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滑向战争?

英国政治家戴维·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后来有一句名言,说1914年欧洲各国“没有丝毫担忧和不安地滑过锅缘,落入战争的沸腾油锅”。这句一针见血的话准确描述了1914年7月最后一周里,事态不可遏止地向着战争发展的情形,也捕捉到了形势完全失控的那种感觉。但是,此言暗示当时的人普遍漫不经心、无忧无虑,却是错误的。这话的意思也不应理解为,战争的爆发乃偶然的事故,由一系列可悲的错误造成,它的发生无人乐见,无人料到,且无法预料。事实正好相反。虽然大多数决策者都真心希望避免战火燃起,虽然有人茫然无措,有人犹豫彷徨,有人断言大祸将至,有人临阵动摇退缩,但当战争来到眼前时,战争的意志还是压倒了和平的愿望。对于可能爆发战争的前景,欧洲领导人看得非常清楚。

劳合·乔治的名言还有一层含意,那就是,“一战”没有明显的驱动力,那场灾难并非由某个国家挑起,而是各方都有责任。的确,欧洲各国领导人和外交家当时的所作所为如同一群走向悬崖的旅鼠 。确实有误会发生,也存在着普遍的互不信任(造成互不信任的一个原因是关键决策人的个性),这些都在把欧洲大国推落悬崖的过程中加了一把力。这确实与一代人之后的情形不同,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哪个具体的国家是战争的主要推手。所有大国的确都对战争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危机急剧发酵之时,法国怂恿了俄国,令其更为好战。英国发出的信号暧昧不明,它没有力挽狂澜,而是随波逐流,沿着危险的道路一步步走向战争。尽管如此,对于最终导致战火席卷全欧的灾难性事态发展,还是不能说所有欧洲国家都负有同等责任。

有些国家各有自己的利益和野心,彼此互不相容,极易导致全欧大战;这样的国家是引发大战的主要责任方,它们在危机中敢于外交行险,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不惜动武。1914年7月,事态到达爆发点的时候,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是危机中的决定性力量,其中又以德国的作用最为关键。

德国雄心勃勃,企图称霸欧洲,同时又对俄国可能会兴起为霸权怀有日渐强烈、近乎偏执的恐惧。为实现前者,防止后者,德国不惜冒引发欧洲大战的风险。1914年7月6日,德国保证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即通常所谓“空白支票”),因为德国假设,奥方很快会对塞尔维亚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以报复奥地利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和索菲王妃的遇刺。他们两位是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期间于6月28日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的。但这仅仅是臆测。德国提供了无条件支持的保证,而且没有规定哪些报复措施是奥地利不能采取的,尽管冲突扩大的危险和欧洲列强介入的可能都显而易见。在德国的怂恿下,奥地利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其内容故意写得让塞尔维亚无法接受。德国的煽风点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把这个原本地方性的问题变成了全欧洲的危机。最后通牒要求塞方对与暗杀阴谋有关的塞尔维亚官员和军人采取行动,逮捕奥方指名的两个军官,并压制反奥地利的宣传。一项构成对塞尔维亚主权极大侵犯的要求是,让奥匈帝国的代表协助对暗杀阴谋的调查,并参与对塞尔维亚国内反抗运动的镇压。

当时,塞尔维亚的力量在增强,这威胁到了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控制;多民族的奥匈帝国还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解体危险。为了一己之利,奥匈帝国不惜把欧洲拉入战争,但它必须有德国做后援。奥地利明明知道俄国会给塞尔维亚撑腰,但它向塞尔维亚(“黑手社”恐怖组织就是从塞尔维亚向萨拉热窝的刺客提供武器的)发出的最后通牒仍然故意提出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这大大增加了引发全欧战争的可能性。俄国一心要防止奥匈帝国主导巴尔干(因为那将使俄国实现自己野心的企图受阻),不出意料地做出了强烈反应。俄国立即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尽管它非常清楚,那意味着不仅要和奥匈帝国打仗,还要与德国开战,而德国一旦参战,法国就必然出手(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作战计划要打击的不仅是俄国,还有法国),英国也很可能加入。

