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晋之殇

尽管逃出去的人已经上了西天,城内的人却依然还想出逃。

司马炽也不想留在洛阳坐以待毙,可他毕竟是皇帝,不是想走就走的,至少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还好这时苟晞雪中送炭,上表请求迁都仓垣(今河南开封东北)。

真是久旱逢甘霖,长夜见光明,司马炽当即表示同意。

然而,由于朝中的那帮公卿大臣们舍不得放弃多年来搜刮的财物,又是整理又是打包耽误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出发的时候,又发现居然连皇帝乘坐的车子都找不到了,无奈司马炽只好徒步出行,想走到黄河边再坐船东下。

但刚走出宫门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强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亘古未闻的——光天化日之下,洛阳闹市之中,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一伙不知名的毛贼抢掠得抱头鼠窜,狼狈逃回了宫中!

从此,他再也不敢出门,惶惶不可终日,像已经被判死刑的犯人一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好在,善解人意的命运并没有让他等太长的时间。

公元311年5月,刘聪命大将呼延晏率军南下,攻打洛阳。

汉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

始安王刘曜、征东大将军王弥、安东大将军石勒等汉军大将也奉命各率所部前来会合。

心无斗志、腹无食物的洛阳守军现在的战斗力相当于十的负一百次方——约等于零。

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洛阳就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司马炽想逃往长安,在路途中被抓获。

汉军在洛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皇宫陵庙都被洗劫一空,上至太子司马铨、下至平民百姓的3万余人都死于乱军之中。

几天后,汉军撤出了洛阳,临行前刘曜下令放火,把洛阳宫室全部焚毁。

王弥连忙劝阻: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险之固,宫室又都是现成的,咱们应该劝主上把都城从平阳迁到这里。怎么可以烧掉呢?

不过,由于之前王弥没等刘曜就抢先入城,刘曜对王弥早就有了一肚子意见,当然没听他的。

古都洛阳就此被焚烧殆尽,成了一片废墟。

此后王弥率军东出,屯兵于项关,石勒南下驻于许昌,刘曜则带着俘虏们凯旋而归。

捷报传来,刘聪极为兴奋,又是大赦又是改元,同时封司马炽为会稽公。

他得意扬扬地问司马炽:你们家为什么要这样自相残杀?

司马炽的人生格言是:尊严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因此一心只想苟活的他毫无廉耻地回答说:因为大汉将应天受命,我们之所以要自相杀戮就是为了替陛下您扫清道路,这是天意,非人力所及!

刘聪听了非常受用。

然而,饶是司马炽如此低声下气,如此卑躬屈膝,如此以犯贱为己任,如此视受虐为享受,最终的结局却依然悲惨——既丢了脸,也丢了命。

有一次,刘聪大宴群臣,让司马炽穿着仆人的衣服给大臣们挨个倒酒。

几个西晋旧臣见前皇帝受到这样的侮辱,忍不住悲从心来,失声痛哭。

刘聪觉得很不舒服,真是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扫兴!

他不由得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我不想以后再看到这样的场面!

于是,司马炽不久就被害了。

不过,尽管已经攻占了西晋都城洛阳,但对于刘聪来说,他的大业还远没成功。

西晋的残余势力依然遍布各地——晋阳有刘琨、幽州有王浚、青州有苟晞、关中有南阳王司马模、江东有琅琊王司马睿……

刘聪首先把矛头对准了近在咫尺的司马模。

司马模是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越执掌西晋大权后,他就被寄予厚望,出任征西大将军、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镇守关中。

可惜司马模的水平实在是太差,让他来当此重任,就仿佛让修自行车的小工去修航天飞机一样——完全是用非其人!

