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黄金是延续6000年的泡沫

当商品的价格超过其合理的价位时,泡沫便产生了。一部金融史,几乎就是一部泡沫史。在所有的金融泡沫中,黄金价格泡沫的历史最悠久。黄金泡沫原本已随着金本位制的破灭而破灭,但是,每当经济危机、战争等不稳定的时候,黄金泡沫便又死灰复燃……

从古老的原始崇拜到金本位制解体

自古以来,黄金始终有着光鲜亮丽的形象。在中国,“金碧辉煌”“真金不怕火炼”“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赞美之词无不表达着黄金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种对黄金历史悠久的崇拜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贯穿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

不过,古希腊人对黄金的认识很深刻。在公元前4世纪,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说过:“所有的黄金,地上地下加起来,也不足以拿美德交换。”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黄金一开始不是货币,只是商品,因其是贵金属、稀少、耐腐蚀、耐高温(早有“真金不怕火炼”一说)、不坚硬易分割、不生锈等特性,更易充当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保值手段等,被各国殊途同归地当成货币使用。这是一个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但在辉煌了几个世纪后,黄金在货币世界中逐渐失去光环。在货币世界,黄金的窗口在1971年被美国总统尼克松关闭。这要从《布雷顿森林协议》说起。

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同意美元与黄金挂钩,于是美元便成为唯一能满足国际货币交易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货币。但是后来,随着越南战争的旷日持久和不断升级,美国元气大伤,国力也有所下降。1968年3月,美国官方的黄金储备竟然下降到100亿美元,而这是美国黄金储备的临界点。1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被人们称为必要的、永久的“战争基金”,如果这一数字继续减少的话,会对美国产生致命的打击。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终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他没有与布雷顿签约国商榷,而是独自做出终止美元与黄金关联的决定,此事件被称为“尼克松冲击”。之后美元成为完全浮动的法定货币,美国政府可以印刷更多的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本位制也退休了。

当黄金失去既有的权势之后,便不再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固定汇率和金融交易的中心。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从历史经验来看,斯塔特金币、拜占庭金币、第纳尔金币以及英镑,都没有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永久的统治地位。

正如彼得·L.伯恩斯坦在《黄金简史》中总结的那样,多少个世纪以来,黄金激起了人们对于权力、荣耀、美丽、安定以及不朽的欲望。黄金也成为一种贪婪的符号、虚荣的工具,以及货币标准的有力约束。除了黄金以外,没有什么物品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但那些相信黄金能够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人们,实际上并不明白,黄金或者我们所选择的任何一样东西,其实都是难以担当起追求永恒与不朽的重任的。

归根结底,黄金就其自身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储藏黄金并不能创造财富。黄金及其替代品只有在为实现某种目的(诸如为了美丽、追求崇拜以及交换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手段)时,才具有意义。

黄金真能保卫财富吗?

自金本位制被废除之后,黄金其实就只是一种贵金属而已,黄金的价格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价格一样,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达到一定高度,人们没能力购买时,需求就会下降。黄金也不例外。比如,印度人和非洲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喜欢佩戴金饰品的民族,恨不得全身上下都被黄金包裹。可如今金价这么昂贵,首先就逼迫他们退出了购买的舞台。其次,黄金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大部分已被其他金属替代了。所以说,黄金的“刚性需求”并不刚性。

有人声称:“黄金是‘真正的’货币,政府或社会发行的法定货币只是薄纸一张。”尽管货币的确是“薄纸一张”,然而只要这张薄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作为交换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和延期付款的标准,被人们普遍接受作为支付商品、服务和偿还债务的形式,那它就不只是一张薄纸这么简单。黄金能起到这些功用吗?

还有人说:“投资黄金是明智的决策,因为数千年来它的购买力保持不变。”真是这样吗?60多年前,很多有钱人都喜欢把别的财产变卖后买入黄金储存。我们以十分极端的情况——1950年3月31日买入后留到2011年来估算一下黄金的价值走向。1950年的国际金价为35美元/盎司,2011年的金价超过1500美元/盎司,上涨幅度为43倍。你在1950年买一盎司黄金,要花人民币147元(当时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4.2),如果你2011年卖出,能得到9750元人民币,9750约为147的66倍。不过60年前的1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2011年的3000元,相差300倍。可见藏金60年,贬值接近80%!