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为了它们各自强权政治的目的,对一个实质上地方性的冲突不去尽力平息,反而火上浇油。这种极为冒险的战略最终导致了1914年的大灾难。如前所述,这三个大国中,德国负有特殊的责任。如果它没有给奥匈帝国提供无条件支持的“空白支票”,奥匈帝国就不会有恃无恐,向塞尔维亚发出如此强硬的最后通牒。如果奥匈帝国不是如此咄咄逼人、寸步不让,俄国就不会承诺支持塞尔维亚,继而引起一系列的后果。“空白支票”增加而不是减少了欧洲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大国各自结成了对立的同盟。1914年,大国间平衡尽管仍勉强维持着,但越来越岌岌可危。早在19世纪90年代期间,德国就生出了觊觎世界强国地位的野心,这导致了紧张的升级,构成了长期的潜在威胁,是对英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直接挑战。德国与英国的竞争日益加剧。但是,在欧洲大陆上,受强大的德国(它自1879年起与奥匈帝国结盟,1882年又成为意大利的盟国)威胁最甚的是法国和俄国。法俄两国一个是共和国,一个是专制君主国,但共同利益促使它们令人意外地建立起了友好关系。1894年,它们专为应对德国的挑战签订了盟约。十几年后,德国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因为1905年,俄国惨败于日本这个远东新兴强国,当时许多人为之震惊。俄国的失败动摇了沙皇帝国的根基,触发了俄国的内乱,险些造成沙皇专制政权的覆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精明的经济和政治管理下,后来的几年成了俄国的兴旺年代。在法国巨额贷款的帮助下,俄国经济显著增长,军事重建一日千里。于是,俄国重新燃起了希望,想趁奥斯曼帝国力量衰落之机夺取对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的控制权;与英国关系的巨大改善使俄国这一希望成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俄英两国在历史上一直是竞争对手。英国坚决不让俄国控制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Dardanelles)这两个扼守地中海及中东通道的海峡,为此不惜和俄国在1854年打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也一心要防止俄国在中亚的扩张威胁到它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地。但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后国力衰弱,愿意与英国修好。于是,它们两国在1907年签订了一项条约,规定了在波斯、阿富汗和中国的西藏这些它们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中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对德国虽然没有直接影响,但肯定有间接的影响。俄国和英国1907年签订的条约和此前俄法建立的联盟以及1904年英法达成的(直接针对德国的)友好协议加在一起,重组了欧洲权力政治的结构。德国和它的主要盟国奥匈帝国(另一个盟友意大利不太指望得上,尽管意大利领导人号称自己的国家是强国,但其实差得远)忽然发现英、法、俄居然站到了一起(鉴于它们三国之间往昔的互相敌视,可以说这个发展是惊人的)。可以理解德意志帝国为何愈发强烈地感到四面受敌。

英国外交部认为,两大同盟的对峙(如后来的核武器那样)是对侵略行为的一种威慑。但是这种情况也意味着,战争一旦发生,就不会仅限于局部,而将是全面战争。然而,引起战争的并不是这两大同盟。在那以前的10年间,发生了好几场严重危机,却均未导致战争。1905年,德国对法国在摩洛哥的权利提出了挑战;1908年,奥地利蛮横地吞并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这个地方名义上虽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已经被奥地利占领了30年);1911年,德国的一艘炮艇驶入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port of Agadir),向法国发出挑衅。然而,大国间的这些紧张都很快得到了缓解。1912年,在长期动荡的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结为同盟,自称巴尔干同盟,趁奥斯曼帝国力量衰弱对它开战;次年,巴尔干同盟爆发内讧,保加利亚为争夺前一年战争的利益沾润对塞尔维亚动起了刀兵。这些区域冲突爆发后,大国都设法确保了它们不致发展为大型战争。

尽管如此,大国间的紧张仍然显而易见。两次巴尔干战争使这个战乱一触即发的地区更加不稳定,新的冲突随时可能爆发。而且,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力早已开始走下坡路,另一个地区大国奥匈帝国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的表现使人觉得它软弱被动,就连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也依然如此。因此,奥匈帝国以后在巴尔干地区必将遇到更多的麻烦。俄国统治者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能控制土耳其的两个海峡,并通过夺取(属于奥地利控制下的波兰的)加里西亚(Galicia)来确保西部边界的安全;他们把奥匈帝国的虚弱看在了眼里。

欧洲战争远非不可避免,可是谁也不想冒备战不足的风险。国与国之间的猜忌推动军备竞赛急剧升级。1911年到1913年,大国的军费开支陡然增加——德国增加了30%,俄国增加了50%。德国和英国投入巨资建造新型作战舰队,竞相建立最强大的海军。陆军的规模也大为增加。德国于1913年扩充了陆军,法国马上如法炮制。俄国对1905年败于日本的伤痛记忆犹新,到1913年已经在军队重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德国忧惧交加地注意到,俄国还计划进一步大肆扩军。军备竞赛中,奥匈帝国落在了后面,它的军力只够打区域战争。它招募兵员的配额在1889年就固定了下来,虽然1913年颁布了增加兵员的新法律,但为时已晚,无法缩小与别国军队之间日益加大的差距。

然而,即使在奥匈帝国也和在整个欧洲一样,适龄男子中很大一部分人接受了作战训练。到1914年,欧洲各国的正规军和预备役军人已经达到几百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全面动员后,俄国有350万大军,德国210万,法国180万,奥匈帝国130万。大国中只有英国没有大批预备役人员随时可以征召入伍。英国军队由志愿兵组成,只有10万人左右,主要是为打殖民战争准备的。与其他大国的军队相比,英军的规模小得可怜。但是,英国的皇家海军掌握着世界的海上通道,是大英帝国的军事基础。英国还可以从大英帝国遍及全球的殖民地招募大量兵员。