这家伙最擅长的是无事生非,小事化大,大事化到不可收拾。

当时关中饥荒,疾疫流行,盗贼四起,司马模不但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反而还因用人不当而导致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裴苞、安定(今甘肃泾川)太守贾疋(yǎ)等人的叛乱,搞得关陇一带乱成一团,民不聊生。

听说洛阳失守的消息,司马模也感受到了危机,慌忙派部将赵染守卫蒲坂(今山西永济),以防备汉军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

蒲坂位于黄河东岸,扼黄河著名渡口——蒲津渡,当秦晋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没想到赵染对司马模早就十分不满,一到蒲坂就献城投降了汉国。

刘聪大喜,立即以赵染为前锋,其子河内王刘粲和堂弟始安王刘曜为主帅,统兵西征,攻打长安。

在士卒们看来,司马模这样的饭桶获胜的可能性比中国男足拿世界杯的可能性还小,因此还没怎么打仗,其部下就已经叛逃一空。

司马模成了孤家寡人,无奈只得向汉军投降。

之后,刘聪封刘曜为雍州牧,率部镇守长安。

不过,没过多久,刘曜就发现自己面临的形势非常凶险。

他发现,自己拥有的,只是一座孤城而已。

他发现,关中不只有司马模这样的酒囊饭袋,也有很多的英雄好汉!

他发现,关中人只是不忠于司马模,并非不忠于晋朝!

原西晋安定太守贾疋、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索綝、始平(今陕西兴平)太守麴允、扶风(今陕西泾阳)太守梁综等人全都不服匈奴人的统治,先后起兵反抗。

他们共推贾疋为主帅,兵马达10余万,气势如虹,很快就逼近长安。

刘曜亲自率军征讨,却被打得大败,自己还为流矢所伤。

而此时从洛阳逃出的秦王司马邺(司马炎第二十三子吴王司马晏之子)也辗转到了关中,于是贾疋等人迎立司马邺为主,声势更盛。

刘曜困守长安,连战连败,后来实在撑不住了,被迫放弃了长安,驱赶着长安居民8万余人,逃回了汉国都城平阳。

晋军就这样顺利收复了长安。

公元313年4月,14岁的司马邺在长安登基称帝,是为晋愍帝——也是西晋的最后一位皇帝。

朝政则掌握在麴允、索綝两人手里(此前贾疋已经战死)。

对此刘聪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不久前刚在关中失利的刘曜又率军卷土重来,企图夺回关中。

晋军在麴允等人的带领下,苦苦抵抗,总算是把汉军赶了回去。

第二年,刘曜又再一次发动攻击,再一次被拼死一搏的晋军击退。

但此时的关中经过多年的饥荒和战乱,早已残破不堪。都城长安的居民甚至不满100户(其余都被刘曜带走了),车只有4辆,杂草丛生,荒凉无比,其他地区的情况当然也好不到哪去。

这样一个穷得几乎揭不开锅的草台班子,还能经得起匈奴汉国的下一次冲击吗?

公元315年9月,刘曜又一次率军从蒲坂渡过黄河,这次他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没有直捣长安,而是改用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他先是攻取了冯翊(今陕西大荔),接着又挥师北上拿下了上郡(今陕西韩城)。

直到316年7月,他才率部西进包围了北地郡(今陕西铜川)。

北地郡是长安的北方门户,距离长安仅百余里。

西晋大都督麴允连忙率步骑3万前来救援。

刘曜心生一计,他命人在城外四处燃起篝火,同时派间谍大肆宣扬北地郡已经被汉军攻陷。

看见北地郡方向浓烟滚滚,麴允以为汉军正在放火焚城,对北地失守一事顿时深信不疑,一时间大惊失色,慌忙退兵。

刘曜乘机率军追击,大败麴允军。

孤立无援的北地郡也在不久陷落。

之后,刘曜乘胜攻打长安,很快就攻下了外城。

麴允、索綝等人护卫着皇帝司马邺退守内城。

到公元316年11月,城内粮草断绝,无法支撑,司马邺被迫出城投降。

至此,西晋正式灭亡,共历四帝,51年。 VkwHc+OUpYtUkKLQzT+ooOpHcfZ9s/wpqBHyJ88WZdFlwSr/YLlJqiNaAuNlmO7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