更何况还有华尔街的炒作因素。30年前金价就曾被华尔街炒作,突破了850美元/盎司。即使按最保守每年3%的通胀率计算,那时的850元/盎司,其价值已然超过了2011年的2000元/盎司。一个40岁的投资者,假如在金价最高位时购入黄金作为退休之用,那就要等到28年之后,金价才可能重新升至850美元/盎司的水平,除非他活到80岁,否则就别指望这笔退休金了。退一步说,即便黄金“3000年来维持购买力不变”,这也仅仅说明黄金的真实回报率(经通胀因素调整)为0。政府发行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还能有通胀率加2%的收益率呢!

说穿了,金价只有在不稳定时才会被推动上升。比如当金融海啸或战争来临时,黄金就成了人们保卫财富的热门选择。中国历来有“乱世藏金”之说,因为其他资产如房产、土地等都无法搬走。其实,也正因为人们在此时太关注于纸币的贬值,而忽略了一旦海啸退去或战争消停,那些背负着黄金袋子的聪明投资者,便会立刻抛开背上的黄金,转而换取升值更快的商品来投资。几百年来,这已经是上演了一遍又一遍的戏码,现在又不厌其烦地继续上演着,只是人们“不愿意”去看。

世上物质千千万,为什么大家非要选黄金来作为保值工具?这就涉及一个关键的因素:人们对黄金的喜爱已经上升到顶礼膜拜的信仰层面。就好比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实际上也是一种信仰。信任体现于为我们支付薪水上,体现于货币的发行中,即个人使用或者机构兑现支票或转让支票。从古到今,货币说到底只是一种记名信托。无论是白银、泥版,还是纸张,或是出现在液晶显示器上的虚拟数字,甚至是马尔代夫的贝壳、太平洋雅普岛圆盘的巨石,其实什么都可以充当货币,只要人们对它产生信仰。

总而言之,如果不怕成为最后接棒的“大傻瓜”,你尽可以进场去参与黄金投机;但如果是希望作为长线投资购入黄金来保值增值的话,则千万谨慎为宜。

华尔街最佳炒作工具

事实上,黄金根本就不是投资品,也不存在投资价值。

首先,黄金本身并不能带来回报,而且储存黄金还需支付保管费、交易费等,因此,其只能依靠买卖的差价来牟利。也就是说,黄金只是人们用来赚取差价的投资品种。不过,在大众普遍的印象中,黄金好像是公认的投资品种,那是因为人们没有分清投资行为和投机行为,以致把投资品和投机品的定义混淆了。

其次,黄金也不能抗通胀。事实上,1971年至今任何一个连续的20年,黄金都不存在抵御通胀的记录。

最后,黄金并没有投资价值。其实,地球上的黄金并不少,只是从勘探寻找金矿,到把地下的黄金开采出来,再将黄金冶炼成一定的纯度,这样的过程使得黄金的开采成本提高了。而且,黄金除了大部分被储备在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以及被人们用作首饰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工业用途。黄金的工业用途几乎都有其他类似的或更优的替代品可以替代。

谈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问,既然黄金不能保值,那为何各国央行要用黄金作为保险品呢?

