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 “THE ICEMAN” HOF
维姆对“你想在布告板上写点儿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活下去,你这个家伙!”
维姆·霍夫是荷兰人,他是维姆·霍夫方法的发明者,同时保持着20多项世界纪录,绰号“冰人”。维姆是个胆大妄为的科学门外汉,因为他经常要求科学家来测验和证明他的壮举。下面只是其中几个例子:
●2007年,维姆全身只穿着短裤和鞋,攀越了珠穆朗玛峰的“死亡地带”(海拔7500米)。
●2009年,维姆在芬兰北极圈内完成了全程马拉松——还是只穿短裤,尽管这次的气温低至零下20℃。
●2011年,维姆在滴水未进的情况下在纳米布沙漠跑完了全程马拉松。他也能在高原跑步,并且没有任何高原反应。
警告: 永远不要在水里练习维姆·霍夫呼吸法,也不要在进行水中训练前练习这种呼吸法。在浅水昏迷也是致命的,等你感觉到不适时已为时太晚。总之,永远不要在靠近水的地方练习维姆·霍夫呼吸法。我的另外一名播客嘉宾乔希·维茨金有几十年的自由潜水经验,但他在纽约市一个公共游泳池遭遇了一次浅水昏迷,在被救生员拖出来之前在水下多待了3分钟。他在出水后的20分钟之后才恢复意识,之后住院了3天,进行了一连串的体检以评估受伤程度,包括可能的脑损伤。他很可能就在这次事故中死掉了。因此,再次重申一下:不要在水中进行这种呼吸练习,因为你可能会毫无征兆地失去意识。记住了?
在介绍维姆·霍夫呼吸法之前,我要重申一下注意事项:请不要犯傻伤到自己。保证让自己在非常柔软的平面上练习,以防你跌得鼻青脸肿。
1.做一套俯卧撑,要咬牙坚持,记录下所做的数量。
2.至少休息30分钟。
3. 重复做40次下面的呼吸练习:尽量吸气(挺起胸部),然后快速吐气(迅速降低胸部)。你可以把快速吐气的动作想象成一种较为短促的“哈气”。如果你做得正确,那么重复20~30次之后你就会感到放松,稍有些头晕和酸麻。酸麻经常是从双手开始的。
4. 在最后一组呼吸动作中,尽力吸气,然后尽力呼气。之后再做一套俯卧撑。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此时所做的俯卧撑数量会增加很多,尽管他们的肺里没有空气。
维姆、冲浪之王莱尔德·汉密尔顿和托尼·罗宾斯都把低温暴露视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法。低温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脂肪流失(部分原因在于增加了脂联素激素水平),并能够极大地改善情绪。事实上,凡·高在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之后,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就是让他每天在精神科病房里洗两次冷水浴。
在这样做(暴露在低温环境中)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消失了。低温……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净化力量。
维姆把低温暴露法发挥到了令人恐怖的极致——有一次在结冰的湖中游泳时,他发现他的视网膜被冻住了。不过,你可以从简单的做起,先试着用一盆冷水“结束”淋浴,让你淋浴的最后30~60秒变成彻底的冷水浴。本书中的其他一些人,比如纳瓦尔·拉威康特、乔希·维茨金,包括我自己目前都在这样做。乔希会同自己的小儿子杰克一起做冷水浴。现在,每当温度低得难以忍受时,这个小家伙就会喊:“太爽了!”
下面就是我的冷水养生法。我通常是冷热水交叉使用的,这一点我在前面提到过。我的整个“训练”过程是这样的:(1)训练前服用支链氨基酸补充剂;(2)训练;(3)训练后服用乳清蛋白;(4)马上洗热水澡(20分钟),紧接着洗冷水澡(5~10分钟)。我会重复这一冷热水交替洗澡的过程2~4次。
训练之后的冰水浴是这样进行的:
●把大约35斤的冰块儿(冰块多少取决于浴缸的大小)放入浴缸,然后加满水。这一过程要迅速完成,并且保证水不溅出来。你可以通过超市订购冰块儿,也可以买一个冰柜放到车库里,用来储存冰袋。这比自己制冰或操作复杂的冷却装置要简便得多。
●15~20分钟之后,当水温达到7℃左右时,你就可以开始了。我会把从卡罗来纳生物用品公司花5美元买来的浸入式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水温。萨默教练给他的学员设置的标准是水温达到10℃。
●我会在洗完热水澡之后再开始冰水浴。过程中保证双手露在水面之外,这可以让我在里面待更长的时间,因为手部的毛细血管密度很高。在冰水浴最后的3~5分钟,再把双手放到水下。
我觉得像维姆这样的怪人一定有他自己的饮食秘诀,但当我询问他的日常饮食时,他的回答让我哑然失笑:“我喜欢吃面条,也喜欢喝啤酒。它们棒极了!”这些食物是怎么让他发挥出这么大的能量的呢?基因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他很少在晚上6点之前吃饭,而且常常每天只吃一顿饭。用那些酷小孩的行话来说就是: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间歇性禁食。
当我第一次同维姆本人在加利福尼亚的马里布市一起训练时,我注意到他的拥抱方式同大多数人都不同。他会伸出左臂抱住对方的肩膀,把头伸到对方头部右侧。我猜他也许是个左撇子,于是我问了他的团队成员这个问题,但他们告诉我:
“不是,他只是想同每个人进行心贴心的拥抱。”
我喜欢这种做法。本书中我的几个朋友现在在一些特殊场合也会这样做。只是需要注意一点:这种拥抱方式容易让对方迷惑不解,就好比伸出左手与人握手一样。因此最好先提示一下(比如拍着自己心脏的位置,说一句“心贴心”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避免两人的脑袋相撞。
也是在那次训练期间,我把自己的屏息时间从平均水平的45秒延长到了4分45秒,并且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几个月之后,在进行了8天的节食[处于深酮阶段(酮类值高于6mmol)]之后,我在高压氧舱(2.4个大气压)中进行了同样的练习。结果,我的屏息时间达到了惊人的7分30秒,最后我主动停下来,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的脑子会因此融化掉。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我在这篇文章开始时给出的警告,那请一定要回去看一下。如果你看到了,那请再看一次。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酮症状态和节食的内容,请查阅前面有关多米尼克·达戈斯蒂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