许多人认为,前一个世纪基本维持了欧洲和平的制衡制度会继续发挥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战争很快将不可避免。这不仅是由于军事化的加强和紧张的加剧,这种情况本身就反映了大国精英的焦虑,认为国家存亡系于一线,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精英的这种态度又加大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无论如何,若是打赌,谁都不会在欧洲的脆弱和平会无限期维持下去的可能性上面下大赌注。

这还只是1914年6月28日弗兰茨·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前的情况。奥地利1908年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吞并大大刺激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包括一些军官在内的激进民族主义分子于1911年成立了秘密组织“黑手社”。主要推手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Dragutin Dimitrijević,人称“阿皮斯”(Apis)]于1913年成为塞尔维亚军事情报部门的首长。刺杀斐迪南大公的阴谋就是阿皮斯掌控的秘密网络策划而成的。这次暗杀行动招募了一些波斯尼亚的塞族青年当刺客,最终得手的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Gavrilo Princip)。他们要刺杀的奥地利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其实对斯拉夫少数族裔非常友善,愿意向“南方的斯拉夫人”进一步放权,以实现帝国的稳定。但是,这正是激进分子眼中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理想的威胁。暗杀发生在斐迪南大公暨王妃对萨拉热窝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发生了一件怪异的事故:大公乘坐的敞篷轿车的司机转错了弯,驶入了一条小巷,倒车时引擎又熄火了,无意中给普林齐普提供了天赐良机,使他得以弥补此前他们狂热民族主义七人组中另一个人行刺失败之憾。即使如此,仍然没有明显的理由说明弗兰茨·斐迪南(和他妻子)的遇刺必然引发欧洲的全面战争。之前也发生过暗杀事件,甚至是暗杀国王的事件,却均未引发重大冲突。1894年,法国总统萨迪·卡诺(Sadi Carnot)遇刺;1900年7月29日,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遭枪击而死;1903年6月11日,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和王后被暗杀;1913年3月18日,希腊国王乔治一世也死于刺客之手。事实上,几乎到1914年7月底,弗兰茨·斐迪南的遇刺似乎还不致引发全面战争。

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发生3周后,外交压力才骤然上升。7月的最后一周,伦敦的金融市场才开始对爆发战争的前景表现出不安。即使在那时,仍然有迹象表示,人们有信心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形发生。7月30日,法国社会党领导人让·饶勒斯还说:“会出现起伏。但事态最终不可能不恢复正常。”第二天,7月31日,他死在了一个精神错乱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枪口之下。那人说饶勒斯是叛徒,必须除掉,而饶勒斯的“叛国罪”就是他努力争取国际和平。

对弗兰茨·斐迪南的被刺,奥地利显然应该对(被认为应对此事负责的)塞尔维亚发动短暂的报复性攻击以示惩戒,而塞尔维亚的军队正好由于不久前在巴尔干战争中的失败而元气大伤。其他强国很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攻击无可厚非,是对杀害哈布斯堡王室继承人的合理报复。确实,人们几乎都觉得这样的反应自然而又合理。维也纳和其他各国都认为,报复事关国家荣誉,是宣示哈布斯堡帝国强国地位的必要举措。刺杀事件发生3周后,德国领导人尤其认定,只会打一场局部战争。

但是,即使是局部战争这种有限的行动,组织起来也颇费时日。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政府、外交和军事机器相当笨重,耗时甚久才能进入状态。好战的总参谋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伯爵(Count Franz Conrad von Hörtzendorf)在奥地利的外交大臣利奥波德·贝希托尔德伯爵(Count Leopold Berchtold)的支持下,力主马上对塞尔维亚开战,但帝国匈牙利部分的政府首脑伊什特万·蒂萨伯爵(Count István Tisza)却主张小心谨慎,担心会发生“欧洲大战的可怕灾难”。奥匈帝国正是因为统治阶层内部意见不统一,才转向德国求援的。奥地利人觉得,德国军队战无不胜,哪怕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全欧洲的战争,只要有德国做后盾,奥地利就有恃无恐。奥地利从柏林那里得到的信号是,如果一定要打仗,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然而,哈布斯堡帝国做事只有两个速度:慢和停。打仗需要兵员,但当时更急需劳动力收获庄稼。因此,不可能立即发动战事。有人指出,至少还需要16天的时间来动员军队对塞尔维亚实施打击,说这话时已经是暗杀发生的两天之后了。可以说,奥地利的迟缓反应相当于一条慢燃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所有大国的卷入。随着危机的加深,各国长期形成的心态、目标、野心和恐惧影响了它们各自的行动。

