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走向现代的起点:新桥

巴黎的创新始于一座桥。

今天,人们只要瞥一眼埃菲尔铁塔的形象,就会瞬间联想到巴黎。能最直接地代表这座灯火之城的,正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然而,这座铁塔直到1889年才建成。在17世纪,一座桥梁扮演了埃菲尔铁塔今天的角色,这座桥就是新桥。亨利四世刚征服这座首都之后,打算建造新桥来笼络民心,而新桥也圆满实现了他的心愿。历史上第一次,一座城市被一项新型的都市工程(而不是主教堂或者宫殿)所定义。巴黎人,无论贫富,都很快接受了新桥。他们将这座桥视为巴黎的象征,以及巴黎最重要的景点。

艺术家们很快就开始为这座新的标志性建筑创作形象(参见彩色插图)。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着画面。艺术家作品中的都市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从不停歇的,有时候充满了躁动不安。只要看一眼这些作品,就能大致了解巴黎的发展动向。

新桥也是现代城市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因为它与以往的桥梁截然不同。新桥不是木桥,而是一座石桥;这座桥能防火,注定要历经时间的考验。事实上,这座桥是巴黎最古老的桥梁。新桥还是塞纳河上的第一座单跨桥。它的长度也不同寻常,约为160突阿斯 ,等同于1000英尺。它的宽度也不同寻常,约12突阿斯,等同于75英尺,比任何一条城市街道还宽阔。

新桥也是第一座两侧没有房屋的城市大桥。任何走上新桥的人都能看到桥两侧的景色。无论巴黎人还是游客,都能站在约75英尺宽的观景台上,慢慢爱上河边的风光。

在新桥两侧原本用来建房的位置,特意为行人开辟了区域。这里是垫高的,便于阻挡车辆和马车进入。今天我们称之为“人行道”。自罗马道之后,西方世界就再也没见识过这种道路,西方城市更是对其闻所未闻。此外,新桥是第一座全部铺上卵石的桥梁,而不久以后巴黎的所有街道也将如此。也不难理解,历史上首次,行人会觉得自己仿佛是这条河的主宰。

事实证明,这座桥对整个巴黎的交通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新桥出现之前,对那些不够富有的人来说,好不容易从左岸到达卢浮宫,便已经算行程圆满了。没钱坐渡船过河的,必须穿过两座桥,前后还得走一段长长的路。新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让右岸彻底融入巴黎的版图:1600年,右岸的唯一景点是卢浮宫,但到了该世纪末,右岸展示着重要的居住建筑和都市工程,从皇家广场到香榭丽舍大街。此外,17世纪任何一个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新桥,就是首先在新桥成为话题。甚至在新桥竣工近两个世纪后,作家路易·塞巴斯蒂恩·梅西埃仍然认为新桥是“城市的心脏”。

新桥为欧洲的桥梁奠定了新标准。作为这座城市的首个现代公共工程,新桥也对巴黎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它让巴黎人见识了现代的街道生活,并且改变了他们与塞纳河的关系。新桥不仅仅是一座桥,也是巴黎成为现代巴黎的起点,更是城市的发展潜力得以展示的地点。

这座横跨塞纳河的新桥梁始建于亨利三世时期。亨利三世是亨利四世的前任,也是瓦卢瓦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1578年5月,亨利三世为新桥奠基。早期的工程规划不同于后来的新桥,其差别主要是桥两侧有成排的商店和房屋。1587年,河面的建设刚刚开始,宗教战争便扰乱了巴黎人的生活。城市陷入混乱,桥梁工程因此搁置了十多年。

1598年4月,亨利四世签署了《南特赦令》,正式结束了宗教战争。一个月前,这位新国王便以书面形式宣布建成大桥的计划。亨利三世并没有给这项工程提供一个说法。他的继任者则鲜明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他认为,这座桥将会为巴黎人带来“便利”,尤其有利于巴黎的商业发展。他还认为,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必将经历的现代化过程。在国王看来,当时相对新颖的圣母院桥已属过时,而且“太过狭窄”,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跨河交通需求——新型马车已经在和骑马的人或行人争抢空间。(事实上,当时所有的桥梁都禁止高负载的马车。)

国王提到的圣母院桥于1510年竣工,是一座中世纪风格的桥梁,由桥边的房屋和商店的业主出资建设。而周围没有房屋的新桥则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出资建造的:国王从进入巴黎的每一桶红酒中收税。因此,城市历史学家亨利·索韦尔(Henri Sauval)曾于17世纪60年代写道,“富人和酒鬼”为这项新工程买单。