大家知道,在实行货币金本位制时,央行储备黄金是必需的,因为没有黄金,就等于没有货币。如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确立了金本位至高无上原则,即发行货币必须有黄金支持,当时要求必须至少有40%的黄金储备。而现在,虽然信用货币与黄金脱钩,但绝大多数央行仍把黄金作为一种储备,这是由于几千年来,人类对黄金产生了一种宗教般的信仰——“黄金情结”,央行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其实是给货币持有人吃一颗“定心丸”,让国民相信政府不是在凭空印钞票,而是有黄金这一“压箱底”的资产来作为信用担保的。也就是说,目前各国央行拥有黄金是作为最后的保险品,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自己发行的货币的信用信心不足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目前,全球开采出来的黄金总计17万多吨,其中,60%的黄金是以一般性商品的状态存在,如成为历史文物、首饰制品,用于电子化学等工业产品之中;另外的40%——总量接近7万吨——作为可流通的金融性储备资产,存在于世界金融流通领域。不过,其中3万多吨的黄金是各个国家拥有的官方金融战略储备,2万多吨黄金为大企业及私人等所拥有的民间金融黄金储备。也就是说,其实,平时只有1万多吨黄金作为金融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交易。按目前金价每盎司1280美元计算,不过5000亿美元上下。虽然那6万多吨的各国央行储备和民间储备,在市场动荡的时候,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随时参与到金融流通领域中,但即使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整个黄金市场满打满算的体量,还不如一个苹果公司股票的市值。

由于金市盘子较小,是很容易被几个庄家联手操纵的。如全球最大黄金基金ETF——SPDR Gold Trust(GLD)一般就拥有800~1000吨黄金储量,再加上华尔街几家大黄金基金的储量,就至少占有了30%市场流通的黄金。再加上利用“黄金杠杆”的保证金合约,可以大大放大华尔街大庄家控制的流通体量。因此,黄金是华尔街的最佳投机炒作工具之一。

实际上,黄金作为投机工具被操纵由来已久。

150年前的黄金大操纵

和黄金悠久的历史一样,黄金被操纵的历史也不短暂。黄金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然而大约150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起黄金恐慌几乎造成了一场可怕的大劫难。

19世纪60年代,结束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还没有实施金本位制,金币和绿钞同时流通,但是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使用劣币“绿钞”,而宝贵的黄金几乎立刻从流通领域彻底消失。在当时的黄金市场上,只需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购买数额很大的黄金,这种杠杆效应使得黄金投机成为最危险,但同时也是回报最为丰厚的投机活动。

1869年8月,以杰伊·古尔德(Jay Gould,1836—1892)为首的投机家勾结政府要员,甚至愚弄了美国总统格兰特(Ulysses S.Grant,1822—1885),对黄金市场展开了狙击,力图买断纽约黄金市场的所有黄金供应。如果成功,那么所有黄金购买者,尤其是那些为实现套期保值而卖空黄金的国际贸易商,都将在绝望中眼睁睁地看着投机家操纵黄金价格飙升天际而无能为力。

古尔德发动了一场空前的黄金抢购潮。一个亲眼看见了当时景象的人,几年后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写:百老汇大街上“到处都挤满了人,他们衣冠不整,有的衣服上没有了领子,有的帽子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疯狂地冲到大街上,仿佛精神病院失去了控制。人们大喊、尖叫,搓着双手无能为力,而黄金价格稳步上升”。

一时间,黄金交易几乎是整个国家唯一的金融活动。从纽约到旧金山,商人们停止了所有的商业活动,聚集在黄金价格指示器前。此时黄金价格继续上涨,已经不是因为市场上还有巨大的购买需求,而是因为市场上几乎没有卖家了。虽然操纵者正在悄悄地出货,但同时还在虚张声势,制造他们继续全力买进黄金的假象。

黄金价格泡沫终于积聚到了爆破的时刻,抛售的风潮一起,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整个华尔街就像刚刚经过一场大火或劫难。

当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Abram Garfield,后来成为美国总统)领导一个国会委员会负责调查已经过去的黄金恐慌时,他清楚地知道黄金恐慌是如何产生的,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阻止它再次发生。“只要我们国家存在着法定的黄金、绿钞复本位制,”他在给国会的报告中写道,“并且相互之间的比价可以改变的话,那么黄金投机就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换句话说,为了阻止“黑色星期五”(这次黄金恐慌发生在星期五)卷土重来,美国就必须回到金本位制。投机家给美国上了这么生动的一堂课后,美国用了整整10年时间,完全回归到了金本位制。 4+hXtqTk6Nh+xtcArOdkzqWKyvq1vpDLKTJim1GY+1LvuufGWZQDsPtaSSOU2J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