德国1871年才完成统一,但它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工业化经济体。它雄心勃勃,决意获得自己“在太阳下的地盘” ,成为在地位和影响力上和大英帝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同时,德国又非常担心时间不等人,害怕敌国会集结军力阻挡其野心的实现。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早在1912年就在德皇面前说过,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来得“越快越好”。他建议先借助报刊挑起反俄情绪,那样,战争一旦爆发,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自那以后,毛奇一直力主打预防性战争,在德国遭到俄国或法国,或二者联合的攻击之前先发制人。大战爆发的几周前,他坚称战争迟早会到来,德国应确保战争发生在自己能够打赢的时候。据报道,他在1914年5月14日说,俄国两三年内就将完成军备方案的执行,到那时,德国敌人的军力就会强大到无法应付。毛奇的结论是,唯一的办法是“在我们还有一定胜算的时候打一场预防性战争来粉碎敌人”。

但是,对未来看法悲观的毛奇虽然占据着德国军队中最关键的位置,却不能决定政府的政策。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韦格对于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忧心忡忡。他认为战争是“跃入黑暗”,是“最严峻的责任”。他甚至预言,与德国一些鹰派人物的说法相反,战争摧毁不了社会民主运动,无法消除它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威胁,反而会使它得到加强,“并造成一顶顶皇冠落地”。7月底,随着危机进入最后阶段,贝特曼—霍尔韦格看到,自己的政治举措并未奏效,军方的影响力在明显上升,于是试图“尽全力踩下刹车”。不过,他觉得总参谋部的意见也有道理,那就是,俄国的军力会迅速扩大,时间拖得越久,德国的军力就越处于下风,因此,开战“越快越好”。与其坐视自身处境不断恶化,不如在可以速胜的时候早些动手。俄国同德国的西方宿敌法国结了盟,这使德国更有理由担心自己陷入包围。

在俄国7月30日开始动员军队,使战争不可避免之前,德国掌握决策权的是文官,不是军人。即使如此,欧洲任何其他国家的军队都不像德国军队那样,享有相对于文官政府的高度自治。7月底危机达到顶点的时候,毛奇和总参谋部的影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军事需要压倒了政治举措。德皇有时似乎同意毛奇的分析,但他尽管气势汹汹地展现出好战的姿态,在危机期间却举棋不定,畏首畏尾,最后一刻甚至想退出战争。不过,德皇实际上根本无法控制比他强大得多的军方力量。德国的军事规划者严格坚持他们早已制定好的战略,计划一举击败法国,然后转过头来对付俄国。所以,当德皇7月30日要求总参谋长毛奇取消对法国的攻击(希望以此来确保英国的中立),尽举军力对付俄国的时候,毛奇明确回答说办不到,那会把德国训练有素的军队变成“混乱的乌合之众”。毛奇说,军队部署是多年计划的结果,不能随意地临时更改。整个危机期间,德皇根本不能下旨定策,只能被动地对政府的决定做出反应,归根结底是对军方的要求做出反应。

在毛奇的意见最终得到接受,事态发展在7月底达到高潮之前,德国政府主要忙于应付它先前的严重政策失误——它让奥地利放手处理塞尔维亚危机,结果带来了引爆欧洲大战的实实在在的危险。由于这个巨大的失误,德国在整个7月间都在尽力回应由别国造成的各样事件,事态正在迅速失控。

俄国的长期利益在于控制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的两个海峡,这两个海峡对俄国贸易至关重要,由于它们扼守通往黑海的通道,因此对俄国南部的安全也意义重大。俄国不能允许任何其他国家统治这个地区。随着奥斯曼帝国颓势日显,奥匈帝国显然成了俄国在巴尔干利益的最大威胁。俄国海军高层的鹰派甚至设想赶在土耳其收到(从英国)订购的5艘无畏级战列舰之前动手夺取君士坦丁堡(俄国人仍在使用伊斯坦布尔的旧称)。但这个设想对俄国在7月危机期间行动的影响微乎其微。俄国人并未确定要在1917年前完成备战。1914年时,他们并不想马上和德国摊牌,但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最后通牒的内容遭到泄露的7月24日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一俟俄国在最后通牒内容泄露后对塞尔维亚表示了支持,事态滑向全欧大战就不可避免了。单是维护国威这一项考虑就决定了谁也不会退让半分。

1914年7月为大战铺平了道路的三大强国之中,奥匈帝国是最弱的一个,它的行动主要是出于对自身未来的担忧。奥斯曼帝国力量的衰落导致巴尔干的局势日益不稳;众所周知,俄国对1908年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一事耿耿于怀,可能试图夺取对巴尔干的统治权;塞尔维亚在俄国的支持下日益强硬——这些都是维也纳权力部门的走廊里人们焦虑谈论的话题。因此,在1914年7月,打垮塞尔维亚似乎是个好主意,条件是要确保得到德国的支持,打一场有限战争,速战速决,赢得胜利。可是,奥匈帝国并未立即采取行动报复弗兰茨·斐迪南的被刺,而是通过7月23日的最后通牒把俄国(进而牵扯到德国和法国)卷入了正在酝酿的冲突。