到了1603年6月,桥梁临近竣工,至少足以让向来缺乏耐心的亨利四世决定向公众炫耀这项新工程。一些人已经开始从桥上过河,结果所有人都摔到河里去了。然而,当时有个人引用亨利四世的话解释说,“因为他们都不是国王”。亨利四世在桩上面放了木板,时人形容这结构“仍然摇晃”。他以国王的步态,第一个成功跨桥,甚至成功返回到卢浮宫吃晚餐。

这些桥梁规划的文件中并没有提到桥的名称。直到1578年5月,在打桩前第五天,这座桥才有了这个“新桥”的名称。即使在竣工后多年,官方文件仍然称之为“在建桥梁”或者“新的桥梁”。

事实也如此。新桥是巴黎第五座桥,也是近一百年来第一座。相较之下,在1750年威斯敏斯特桥竣工前,伦敦桥一直是伦敦泰晤士河上唯一的桥梁。伦敦桥是典型的中世纪桥梁,因为两岸的房屋和商店的缘故而显得幽暗,同时又十分狭窄(最宽的部分20尺,最窄的部分12尺)。巴黎的新桥则是明确表明,要将宗教冲突抛之脑后,踏步进入新的时代。更重要的,进入科技现代化。

新桥体现了先进的工程技术,一系列不同工程同时发挥作用使其显得更加伟大,而每一项工程都是由不同的专家完成。其中,建筑师安巴蒂斯特·德鲁埃·迪塞尔索在设计方面功劳最大,而纪尧姆·马尔尚在施工方面的贡献最大。不过,总的说来,新桥绝非一人之力。

在新桥以前,尚未有桥梁考虑过承载量的问题,而也是从1600年开始,人们才开始郑重考虑这种车辆交通问题。更早先的城市,往往只考虑相对较小体型和重量的载货二轮马车和四轮马车。到了16世纪最后几十年,私家马车开始出现在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然而,亨利四世有着先见之明。他在位期间,所有关于新桥的文件,都将车辆问题考虑在内。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辆需求,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大顽疾,而亨利四世因此成为第一位着手治理这种顽疾的君王。

图1 格奥尔格·布劳恩(Georg Braun)在1572年出版的巴黎地图上指出了西岱岛一角即将建造新桥的地点

对这个位于巴黎最大岛屿的西岱岛一角的位置,当时的材料也指出了工程所面临的调整。首先,在西角有两座小岛(主教岛和犹太岛),可以从施工前的地图上看到,这两座小岛的占地不容忽视。关于桥梁设计的官方文件曾解释说,“这座小岛”和大岛的“一角”将“铲平”,大岛的一边也会“削平,重新定型,以便河水自由流过”。

不过,在1606年夏天,当所有工程全部竣工时,国王在仅仅数月就想到了更宏大的计划。早期的地图显示,桥两岸的开发十分简陋。亨利四世认识到,只有将这座桥充分融入城市版图,才可以有效地服务巴黎城。因此,他先是规划了一条宽阔的大道,也就是多菲娜大街,直通桥梁和附近的左岸居住区。从18世纪初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多菲娜大街正是宽阔而笔直的巴黎街道的始祖,后来成为城建的标杆。亨利四世接下来又规划了一座城市广场,也就是多菲娜广场,这个广场有着特别的三角形状,带给西岱岛一角一种现代的气息。不出十年,亨利四世的构想早已远远超越拥堵的桥梁。到了晚年,亨利四世已经是第一位用长远构想去规划城市的法国君王。

这幅18世纪的地图也体现了这项工程的另一个技术元素:桥的左端是萨玛莉丹(典出《圣经》故事中的撒玛利亚妇女),这是一座巨大的泵房,从塞纳河抽水到卢浮宫附近的蓄水池,为卢浮宫和毗邻的杜乐丽花园供水。萨玛莉丹的巨大时钟(每一座朝向一个方向)显示着月份、日期以及小时。在怀表流行前的几十年,这些时钟是巴黎人知晓时间的主要方式。天黑以后,巴黎人则是听着萨玛莉丹的钟声知晓时间,因为钟声每隔十五分钟敲响一次(这座建筑于1813年拆毁)。

地图还显示了新桥工程的另一项革新,即位于桥中央的亨利四世雕像,也是巴黎历史上第一座公共雕像。这位国王委任意大利工匠制造这座铜质的骑马雕像的时候,一定将其看作一样献礼,纪念自己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生。然而,到了1614年,这座皇家雕像落成的时候,离亨利四世去世已有四年,而波旁王朝又一次陷入危机。其主要原因是亨利四世的儿子,即年轻的路易十三,公然和摄政的皇后母亲产生矛盾。

