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宫之变

缺少了刘后的监督,刘聪的私生活更加混乱。

所有王公大臣的女儿,只要稍有姿色几乎都被他搜罗进了后宫。

一时间,宫内美女如云,春色满园,他成了飞在花丛中的一只小蜜蜂,成天沉浸在温柔乡中不可自拔。

花多了要争艳,女人多了要争宠,现在皇后之位又正好是空缺,因此好几个宠妃都争着吵着哭着闹着想做皇后。

到底让谁来当呢?

刘聪很烦恼。

毕竟,哪一个都是心头肉,哪一个都怠慢不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聪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办法。

他一下子就立了3个皇后——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分别被封为上皇后和右皇后,贵妃刘氏则为左皇后。

除此以外,后宫中佩戴皇后玺授的还有7位——就像现在有些所谓主任科员的名字后面往往有个说明“享受正科级待遇”一样,这7位虽然没有皇后的封号,但享受皇后同等的待遇。

光皇后级别的就有这么多,可想而知,他后宫的妃子数量有多么庞大!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沉迷于房事,自然无心于国事;执着于裙下,自然无意于天下。

刘聪很少出宫,上朝的次数比上坟的次数都要少,一般的日常事务他都交给儿子刘粲处理,重大事项则通过王沈、郭猗等几个亲信宦官向他汇报。

王沈等人趁机借此掌握朝纲,很多事情他们都不跟刘聪讲,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擅自处置。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权倾天下。

跟他们关系不好的,功劳再大也不能升官;跟他们关系好的,即使是个白痴也能平步青云。汉国的朝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

不过,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忠臣。

少府陈休、尚书王琰等人对这些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不满,经常联合起来和他们对着干。

但和深得皇帝信任的王沈等人作对,无疑相当于螳臂当车、稻草挡山洪——根本就是自不量力!

公元316年2月,很久没上朝的刘聪突然出现在了朝堂,下令拘捕陈休等7位大臣。

太宰刘易(刘聪次子)、大将军刘敷(刘聪第五子)、御史大夫陈元达等人纷纷上表进谏,请皇帝惩治王沈等人,释放七大臣。

刘聪毫不为所动,只是笑着说:我这两个儿子受了陈元达的影响,都变傻了。

为了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他非但没有对王沈等人做任何处罚,反而将他们加封为列侯。

素来以忠直著称的刘易当然不甘心,又继续上疏为七大臣申冤。

这下终于彻底惹恼了刘聪,他当着刘易的面,将其奏疏撕得粉碎。

七大臣不久即被杀害。

刘易彻底失望了。

仅仅一个月后,他就忧愤而死。

七大臣和刘易的死对陈元达打击极大,他知道,就像葡萄酒无法变回葡萄一样,现在的刘聪再也无法变回原来那个贤明的刘聪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他只能无奈地恸哭:老臣我既然已经不能进言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随后他在自己家里自尽身亡。

忠臣义士纷纷凋零,王沈等小人从此更加猖狂。

而皇帝刘聪也愈加醉生梦死,荒淫无度,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

这样一来,继承人的问题自然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刘聪当初继位的时候,曾经立刘乂为皇太弟,但这显然并不完全是他的本意。

毕竟,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他当然也不例外。

为培养他的长子刘粲,他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多次让刘粲率军出征,以培植其班底、增长其威望,后来还任命其为相国,总领百官。

与此同时,他对刘乂却是越来越冷淡,越来越不待见。

刘乂这个太弟仿佛成了泰迪,整日无所事事,无所适从。

总而言之,刘粲有权有势,刘乂有名无实;刘粲风光无限,刘乂活动受限;刘粲威风八面,刘乂以泪洗面……

两相对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刘乂的皇太弟身份已经是岌岌可危。

他的亲信崔玮、许遐劝他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囚禁刘聪,杀掉刘粲,提前夺取帝位。

刘乂不敢,没有同意。

然而没过多久,此事就被人告发了。

刘聪立即将崔玮等人斩首,同时命刘粲派兵封锁东宫,将刘乂软禁,不准任何人出入。

看起来,刘粲的接班人地位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但刘聪不知怎么回事,接下来仿佛忘了这件事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什么行动。