早在7月6日,德国就宣布无条件支持奥地利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认为奥地利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塞尔维亚若不肯让步,就要受到军事打击的惩罚。德国在巴尔干主要盟友的地位会因此上升。当时没人认为俄国会干预。沙皇总不会支持暗杀皇室成员吧?德国认为,俄国仍未做好战争的准备,其他列强则会袖手旁观,接受既成事实。事实很快证明,德国的政治算计实在靠不住。然而,德国给奥地利开出“空白支票”的时候,已经有人意识到,德国也许严重误判了形势,所采取的行动风险极大。身居相位的贝特曼—霍尔韦格就承认,“对塞尔维亚用兵会导致世界大战”,将“颠覆现存的一切”。

维也纳方面拖拉延宕,意味着德国迅速解决这场地方危机的希望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实现。直到7月19日,对塞尔维亚强硬最后通牒的文字才确定下来,又拖了4天才终于发出。至此,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已经过去了3周半的时间。最后通牒又给了塞尔维亚人48小时的作答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塞尔维亚人害怕奥地利会大举进攻,本来已经准备接受最后通牒中的苛刻条件了。但是,最后通牒的条文遭到泄露,俄国人得知后向塞尔维亚人表示支持,壮了他们的胆子。俄国不计后果地对奥地利采取强硬立场,给塞尔维亚撑腰,这个政策得到了法国盟友的鼓励。7月20日到23日,法国总统普安卡雷(Poincaré)和总理维维亚尼(Viviani)对圣彼得堡进行国事访问,表示了对俄国的坚定支持。

普安卡雷在孩提时期经历过普鲁士对他家乡洛林(Lorraine)的侵略,怀有深深的反德情绪。他在1912年就支持俄国干预巴尔干,虽然他清楚地知道那将导致俄德两国的冲突。1912年的情况和1914年一样,如果德国和俄国发生军事冲突,导致德国在欧洲地位削弱,那将对法国有利。1912年,俄国决定不介入巴尔干的冲突。这一次,圣彼得堡的决策者觉得不能置身事外。支持塞尔维亚有助于俄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爆发战争,德国就必须双线作战,因此俄国领导层的鹰派相信俄国能够打赢。决定一旦做出,就没有多少选择了。从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日益加大。虽然即使那时也可以阻止事态向着战争的方向发展,但无人有此意愿。

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后,俄国外交大臣谢尔盖·萨宗诺夫(Sergei Sazonov)第二天当即回应说:“那意味着欧洲大战。”不久后,萨宗诺夫指责奥地利故意挑起战争,对奥地利驻俄大使说:“你们在给欧洲放火。”然而,萨宗诺夫心知肚明,俄国自己的行为也在明显加大欧洲大陆燃起战火的可能性。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尚未到期,俄国就于7月24日把存在柏林的全部国家资金(高达1亿卢布)撤了回来。更重要的是,它决定开始秘密动员部分军队(征集了100多万兵员),并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进入战备状态。7月25日,所谓的“备战时期”开始。俄军的行动很快使德国人意识到俄国在进行秘密动员,虽然俄国到7月28日才正式宣布动员军队。那一天也是奥地利终于对塞尔维亚宣战的日子。

至此,向着大战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为了防止冲突上升为全面的欧洲战争,有关国家最后做出了一些紧急却徒劳的外交努力。那些外交努力有真心真意的,也有虚假作态的,却都为时已晚。德国本来希望能够把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控制在当地,可这个希望早已破灭。即使如此,在俄国决定开始秘密动员军队的5天后,德国仍未采取任何决定性的军事举措。7月29日,柏林仍在犹豫是否要宣布“战争紧急危险状态”(那是全面动员之前的最后一步)。但那天晚上,俄国领导层决定开始军队总动员。第二天,7月30日,沙皇先是批准了总动员令,后来胆怯之下又取消了命令,经过了一段延误后,沙皇最终还是同意了进行全面动员。

在柏林,军事需要终于压倒了外交考虑。7月31日,德国宣布进入“战争紧急危险状态”。德国首要关注的是确保社会民主党支持作战,因为有些社民党人具有强烈的反战倾向。所以,必须使德国看起来是被迫自卫。俄国的总动员恰好提供了理由。贝特曼—霍尔韦格宰相对于俄国人现在看起来成了有错的一方感到高兴,但接着又悲观地说:“情势已失去控制,战争已经启动。”7月31日午夜,德国向俄国发出限期12小时的最后通牒,说如果俄国拒不撤销动员令,德国就要开始总动员。8月1日最后通牒到期时,圣彼得堡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于是德国对俄国宣战。法国在同一天发布动员令,支持俄国。两天后的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英国最关注的不是欧洲大陆上的危机日益加重,而是爱尔兰可能会爆发内战。在战争压力日增之际,英国不属于主战阵营。在所有大国当中,英国从欧洲战争中可能获得的利益最少。英国的领导人非常清楚,如7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所说,战争将“造成巨大的花费,对贸易造成极严重的干扰”,会导致“欧洲的信用和工业完全崩溃”。他还颇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不管谁是战胜者,许多东西都会一去而不复返。”英国内阁的大多数成员都和格雷一样,担忧战争造成的后果,希望能够维持和平。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内,英国外交大臣试探着寻求通过调解来解决危机。英国与俄国、法国达成的协议并未规定英国有义务插手,格雷仍然在两边下注。英国如果像德国人希望(虽然并不指望)的那样明确宣布中立,那么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也能预防全面战争。但是,格雷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失去了折冲的空间。而且说到底,英国不能冒让德国主导欧洲大陆的风险。这是英国参战的主要原因。另外,英国政府和反对党中都有人认为,支持法国和俄国关乎荣誉和威信。在英国外交部颇有影响的艾尔·克劳爵士(Sir Eyre Crowe)说,英国若在这场大战中置身事外,它的大国地位必然受损。