图2 1734年的布勒泰和杜尔哥地图显示了一个世纪城市规划的结果:在17世纪以前巴黎从未想象过的桥梁和街道

这座雄伟的雕像也许能够告诉巴黎人,多亏了亨利四世的伟大构想,巴黎在17世纪的头十年飞速进入新时代。巴黎人很快把这处新的景观变成约见的地点。他们发明了一系列表达法,比如“在国王铜像下会面吧”,或者“我在铜马下面等你”。今天的人之所以了解这些故事,了解这座铜像如何唤起当时市民的自豪感,是因为国王的铜像当时已经广泛出现在各类印刷品中。早在1614年,一些轻便、平价的书本便开始用这尊铜像吸引读者。这些书宣称,巴黎也像很多古迹遍地的城市一样拥有一尊骑马铜像,也正取代那些城市成为“天底下最著名的城市”。

巴黎人对这座桥的热情也能解释,为什么新桥是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无论何种经济地位的巴黎人都能走出家门,来到新桥上,开始享受被宗教战争中断数十载的平静。新桥也是巴黎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娱乐空间。因为不收费,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出。任何人都能看到,王公贵族们突破正统的束缚,在桥上纵情欢乐。到了1610年2月,16岁的旺多姆公爵(亨利四世私生子)也在桥上,和人“玩雪球大战”。

对位于社会阶层的另一端的人来说,新桥桥基下面的公共沐浴开始流行,即便贫困的巴黎人,也可借此躲避夏日的炎热。在新桥竣工后不久,晒日光浴和沐浴的人都在桥下聚集,任何人走在新桥上都可看到。随后,沐浴船开始在此地停泊,隔开男性和女性,这项活动变得越来越有组织性。

弗朗索瓦·科勒泰的期刊《日报》也记载了1676年热浪发生时,这类船只发挥的作用。1716年的夏日漫长而炎热,许多裸身男性闯入女性更衣室,之后便有裸身的日光浴者“出没在新桥的河岸,一丝不挂地躺着或者走动”,以至于当局不得不出动警察进行制止。当时,还有禁令,“严禁男性裸身逗留在新桥附近的沙滩”。然而,那时候很多男性已经把桥附近的河岸当作裸体沙滩,并且持续了数十年,正如下一页的17世纪中期绘画(图3)所显示。

由于贵族和贫民都从新桥穿过,巴黎因此获得了其他欧洲首都在几十年之后才出现的体验,那就是陌生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尤其是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接触。

许许多多17世纪描绘新桥的油画都表达了这种反常的、不同社会阶层间的融合。比如,下一页17世纪60年代的作品(图4)中,两位贵族正悠闲地在桥上散步,身边是布尔乔亚(贵族身后的妇女以及马上的男子),而街上还有平民小贩。(俯身的男子正在卖苹果,而身旁女子的篮里面则装着栗子。当时栗子是新桥小贩特有的,闻名欧洲。)在这些散步的贵族后面是挤在一起的平民百姓,在雕像下面藏身的是乞丐。此外,贵族也和普通市民一样徒步过桥。新桥是社会平衡器,桥上人皆平等。

图3 17世纪,新桥下面通常是男人裸身享受日光浴和游泳的场所

图4 在新桥上走动的既有贵族,也有平民百姓。本图的贵妇人专门有一位听差为她提着裙裾,方便她走动

图5 新桥是个平等的社交场所。男人、女人,各个阶层的人(甚至是那些聚集在亨利四世雕像周围的贫民)每天都会在这里密切接触

这一切,当时的评论家都看在眼里。他们知道,这种由不同阶层组成的人群既是一种景观,也是民众自豪感的来源。1652年,巴黎作家克劳德·路易·贝尔托(Claude Louis Berthod)告诉他外省的朋友,他并不想没完没了地逐一介绍巴黎的景点,而是想要带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巴黎,“一个不是充满奇观,而是充满混乱和躁动的地方”。他从描述新桥开始,以及这座桥作为社会平衡器的作用。布里斯在1684年的城市旅游指南中曾写道,游客一直惊讶于桥上的“匆忙和拥挤”,并且“能看到不同阶层和打扮的人”。他认为,“这让人们看到巴黎的伟大和美妙”。

其中一大特色,桥上的步行道,便是游客认为巴黎“美妙”的原因。新桥上的步行道是现代社会上最早出现的步行道,也是最早启发欧洲人分离人流和车流的发明。许多游客指南的作者认识到,许多游客平生还没有这种体验,便告诉这些读者,这些步行道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比如克劳德·德瓦雷纳就在他1639年的作品中如此说明。1719年,在巴黎的介绍中,内梅兹就把步行道称为“新的便利设施”、外国游客眼中的新鲜事物。(到了1781年,在参考了伦敦1762年的《威斯敏斯特铺路法案》后,奥岱翁街才增设步行道,为巴黎街道上最早的步行道。)

