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不但曾打过败仗,还上过别人的当。井冈山曾有两个“山大王”,一个是袁文才,一个是王佐,红军上山后,他们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对红军有过很多帮助。
袁、王在井冈山有地方武装和群众基础,那时是革命低潮时期,可以说不靠这两个人,红军根本没有办法在井冈山坚持和生存下去。毛泽东很清楚这一点,他在井冈山上时非常重视做袁、王的工作,千方百计想把两人真正吸收到队伍中来。
彭德怀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后,湘粤赣三省敌人“会剿”井冈山。经过商议,便决定由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打出去,向赣南进军,彭德怀率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有一天,赣西南特委的人来找彭德怀,反映袁、王的问题,说他们是土匪头子,旧习未改,靠不住,要“反水”(也就是叛变),必须予以解决。
彭德怀吃了一惊,忙问:“问题有这么严重吗?”特委的人说怎么没有,如不及时解决,边界特委和整个井冈山根据地都会面临危险,而且他们还强调特委对此做了决定。
听了他们的话,彭德怀未做进一步的了解,就同意了特委的意见,派红五军第四纵队协助特委展开行动。解决袁、王时,袁、王扛的仍旧是红旗,部队戴的是红袖套,根本没有防备主力红军会打他们。为了进行区别,参与行动的红五军和赣西南武装就戴白袖套,结果,袁文才被当场打死在自己房子里,王佐逃跑时跌入河中淹死了。
毛泽东知道后对这次行动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袁、王杀掉。事后查明,袁、王不听指挥,有时闹点独立性是有的,但绝对没有“反水”。赣西南特委的人是因为与袁、王有矛盾,在自身武装力量不够的情况下,便单方面给彭德怀提供假信息,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了袁、王。
在袁、王活着的时候,红军在井冈山的山上山下都可以搞根据地,就是山上一时守不住,过段日子还是可以再回来。等到袁、王被杀,他们的余部真的叛变了,井冈山就彻底由红区变成了白区,红军也永远失去了这块红色革命的风水宝地。
在杀袁、王这件事上,彭德怀虽然并未主谋,但他没有把情况搞清楚,对此是有责任的。彭德怀本人也追悔莫及,承认犯了偏听偏信的错误。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真正懂得这个至理名言,有时竟然要付出血的代价!为什么处理袁、王事件时,没能多了解一下情况,多听听其他方面的意见呢?彭德怀经过认真反思,认为跟自己的性格弱点有关,太容易急躁。
为了治疗急躁病,防止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彭德怀给自己开了一个很独特的“方子”。按照这个“方子”,彭德怀以后但凡遇到重要的问题,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在写出处理意见后,就不立即拿出来,而是先放到抽屉里,搁它一个晚上。第二天等到头脑特别清醒的时候,再把处理意见拿出来看几遍,审慎地思考一番,觉得确实比较妥当了,才把意见拿出去。
试了几年后,效果不错,就一直常用不辍。彭德怀属于勇战派的将领,作战风格大刀阔斧,他在早期指挥作战时确有一些躁进冒失的地方,但越到后来越趋精细。若为彭德怀的名将成长之路理出一条线来,也许还真得给“方子”记上一功。
彭德怀,时任红三军团军团长
其实这个“方子”并非彭德怀的发明,他是从毛泽东那里学来的,彭德怀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及时补救,而且找到方法后便持之不懈地坚持下来。
一方面是越来越冷静沉着,另一方面,勇猛果敢始终是彭德怀身上的不变标签,很多别人望而生畏的苦仗恶仗硬仗,他都能够毫不犹豫地一肩挑起。
陕北有一个吴起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属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有一天,镇上老百姓赶着羊往山上走,突然看到从山上下来很多军队,一队接一队,整整走了一天都还没有走完。
这些军人个个头戴红五角星帽,上边插有木条和黄蒿,身穿灰色烂衣服,脚穿破麻鞋,小腿扎有绑带。起初老百姓不知道是什么军队,说话也听不懂,后来军队宿营,在墙上、石崖上书写标语,镇上有识字的人看了标语,才知道是中央红军。
这是长征末期,张国焘搞分裂,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后发生的事。尽管长征已临近结束,但部队仍处于艰难困苦之中,一路上都过着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就在到达吴起镇的前三天,他们仍在和围追堵截的敌人打仗,大家白天黑夜地轮流上战场。
抵达吴起镇的前一天晚上,部队在一个村子里露宿。时值深秋,天气很冷,但干部战士都穿着单衣,一个个冻得直哆嗦。不少人还因为水土不服拉肚子,部队只得在村子周围挖了许多便坑,第二天早晨离开时再全部深埋,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