最后,德军越过边界进入中立的比利时,英国要求德国尊重比利时中立地位,这一最后通牒在8月4日0点到期后没有得到理睬,这给了英国宣战的口实。讽刺的是,直接促成这场危机的奥匈帝国反而是最后参战的大国,到了8月6日才对俄宣战。5天后,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又过了一天,英国也终于对奥匈帝国宣战。还要再过14个月,战火才会延烧到冲突导火索塞尔维亚的土地上。但此时塞尔维亚已经不再重要。主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促使列强一步步走向战争深渊的是恐惧。这些大国都对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造成它们担忧的部分原因是国内要求实现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压力,或激烈的民族主义诉求(这在奥地利尤其突出),它们害怕这些可能(也的确会)造成帝国的瓦解。但是,列强最害怕的还是彼此。德国害怕被法国和俄国这两个敌国包围,尤其害怕俄国,害怕沙皇政权的军事力量一旦超过自己将产生的后果,例如俄国可能会在对德国势力扩张至关重要的巴尔干地区占据统治地位。俄国则害怕德国控制巴尔干、近东以及掌握俄国经济命脉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法国四十几年前被普鲁士侵略过,对德国怀有近乎偏执的恐惧。英国害怕失去商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也害怕德国称霸欧洲,无法容忍德国控制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比利时和法国的海岸线。恐惧驱动了军备竞赛,也促使列强及早出手,抢在敌人前面先发制人。所有大国还有一个共同的恐惧,那就是因为在最后关头退缩而丧失颜面。

各方甘冒战争之险,还因为它们都相信战争不会持续多久。应该说,各国这样想与其说是有根有据,不如说是一厢情愿,不愿意去想万一事与愿违又将如何。每个国家的决策者中都只有寥寥数人对战争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过担心。无论各国决策者内心有何担忧,他们的行动都是以战争很快就会打完为前提的。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和他们的军事顾问并非不了解现代大炮的强大破坏力,也明白派步兵冒着机枪的弹雨冲锋会造成大量死伤。几十年前的美国南北战争已经预示了现代战争的高死亡率,但欧洲领导人对此不以为意。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18.4万亡魂也未能让他们警醒。若论从中获得的认识,他们只看到,现代战争破坏力巨大,因而会很快分出胜负。毕竟,尽管普法战争打了10个月,但关键的色当战役在战争开始仅仅6个星期后就发生了。关于不久前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观察者都注意了它造成的大量伤亡。但日俄战争也为时不长,只有1年多一点儿。

欧洲的军事思想家根据近期的经验,预计若是再打仗也会为时短暂。他们没有因为冲突可能久拖不决、战局僵持会使战场沦为屠场而对战争望而却步,而是依恃火力技术的迅速进步,认为快速机动的进攻尽管会造成惨重的伤亡,但能够迅速取胜。德国军方尤其倚仗这个思路。他们知道,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长期的消耗战,因为敌国联盟在人数上占优势,英国还可能动用海军封锁,掐住德国的脖子。因此,负责军事规划的德军总参谋部得出结论:进攻越迅速,越猛烈,就越有可能赶在敌人动员起足够的力量之前打垮敌人,也越有可能尽快结束战争。

毛奇的计划与前任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施利芬(Alfred Graf von Schliefen)在1905年制定的计划大同小异,即以双线作战为前提,但首先快速西进,以巨大兵力迅雷不及掩耳地击垮法国人,接着转向东线,在俄国人动手之前打败他们。施利芬设想,一个月内即可实现突破,奠定胜利的大局。但是,法国人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危险,他们的野战军规模与德国的不相上下,也在准备发动大型进攻。俄国人同样想采用果断的快速攻势,通过奥地利的加里西亚直抵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s,俄国人在东普鲁士对德国人发动进攻就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这个主要目标,这使得法国人深为恼火)。奥地利人也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不过他们明白,虽然他们可以单挑塞尔维亚,但要想对付俄国,却必须与德国在东线发动的毁灭性打击相配合。欧洲大陆上的每一个大国都首重进攻,将其视为迅速决胜之计。谁也没有制订后备方案,谁也不去想如果无法速胜该怎么办。结果必然是长期的消耗战,最后胜利必然属于军事和经济力量更胜一筹的同盟。