之后几十年里,如何称呼这种便利设施,人们尚无一致意见。最早的术语是banquette,原先是用于形容要塞上用于射击的防御性壁架。但一些人建议用levées,也就是堤坝,还有一些人建议用allées(走道)。今天所使用的trottoir(人行便道),其实一直到1704年才出现。

此外,如何命名走在这些banquettes上的人,也成了一大问题。官方文件上显示,这些步行的人被称为gens de pied,字面意义就是“步行者”,也是一个形容步兵的军事术语。到了17世纪90年代,法语词典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piéton,意为行人。早期的piéton也含有对路面铺设糟糕或者马车疾行的抱怨之意。从走道产生之日起,城市的行人便开始在这个过度拥挤的场所争抢空间。

事实上,新桥刚建好,巴黎城内的各类马车便迅猛增加。新桥的中心位置和规模也使得许多交通工具选择从此处穿过。很快,这里成了交通堵塞这种现代城市顽疾的一大代表性地点。

有一幅创作于1700年左右的绘画,是对交通堵塞最早的描绘,这幅作品有两个标题:《新桥》,以及《巴黎的困惑》。在17世纪尤其是该世纪末,embarras这个在当时主要形容“尴尬”或者“困惑”的词语也获得了新的含义:“街道上各类车和人互相堵住各方前进道路的情形。”一种新的都市“困惑”由此产生。

17世纪游览巴黎的外国游客总能发现这里特有的“喧闹”和“永不停歇的骚动”。其中,那些自认为“周游欧洲各国”的人则声称,巴黎在这方面无可匹敌。(其中一位环球旅行者则说,巴黎的对手是北京——当时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他们反复强调,马车数量在巴黎不断增长,导致街道拥堵。马车不但制造了巨大的噪音,让人们无法判断车辆是否靠近,也使人们“时时刻刻活在恐惧中”,生怕被飞速驶过的马车“碾压”。一个擅长过街的人如此形容:“在巴黎,你必须长八只眼睛。”而游客们指出,新桥则是巴黎最热闹的地方,“不舍昼夜,永无停歇”。

这些游客并非无中生有。在17世纪下半叶,马车逐渐普及。巴黎的第一辆马车出现在1550年左右。(历史学家索韦尔称,这辆车并不是国王的,也不是王公贵族的,而是来自一位富有的药剂师之妻。)很长一段时间里,马车为极少数人专有。在新桥竣工那阵,巴黎整座城市的马车不超过十辆,就连国王本人也只有一辆。然而,在1700年,布里斯新出版的旅行指南指出,马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两万辆。巴黎在17世纪下半叶新增了许多街道;而一些旧有的道路则得到拓宽和延长;城市的总路面面积增加了。然而,这一切努力并没有抵消车辆交通的剧增效应。

图6 新桥是第一座为行人留出空间的桥,桥上的步行道不间断,并且高出路面,防止马车进入

巴黎建造城市的第一条主干道,其目的明显是为了预防交通问题,结果反造成过度拥挤,这当然自相矛盾。但是,细看一下对这座桥的描述,便可知道其中原因。这些升高的路面到了桥中间部分遇上雕像便中断。为了穿过大桥,行人不得不向下走几步,通过桥中间,然后步行往上走(这些抬升的路面于1775年拆除)。中间部分75英尺宽,并且视野十分开阔,这种公共空间很少为人所知。似乎不只是行人,而是所有人,都想要享受这里的风光,与此同时也造成这种彻底的无序状态。

这座桥起初的设计是多车道的,足以并列通过四辆马车。然而,四轮马车却不得不和轿子、二轮马车、马匹等抢占车道;在当时,为各类车辆分配空间的规则尚未出现。在下一页图片的前景部分出现了交通堵塞,能看到一个抬水的人肩上的水桶占了很大空间。一位牧民带着他的狗和羊群经过;一些羊因为靠近轿子,打乱队形,撞上了提水回家的工薪家庭主妇。一个男人想要帮助在混乱中摔倒的妇女。这一切,以及脚下的小鸡,还有周围冲撞的绵羊,都被一对贵族夫妇看在眼里。

图7 由于新桥上聚集了如此多的人,这里的拥堵可谓臭名昭著。艺术家尼古拉·盖拉尔(Nicolas Guérard)是最早描绘这幅场景的人

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座桥会成为众多不同的行为争夺空间的场所。

首先,新桥最早体现了巴黎这座大城市对新闻不断增加的胃口,以及科技迅速发展如何满足这种胃口。流言蜚语在人群中迅速传开,由此有了这个说法,“像新桥一般无人不知”。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消息被越来越有组织地传播。

