做的葱油饼,可谓风格不一,口感都是好的。
面食的祖源在北方。三年困难时期,每个人的口粮都定量。很多省份在每人定量的基础上,还规定了细粮和粗粮的标准。上海的标准是,10斤定量中,7斤大米和米,3斤面粉。这百分之三十的面粉定量,难住了不少上海人家,同时也催生了很多上海人家对面食的研究和实践,改变了上海人对面食的态度。
当然在三年困难时期,许多面食的做法都简化了。唯独葱油饼,非但没有简化程序,相反种类翻新,做出了不少上海人独创的口味。
为什么?原因极简单,葱油饼制作的参与度大。放学了,外婆对小外孙说,你抓紧做完作业,外婆和你一起做葱油饼,晚饭就吃粥和葱油饼。小外孙一定会放弃到弄堂里去玩的机会,做完了作业,和外婆一起兴致勃勃地制作葱油饼。晚饭桌上,喝着稀粥,吃着葱油饼,一家人还会评头论足,说厚的葱油饼为什么硬,薄的葱油饼为什么可口。试想一下,千家万户都参与制作和探讨:如何做来省油而可口,葱花怎么撒才香,盐是泡在揉面的水里好,还是干撒好?做得多的人家,还会带几只葱油饼,到单位给好伙伴尝一下,尝了觉得好,就会打听如何做,用什么锅烙。做得好的葱油饼,就是色泽金黄、中间起层、油润松酥、咬一口就不会忘记的那种。这种由全民参与的葱油饼,质量怎么会不提高,怎么会不给人留下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