在欧洲,不仅统治阶级,而且相当大部分的民众都相信打仗既有必要,也有理由,并一厢情愿地认为战争将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短暂冒险,相信自己的国家必能迅速取胜且伤亡不多。这说明了为何随着紧张不断加剧(民众到7月底才意识到紧张的存在),最终爆发全面战争,欧洲各交战国会有如此之多的民众热情高涨,甚至喜气洋洋。当然,绝非所有人都怀有上述想法,民众的热情也远非初看之下那么普遍。事实上,不同国家、地区、社会阶层和政治派别的情绪千差万别,从好战的歇斯底里到强烈的反战,从狂热的兴奋到深切的焦虑,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欧洲各大国的首都,至少一部分人为战争的步步逼近而欢呼雀跃。

奥地利宣布与塞尔维亚断交后,英国驻维也纳的大使报告说,“兴奋狂喜”的“大群人”走上街头游行,“高唱爱国歌曲,直到深夜”。后来,奥地利反战作家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描述了沉浸于爱国热情的维也纳的气氛如何使他心醉神迷:“街上到处是游行的人群,旗帜、横幅迎风飘扬,音乐响彻大街小巷,入伍新兵兴高采烈地欢呼着列队前进,他们年轻的脸上容光焕发。”茨威格发现,这种“壮观、狂喜,甚至诱人”的场面一度压倒了他“对战争的憎恶和反感”。奥地利社会党中有人起初对威胁和平的举措提出了抗议,但一旦打仗是为了保卫国家、抗击沙皇暴政的观点得到接受,“战争情绪”就压倒了抗议。

在柏林,俄国总动员的消息传来后,5万人(主要是中产阶级成员和学生)于7月31日聚集在皇宫前听德皇宣布:“在今后的斗争中,我的人民不再分党分派。现在我们都只是德国人。”酒馆、咖啡馆和露天啤酒座的顾客起立高唱爱国歌曲。年轻人走上街头,要求开战。德国其他城市也发生了热情支持战争的示威游行。沙皇尼古拉在圣彼得堡冬宫的阳台上接见了向他欢呼的大批人群,人们好像有人指挥一样,齐齐地向沙皇行跪拜礼,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唱国歌。在巴黎,民众听到普安卡雷总统宣布要克服法国的内部分歧,建立全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后,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党人也同样积极。由于外部威胁的出现,工人阶级对饶勒斯被刺的愤怒转变为爱国的责任感和对德国侵略的夷然不惧。

这种异乎寻常的感情爆发,其根源是多年来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进行的民族主义说教,加上爱国组织、游说团体和大众报刊进行的民族主义宣传。民族主义热情在上、中层阶级以及知识分子和学生之间尤为普遍。他们许多人认为,战争是大好事,因为它能使民族重新振兴,从他们眼中社会的道德堕落中解放出来。1909年在意大利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种思想:“我们要讴歌战争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清洁力量,它代表着尚武主义、爱国主义和破坏性行动。”战争被视为英勇、冒险、有男子汉气概的事业,专治民族衰落。战争使各国暂时克服了内部分歧,产生了一种民族团结感。对德国知识分子来说,这种新团结体现了“1914精神”,几乎是一种宗教觉醒。这使他们更加确信,德国文化不仅异于,而且优于以革命与共和主义为基础的法国文化,英国那注重物质的民主就更无法与德国文化相比。他们认为,必须捍卫高等文化的价值观,如有必要,还应将其强加给欧洲其他国家。

无论是这种高傲和智性上的优越感,还是范围更广的战争热情,都不能准确、充分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态度。因将要开战而欢庆的情形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城镇,而且即使在大城镇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住在伦敦的反战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后来说,他看到“普通男女为战争即将爆发兴高采烈”,大为惊诧。然而,当时的迹象表明,伦敦和英国其他地方民众的普遍情绪是焦虑紧张,而不是好战的热情。欢迎战争的似乎只有中产阶级的部分成员,特别是青年。

在柏林,聚集在市中心的一群群学生表现出的爱国激情却并未得到工业区工人的响应。工人的情绪以反战为主,他们至少是对战争的前景感到焦虑,希望维持和平。乡村地区的民众对打仗也热情不高。有报告说,“许多农民家庭陷入悲伤之中”,乡村地区的老百姓想到自己的父亲、儿子、兄弟或孙辈可能丧生沙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俄国农民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在法国农村,农民们听到普安卡雷宣布“神圣同盟”,感到的是震惊、悲观,他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听令尽责,但没有丝毫的兴高采烈。