1611年,法国最早的报纸,让·里歇尔创办的《法国信使》发行,当时的新桥早已对公众开放。这份报纸一口气回顾一整年发生的新闻,并且报道的年份往往已过去多年。比如,最早的一期讨论的便是1604年的新闻。最后,应政府审查的要求,这份报纸转而以外国新闻为主题;法国第二份报纸,泰奥夫拉斯特·勒诺多创办的《法国公报》也是如此。该报于1631年发行。有了新桥,巴黎人便可了解巴黎发生的大事小事。

新闻里出现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总是能张贴在桥上。人们可以从桥上或者附近的商店里买到这些报纸。印刷新闻也使用了同样的技术。巴黎里里外外,都显眼地贴着不同大小的海报和招牌,但是在新桥,这些则是更加明显。当时的一些文献提到,有些人为不识字的人大声地朗读张贴的新闻。(由于缺乏必要的文献,当时的识字率较难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巴黎的识字率远高于法国乡下。诸如贴在新桥上的新闻能够证明,城市居民的识字率不断上升,而新开发的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很好地利用这个条件,进一步促进了识字率上升。)

这种桥上的非正式新闻阅览室也能解释,为何政治骚乱在1648年频繁发生。这一年也是自16世纪90年代以来暴力首次降临巴黎的街道。1648年8月,在皮埃尔·布鲁塞勒这位受人爱戴的巴黎最高法院成员被捕后,内战爆发了。布鲁塞勒居住的地方靠近新桥,后来为这次冲突盖棺定论的作家雷斯枢机也住在附近。

因此,雷斯能够以亲历者的方式描述布鲁塞勒在家被捕后“十五分钟内”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因为靠近新桥,许多巴黎人很快就获悉布鲁塞勒被捕这件事;愤怒的人群很快就聚集到一起。而这时,皇家卫队也正好在桥上。卫队主动撤退了,但是愤怒的人群紧跟不舍。很快,这些人就发展到三万甚至四万。雷斯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猛烈的怒火从新桥一直燃烧到整座城市。每个人都拿起了武器”。后来,当反对派争取到布鲁塞勒的释放后,观察家发现,从“新桥的中间”爆发出“阵阵欢呼”,并且形容“整座巴黎的人”都聚集到桥这边。这些反对君主的人被称为新桥“投石党”。

从那之后,新桥也被认为是骚乱的摇篮。层出不穷的法令禁止“各阶层的人聚集在新桥”,却鲜有奏效。当时的资料显示,在新桥张贴信息,一夜之间就能招来大批人群。此外,内战中政治歌曲如此广泛传播,以至于内战结束的时候,诞生了一种音乐产业,并产生了“新桥歌手”,唱着“新桥歌曲”,“新桥政治歌曲”,“新桥年代纪”,或者,简而言之“新桥”。巴黎17世纪最多产的信件作家赛维涅侯爵夫人(Marquise de Sévigné),评价这些歌曲时说,“是新桥创作了这些歌”。热爱新桥的让—巴蒂斯特·迪皮伊—邓波茨(1750年,他曾宣布要写六卷本的新桥历史)说,法国历史上每每发生伟大的事件,总会有一首歌曲在这里创作和表演,以示纪念。

这些歌曲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在17世纪30年代专业剧场诞生之前,新桥一直是巴黎戏剧的中心。正如这幅17世纪60年代的绘画所示,演员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表演。各行各业的人聚集在周围,甚至凑到舞台底下。一些观众只是路过而已。但是,有一群贵族显然是专程过来看表演的,他们的马车停在附近,一位女士倚着门。他们占据前排的位置。

从当时的很多描述可以看到,桥上的许多表演十分类似今天的情景剧。一些表演家因此成名,他们的作品广泛流传,一些做成廉价的册子,供大众消遣,另外一些做成昂贵的作品集,卖给较为富有的读者。

