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崭露头角的画苑新人

这些新人,刚以他们的作品崭露头角,就让人刮目相看。

1986年,上海举办了《首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当时的报纸报道,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上千名青年美术爱好者,送来1200多件作品,堪称上海美术界的一件盛事。

那时我在贵州省文联工作,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都在同一幢楼里办公。美协搞展览,我也经常兴味浓郁地去看展出。上海集中了一大批青年画家的大展,同样引得我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

挤在观看的观众当中,给我的一个强烈的印象是,上海这一代青年画家,求变创新的意识十分显著。

粗犷大胆的油画构图,不重传统章法的国画,而一个个雕塑,更是打破常规,缺乏具象。即使是在边走边看的观众中,当场就有人发出不以为然的议论和不解的疑惑。

可我却从这次观展中,感觉到了上海画坛的一股勃勃生气,当代的青年美术家们,正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和感受来反映今天五光十色的生活。不是嘛,一幅幅构图各异的画面上,斑斓绚丽的色彩、奔放流畅的线条和看上去别出心裁的构思,无不彰显出青春的朝气。每一件陈列的作品,都渴望着与众不同,都在以不甘寂寞的动感寻找表现自己个性的独特语言。

俞晓夫

施大畏

杨正新

这是可贵的探索,这是振兴上海美术的希望。正是这种突破以往一元化艺术的实践,展现出上海青年美术家们的求知、善思,力求在艺术上超越自己的过去,乃至超越前辈。看得出,这一代青年画家们正以更大的跨度在展示各自对艺术和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有追求的艺术家,总是不愿意重复别人,自然也不愿意重复自己。他要求变,变幻色彩的节奏感和力度,潇洒自如地表现豪放的心绪,顽强执着地走自己的路,开拓出新的艺术境界。当然,变的初期难免是稚嫩的,一些作品留有模仿的痕迹;况且,艺术的规律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变”成大家。但是,变化着的生活,飞速发展的时代,必然会导致欣赏观和艺术观的改变,上海青年美术家们的追求和实践,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这一节奏。

俞晓夫的《错位——记司马迁教化荆轲》,表现出他强烈的艺术个性。

杨正新的《晨曲》,画面的构图和传统国画似有不同,其色彩浓淡的对比,远与近的处理,都给观者留下印象。

邱瑞敏的油画《朦胧大地》,把大西北的苍凉、土地的厚重和清晨即起的劳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种苍茫朦胧的意境之中。

施大畏的《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一八五六年)——天京》,已经显示出他后来发展成熟的绘画风格。

吴慧明的雕塑《一号狂想曲》,成为今天上海的城市雕塑和我们相伴。

陶野的《红裙子·黄裙子》,让我们感觉到别致之外,还有那么点儿联想。

胡振郎的《家乡雨露》,把对故乡的感情融汇在浙江的山水之中。

张培成的《选豆子》,既有生活情趣,又极具个性化地把乡村的劳动画面推到我们面前……

我当年留下的记忆是不是多少有点儿意味?

这些1986年的上海画坛新秀,今天是不是成了上海美术界的代表人物? YlrlFTZnwNh+AsCp5/sMb+uWRR1xu47OPqwvxNyvL6ZOYbXMLck4WZboZMdgL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