产业工人阶级,特别是加入了奉行国际主义、赞成和平主义的社会党和工会的工人,不支持好战的极端民族主义,也不热情拥护战争。不过就连他们也没有站出来反对战争。各国逃避兵役的情况都少之又少。老百姓哪怕对战争热情不高,但出于责任感或听天由命的心态,都服从国家的征召。法国动员的兵员中只有1.5%抵制应征,政府本来以为这个数字会高达13%。德国的工会成员同意在战争期间暂停罢工。德国、法国和英国议会中的社会党人投票支持政府为战争拨款。在俄国杜马的投票中,社会党人投了弃权票(但5位布尔什维克的议员投了反对票,并因此遭到逮捕)。

国际社会主义的支持者之所以支持民族主义的战争,是因为他们相信,战争是防御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认为,战争乃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捍卫自由,不是为建立帝国主义统治。后人回顾这一段历史,会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量浪掷生命,毫无意义。可是,在1914年8月,战争看起来却绝非毫无意义。工人愿意和自己的同胞以及盟国一起投入他们眼中反对外国侵略的正义自卫战争,愿意为祖国而战,甚至捐躯。他们应征入伍后被灌输了爱国主义和纪律观念。他们首先是爱国者,其次才是社会主义者。

在德国,抵抗可憎的沙皇专制政权成了激励和团结社会主义者的动力。7月最后几天,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各个城市组织了大型反战集会,据估计共有50万支持和平的示威者参加。然而,社会民主党刻意强调,祖国如有需要,工人们随时会挺身而出保卫祖国。这个需要就是“对沙皇政权的战争”。俄国发布动员令后,德国对俄宣战,社会民主党立刻转而支持保家卫国。讲德语的奥地利社会党人也为了同样的理由支持战争。俄国社会主义者不顾布尔什维克的反战立场,一致支持保卫“俄罗斯母亲”,抵抗“践踏人类一切规则”的德国人。罢工停止了,和平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被迫流亡。法国社会主义者同样支持保卫国家,抵抗可恨的德国人的入侵。英国工党也同意必须对德作战,直至将其打败。

各国的报纸挑起了国民疯狂仇视外国人的情绪。有些人不为这种煽惑所动,实属难能可贵。但大多数人在媒体的启发下想象力空前活跃,在他们眼中,到处都有间谍和第五纵队分子的身影。有外国口音或外国名字的人无一不身处险境。来自阿尔萨斯(Alsace)的人如果因德国口音暴露了身份,可能会受到其他法国人的殴打。慕尼黑有两名妇女被人听到在说法语,结果要靠警察搭救才得以安全脱身。圣彼得堡高呼爱国口号的暴民捣毁了德国大使馆,还抢劫德国人开的商店。沙皇为迎合这种狂热,把首都的名字改为彼得格勒,因为圣彼得堡听起来德语味道太浓了。

8月的头几天,德国有超过25万人踊跃志愿参军。这个数字非同小可,因为几乎所有男性人口都受义务兵役制管辖,只有17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人才免于兵役。在英国这个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大国,1914年8月有30万人志愿参军,9月又多了45万人。工业城镇中,工友或邻居一起入伍,组成“好友营”。许多人参军是迫于巨大的社会压力。但即使如此,在英国和在其他国家一样,将一切因素纳入考虑之后,可以看到,民众的确普遍对战争满怀热情,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可以说战争是人心所向。

每个交战国都有大批欢呼的人群在火车站为开往前线的士兵送行。与母亲、妻子和孩子的婆娑泪眼相伴的,是高亢入云的爱国歌曲和迅速得胜、早日团聚的豪言壮语。但是,前往战场的许多(也许是大多数)预备役士兵无论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摆出多么勇敢的姿态,一旦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农庄、办公室和工作场所,心里终不免有些勉强和忧惧。他们用“到圣诞节就完事了”的梦想来安慰所爱的人,也安慰自己。没有几个人像奥地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约瑟夫·雷德利希(Josef Redlich)那样清楚地对未来怀有不祥的预感。1914年8月3日,他看到数千名预备役士兵在维也纳的火车北站登上火车开赴前线时说:“哭泣的母亲、妻子和新娘们,等待着她们的将是怎样的痛苦啊。”

运兵全靠火车。德国使用了1.1万列火车,法国使用了7,000列火车,专门运送部队上前线。也有大量马匹需要运送。奥地利、德国和俄国一共征用了近250万匹马,英国和法国征用的马匹还要多上几十万匹。在军队对马匹的依赖上,1914年和拿破仑时代没什么两样。

与此同时,军队制服的颜色大多变成了深卡其色或灰色。但法国人仍然穿着属于前一个时代的军装:亮蓝色上衣、红色裤子和红蓝相间的帽子。1914年8月,士兵的背囊中还没有保护性的钢盔(1915年法国和英国给士兵发了钢盔,次年,德国军队也配备了钢盔),也没有防毒面具,但他们很快发现,防毒面具是对一种新型致命武器的必要防护,虽然效力仍然不够。

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他们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 TCFoYGbcIJPbHHLwgXWRRdhbrQPGASej4MO2Etxx3n4G9CDjEY4vvlYSKLn9wK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