有位亨利·勒格朗,艺名“丑角”,说自己对着听众“激烈地演说”。他口中吐出长串而不间断的长句,经常带着粗鄙的字眼,节奏准确,停顿恰到好处。“丑角”创造了真正的平民文化,一些愤怒,一些轻快。在最尖锐的政治评论中,勒格朗直呼国王的名讳。在一次漫不经心却充满先见的激烈演说中,他警告道,沉重的税务负担迫使法国农民离开乡村,前来追求“巴黎的黄金天堂”。然而,到了巴黎,他们没有找到正当的工作,没有像在农村里那样“酿酒”,而是成为“乞丐和小偷”。他预见性的警告在开明派哲学家和经济学家那里找到共鸣,一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图8中的演员也许能让人想到最著名的几位街头表演家,那就是塔巴兰和蒙多(分别是安托万和菲利普·吉拉尔兄弟的艺名)组合。在塔巴兰还是蒙多的男仆的时候,他们开始了初次合作。那时蒙多还是一名庸医,也就是众人所知的“江湖郎中”或者“手术医师”(他们自称外科医师),在新桥上贩卖号称有强大功效的药剂和药膏。(一位外国游客说:“它们会让你掉落的牙齿重新长出来;它们包治各种疑难杂症;它们会让人皮肤美白,皱纹消除。”)这两人用杂耍的方式卖所谓的“万能药”,当观众到一定人数了,他们开始穿成医生和丑角的模样,开始一边卖着狗皮膏药,一边说笑。

图8 巴黎人来到新桥欣赏桥上临时舞台的表演。图中的贵族把马车变成了包厢

此外,还有一位感染力强、禀赋异常的人常常跃然纸上,那就是菲利波;这种情况在阅读几世纪以前的手稿或者即兴作品时鲜有发生。这位菲利波是一位盲人歌手兼诗人,来自萨瓦省,自称“新桥的俄耳甫斯 ”。他的叠句有着科尔·波特的歌词的轻快和文字游戏。还有些表演家,例如大汉纪尧姆或胖子威廉(罗伯特·介朗的艺名),还有戈尔捷·迦基尔(于格·介朗·德弗雷歇尔斯),当今饶舌说唱里那种横冲直撞的粗话,其始祖就是这些人的表演。

露天表演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尽管另外一种城市活动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能将人群吸引到桥上的购物活动。新桥一竣工,街头市场就出现了。在市场里可以找到饰品、衣服配件,以及城市里最吸引人的花店。卖家被称为“新桥的卖花女”。每一位小贩的摆设都从简:一张台子,一个箱子,地面的器具上面支着帐篷。大多数摊位都是流动摊,位于桥中间或者步行道。最先摆摊的是卖书人;桥上很快就聚集了五十多家书店。1619年,附近河岸出现了更多书店。今天塞纳河边的书摊的始祖,就是当时在晚上收起来、绑在桥栏杆上的小摊。由于书本琳琅满目,当时有人指出,这座桥带给巴黎人世上最大的图书馆。

那些在人群中受到推挤,容易被卖艺人或者羊群分散注意力的富裕顾客,往往最容易遭到偷窃。在茫茫人海中,钱或者贵重的小物件常常会遭到扒窃。不过,这些最常见的盗窃却很少登上17世纪的报纸。反而,另一种盗窃行为让新桥臭名远播。这种盗窃就是衣服盗窃,尤其是斗篷盗窃。

无论是在杂志、旅行指南、回忆录还是小说里,人们都能清楚地看到新桥和斗篷盗窃之间的联系。这些故事清楚地说明,如果你穿着相当精致的大衣来到新桥,很可能还没走到桥另一头,衣服就不见了。

只有在亮丽的服装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的时期,衣服盗窃才足以成为一种犯罪,17世纪的巴黎就是这样一个时期。1672年4月,赛维涅夫人的女婿向她要来一件“非常气派的紧身外衣”(类似今天的西服外套)。须知晓,这个女婿是一位伯爵,也是法国一个大省的省长,而赛维涅本人虽然不算挥霍无度,但毕竟是当时的一位大贵族,并且也像巴黎富人那般爱赶时髦。然而,对女婿的请求,她反应有些激动:他在想什么?难道不知道这有多贵(“700到800里弗”)吗?难道他之前的“气派十足的衣服”怎么了吗?她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你只能拥有一件这样的衣服,而且要用得“破到无法再穿为止”。

尽管如此,巴黎人一有昂贵的新装,总会忍不住炫耀一番。他们会前往能让最多人见到的场合散步,而最佳的地点正是“新桥这座大舞台”。从各种说法看来,女性这样做的危险小于男性。女性被抢劫的时候,只有少数会上新闻,被小偷抢走的一般是用来遮住领口的“手帕”或者围巾。当然,这些也十分贵重,好比今天的爱马仕围巾。不过,相对于小偷们觊觎的男士斗篷,这些可谓价廉了。当时的一本字典如此形容贵族的斗篷:“他们出门,在城市里晃荡时,斗篷披在他们肩膀上。”从17世纪末期的图画可以看出,一件斗篷要用掉好几尺长的高价布料。上面还有精致的穗带,甩动斗篷时能看到反光,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如果说,提出买一件新的紧身外衣,都令赛维涅夫人大为惊讶;那提出再买一件斗篷,反应想必更加激烈。