刘粲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

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

此人正是靳准,当朝国丈,准确地说是首席国丈——虽然刘聪有好几个皇后,但靳准的女儿是其中最得宠的。

靳准这个人八面玲珑,善于见风使舵,早就把宝压在了刘粲身上,对刘粲百般逢迎,被刘粲视为心腹,与王沈等宦官关系也相当不错。

他对刘粲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刘乂喜欢交往宾客,咱们不如先撤掉对刘乂的监视,让外人自由出入。然后咱们再从那些和刘粲来往的人那里入手,将其严刑拷问,弄出一份刘乂谋反的供词。皇帝岂有不信之理?

刘粲依计而行。

此后,刘乂算是获得了有限的自由,虽然还是不能出门,但可以找人聊聊天,吹吹牛,打打牌,喝喝酒,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

公元316年9月,刘聪在宫中宴请群臣,突然想起了弟弟刘乂,便派人将他召来。

刘乂年纪轻轻,却已是须发皆白,满脸憔悴,看上去十分可怜,因此刘聪忍不住也动了恻隐之心,不由得潸然泪下。

兄弟俩先是抱头痛哭,后来又把酒言欢,重归于好。

这当然是刘粲不愿意看到的。

他决心尽早除掉刘乂,以绝后患。

经过和靳准等人的一番密谋,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

刘粲让人对刘乂说:刚收到皇帝密诏,说京师将有变乱发生,要我们都穿上甲胄,以防万一。

刘乂哪敢不听,马上让东宫将士全都穿上了战袍。

随后刘粲让靳准、王沈等人向刘聪告发刘乂图谋不轨,说他们都已武装好了。

刘聪大惊,立即派人去暗访,发现果然如此。

证据确凿,由不得刘聪不信。

他命令刘粲马上率军包围东宫。

刘粲让靳准把和刘乂有过来往的宾客全都抓捕了起来,之后对他们施以种种酷刑。

很快就有人受不了了,违心承认与刘乂合谋造反。

这样一来,刘乂的皇太弟之位当然就保不住了。

他被废为北部王,不久又被刘粲派人杀害。

刘粲则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太子,同时兼任相国、大单于,继续执掌朝政。

又过了一年多后,纵欲过度的刘聪终于一病不起——一头牛耕千亩地,不累死才怪。

他自知不久于人世,考虑到长安的刘曜(他在西晋灭亡后一直驻守在关中)、襄国的石勒两位实力派人物在外手握重兵,可能会威胁到儿子刘粲的统治,便撑着病体下诏(当然也可能是刘粲或靳准矫诏),让刘曜、石勒两人入朝辅政。

刘曜、石勒都是久经考验的老狐狸,当然都不愿离开自己的根据地,都坚决推辞。

无奈,刘聪只得承认现状,加封刘曜为丞相、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幽冀二州牧。

公元318年7月19日,刘聪在平阳去世,死后被追谥为昭武皇帝。

太子刘粲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帝位。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比起父亲,刘粲的荒淫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聪留下的那几个年轻的皇太后,他照单全收,天天与她们在宫内乱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摧女人花。

对于朝政,他根本就没有精力过问,便全权委托给了他最信任的靳准。

靳准是个典型的野心家,为了权力,他不择手段,不惜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在他看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女儿得不了天下。

他因自己的女儿做了刘聪的皇后而发迹,现在又因女儿继续得到刘粲的宠幸而更受重用。

刘粲即位后,靳准先是被封为司空,不久又被加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他利用女儿给刘粲吹枕边风,挑唆头脑简单的刘粲杀掉了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等一帮宗室重臣,从此一手遮天,彻底把持了汉国的军政大权。

不过,靳准想得到的显然远不止这些。

公元318年8月,他突然发动政变,率军闯入皇宫,杀掉了皇帝刘粲。

一场针对皇族的大屠杀随即展开,平阳的刘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就连刚入土的刘聪也未能幸免,他的尸体被从地下挖出,斩为两段。

之后,靳准自立为汉天王,设置百官。 VgfKTvXvYE4j50qC1WtvosPIHYrjTWEVtgZf5Xhjvaf01kQiEhHYVeNzqr5D1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