把披在肩上的斗篷扯掉可谓轻而易举,因此,这些盗窃服装的人也有这样一个外号:tire-laines和tire-manteaux,字面意思就是“扯羊毛的人”或者“扯斗篷的人”。新桥投入使用后,巴黎人发现,需要用一个新的词汇描述这种日益猖獗的犯罪,引起公众关注。

17世纪初,一个叫“偷斗篷贼”(filou)的词语诞生,其意思很明白:“晚上偷斗篷的人”。如今,这个词则是用来形容品行不端的人。新桥是偷斗篷贼的活动场所,“新桥偷斗篷贼”这个词组开始广泛使用;偷斗篷贼被称为“新桥的警报器”(如果发现斗篷不见了,那你距离新桥也不远了),也被称作“新桥的地主”,因为那里他们说了算;还被称作“铜马像下的侍臣”,因为他们会埋伏在亨利四世铜像四周,伺机出手。

图9 亨利·博纳尔作品里的一位17世纪贵族骄傲地展示自己的斗篷。当贵族们在桥上沉迷于声音和美景时,小偷们伺机从他们肩膀上抽走这种昂贵的斗篷

在1614年1月,巴黎高等法院便承认巴黎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建议商人在店里保留武器,以便帮助警察们逮住这些“晚上偷斗篷的人”。

外国人很快就开始互相提醒,谨防小偷。英国的作家兼牧师彼得·黑林曾讲述自己在1625年遇到“偷斗篷贼或者街痞”。另一位英国游客说,自己晚上走过新桥的时候,被偷斗篷贼“抽走了一件新的长毛绒斗篷”。到了17世纪末,巴黎的常住居民内梅兹为其旅行指南的第一卷最后一章取名“偷斗篷贼介绍”。他提醒那些从小城市去巴黎的游客,偷斗篷贼是巴黎特有的问题,因为巴黎是“最大的城市,自成一个世界”,偷斗篷贼作案后可以迅速匿迹于茫茫人海。游客要保护衣服,首先要避开一个地方,那就是天黑后的新桥。

文学界开始取材这种新的城市犯罪故事。1646年,克劳德·德埃图瓦勒的《扒手的把戏》上演,成为当时一绝,到了该世纪80年代仍然被不断改编、上演。这部剧的背景是亨利四世铜像附近的一座桥(还能是哪座桥?)。剧中有一伙专偷斗篷的人,有“疤面人”(亨利四世也被人称为“疤面人”)和“独眼人”。他们夜晚作案。靠着萨玛莉丹的钟声知晓时间,以此避开定期巡视大桥的民兵。

从这类作品中,我们认识了贝隆特,也是文学作品中第一位倒卖赃物的角色(也是位诚信全无的人物,因为他会把转手卖掉的斗篷又一次偷走)。我们也知道,当时的富人到了晚上,在靠近新桥之前,多半会有意识地脱下斗篷,除非身边有保镖。而保镖保护的不是人身安全,而是斗篷。我们认识了拉贡德,一个旧衣服贩子,专卖赃物。即使出于再清楚不过的原因,这些二手衣服贩子无法在桥上开店,他们的店仍开在新桥附近,提供便利。这些赃物转手前已经过一番精心处理,因此,据说要去这些店里找回失物绝无可能。当时的报纸有篇文章曾说“一件斗篷很可能做成两件紧身外衣”。对这种偷窃的刑罚也相当严厉。有位倒卖赃物的妇女,名叫瓦朗坦,于1665年3月被公开执行死刑。然而,犯罪的利益如此巨大,这些斗篷的诱惑令人难以抵挡,倒卖赃物依然猖獗。

图10 新桥是巴黎第一座两侧没有房屋的桥梁。这座桥上可饱览塞纳河风光和城市景色。图中两位游客正欣赏美景

人们惧怕偷斗篷贼也是不难理解的。这些扒手通常穿成贵族的模样(毕竟他们也有这类行头),黑暗中趁机下手。甚至也有故事说,一些正牌的贵族也想要去新桥上偷人斗篷,过把手瘾。

有些扒手甚至光天化日之下作案。内梅兹的作品里有一章,专门描述巴黎白天作案的扒手,其中就有讲新桥的。从这幅17世纪初的作品(图10)中能看到,两个巴黎人倚在桥上,沉迷于河上的风光。内梅兹说,这种情形通常是小偷下手的绝佳时机。一眨眼的工夫,斗篷就被窃走。

事实上,新桥的设计,很明显就是在鼓励行人驻足,欣赏眼前之景,这也是新桥最值得骄傲的创新。

1612年,巴黎历史学家雅克·德布罗伊尔向游客介绍新桥的创新之处,那时的新桥仍属于新鲜事物。这位历史学家写道,“桥两边都有一尺厚的扶手”,这些扶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专门的“观景台”或者“露台”;图10中两人所在的,就是这样一个露台。德布罗伊尔解释说,巴黎人只要在新桥“望一眼河面”,即可认识到,他们的城市已经成为一处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事实的确如此。

整个17世纪,巴黎人和外国人都强调,这样的景色在欧洲独一无二,法国人应引以为豪。旅行指南的作者们都同意,“邂逅一条河,几处美景,以及远处的山坡和树林”,不容错过。布里斯则提到,“一位当代最伟大的旅行家”认为,河上的景色“是他长途旅行中最为壮观的所见”,只有君士坦丁堡港口和印度果阿能与之媲美。17世纪70年代是旅行写作的鼎盛年代,而贝尔涅里正是最具影响力者。他比布里斯笔下这位佚名旅行家说得更夸张,说新桥是“全世界最美丽、最令人惊叹的风景”。

不仅如此,贝尔涅里将自己树立成美丽景色的权威专家。他曾游遍世界,除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边陲”。因此他也底气十足地告诉巴黎人,“不需要离开巴黎,就可以欣赏到全世界最美妙的景观;走一趟新桥足矣”。

贝尔涅里说,“因为这里几乎全部出自人工,乃世界一绝”。技术和城市规划带来了城市景观,它由人为产生而非自然的结果。巴黎不再只有巴黎圣母院或者卢浮宫这一两处单独的景色值得一去。从桥上看去,塞纳河已是一处美景。17世纪许多关于新桥的作品生动地说明,巴黎的城市景观已经成为一大奇观。

创作于17世纪60年代的图11正是这样一幅油画作品。画面的前景是巴黎街头生活和各色人物的新景象。在画面背景,则是这座桥教会巴黎社会各阶层的人欣赏“全世界最美妙的景观”。

那个时代,世界上的大城市普遍缺乏足够的桥梁,有也仅仅满足基本功能,而新桥重塑了当时关于桥梁的概念。新桥技术领先,成为各类娱乐方式的中心,让社会各个阶层享有平等,这座桥也是巴黎获得美丽和现代美名的关键。1717年,当彼得大帝前来巴黎学习如何规划一座欧洲大都市的基本之道时,新桥自然成为他的必去之地。

图11 赫德里克·莫默尔在17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作品也代表了该世纪巴黎最受欢迎的形象。许多绘画中,新桥都是一条熙攘的街道,悬在塞纳河上方

因此,新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旅游景点,且催生了一个纪念品产业,也并不奇怪。特别富有的游客总会买下描绘新桥的作品,带回家,挂于客厅或者画廊,用以回忆巴黎美妙绝伦的体验。而家境普通的游客则是买下小挂饰,纪念巴黎之行。

在17世纪,手工绘制和装饰的折扇是欧洲各国时尚女性最爱的饰品。1672年4月,赛维涅夫人对新买的折扇大为欢喜,赞叹这是“平生见过最漂亮的物品”。这把折扇画的,就是赛维涅这位老巴黎称之为“老伙伴”的新桥。许多画有新桥的折扇保存至今,而最早的便制作于赛维涅所生活的时代。图12所示的折扇为18世纪制作,画的是桥上的丰富多彩的、被视为巴黎特色的现象,从交通拥堵、买卖到欣赏美景。这幅作品令这座城市常驻游客的脑海,纪念过去的旅程,或者憧憬未来的行程。

17世纪的很多巴黎谚语也可表明,当时的巴黎人眼中,新桥已成为巴黎的灵魂。当时发明了许多表达方式,包括“在新桥上叫喊”(“把消息告知全村人”)。人们用“造新桥”表示艰巨的任务。他们会说“像新桥般坚固”。当表达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时,他们会说“一千年后,新桥还是新桥”。例子不胜枚举。

1689年,路易十四在塞纳河上增加了一座新大桥,那就是皇家桥,这座大桥只有50英尺宽,450英尺长,长度不及新桥的一半。到了17世纪末,亨利四世用以开启巴黎现代化的这座新桥,仍为巴黎最长和最宽的桥梁。

图12 这件18世纪生产的折扇纪念品上描绘的,正是新桥上的街道生活 HKM02IpXWvXbFhTlc/hYnr16NR06O1oK6hd/pPpF3p0NLXYvBx7n5qmE4dDbdl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