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搞聚会总需要一个牵头组织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主人”。毫无疑问,为了使聚会顺利、热烈地进行下去,真正达到增进关系、交流感情的目的,聚会的主人负有最大的责任。要想使聚会热闹起来,主人一方面必须找到合适的话题,使大家在杯盏之余能够兴致盎然地畅谈,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恰当地应付好两种人——一种是过分滔滔不绝的人,另一种是沉默或木讷的人。如果主人能在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那么聚会的气氛就很容易调动起来了。
主人要想调动聚会的气氛,防止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寻找到合适的话题是最重要的。所谓合适的话题,也就是能够促使聚会者津津乐道、相谈甚欢的话题,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话题,一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显而易见,在聚会中找寻大家熟知的话题有两大好处,首先是熟知的话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并且正因为熟悉,所以能够谈得深,谈得透,谈得妙趣横生,很容易把每一个人的兴致都调动起来;其次,大家熟知的话题往往牵涉一些共同的体验和经历,因而在谈论过程中很容易激发共鸣,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找寻大家熟知的话题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抓住聚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例如同学聚会,大家所熟知的话题自然是昔日学生时代的学校、老师、种种趣事等,只要有人提到了往昔的那些人和事,那么很快就会激发大家连绵不断的回忆,大家的谈兴自然就浓起来。再如家庭聚会,大家所熟知的话题要么是家庭内部新近发生的一些琐事,要么就是关于往事的一些回忆,这至少会勾起第一代、第二代家庭成员的兴趣。又如单位同事聚会,不妨引导大家谈一谈单位的业务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或者是在单位领导不在的情况下,引导大家“评论评论”领导优缺点,只要不涉及人身贬损,权当作谈资也无所谓。当然,以上是指聚会的成员比较熟悉的情况,如果参加聚会的人尚不十分熟悉甚至是初次相见,那么主人就必须根据大家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背景等来揣摩大家较为熟知的应是些什么样的话题。
除大家熟知的话题之外,大家关心的话题也能够迅速调动聚会的气氛。对这类话题大家可能并不十分熟悉,但出于关心还是忍不住说一说、问一问,一个人可能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大家七嘴八舌就马上热闹起来了,聚会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大家所关心的呢?粗略归纳,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牵涉大家个人利益的问题,例如对同在一个单位的同事来说,工资的涨落、领导的更换、本月是不是要多加班、国庆节是否组织公费旅游等,这些都牵涉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大家都很乐意发表一番自己的见解。另外一种是那些能够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主要和聚会者的职业、个人爱好有关。例如:
几位同事去餐馆聚会,感到没什么可聊的,聚会发起者小王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想起几个同事中有三位是钓鱼迷,于是就赶快引出了有关钓鱼的话题,说:“我前两天买了一杆海竿,刚用了一次就出了问题,正好向你们几位请教一下。”几位钓鱼迷一下就来了兴致,先帮助小王解决钓竿的问题,进而又畅谈到了钓鱼的方方面面,最后竟聊起了谁的妻子最会烧鱼。聊到这里,那几个不太喜欢钓鱼的同事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聚会的气氛十分热烈。
可见,寻找大家关心的话题对于调动聚会气氛确实是非常有效的。
在他尚未打开话匣子之前一定要找对话题,以便大家都能参与讨论,而不致让他一个人口若悬河地宣讲大家都不感兴趣的话题。
适当插话或提问,把对方的话题朝大家所希望的地方引导。
几位同事聚会,其中一人上了饭桌就大谈足球,而偏偏其他几人都对此不感兴趣。聚会的发起者张涛看到了这种情况,就问这位滔滔不绝的同事:“你知道吗?咱们单位郑主任年轻的时候是市足球队的队长呢,后来检查出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好退出了球队。提起郑主任的年轻时代,那可真是颇有传奇色彩,其间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恋情呢,不知你们想不想听?”这样,有关足球的话题就岔开了,大家又都来了兴致。
另起炉灶,孤立对方。在对方滔滔不绝时,你也没有必要非要惊扰,不妨先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跟身边的一两个人谈起来,然后慢慢扩大范围,直到多数人都开始津津乐道于此话题为止。滔滔不绝者再善谈,没有听众也就没了意思,自然就安静了。
委婉善意地提醒对方。例如正当对方滔滔不绝之时,你可以端起一杯茶水敬过去,说:“讲了这么久,一定口干舌燥了吧,先喝口茶润润喉咙。”在座者忍耐了好久,此时一定免不了开怀大笑,对方也就不得不在窘迫中有所收敛了。
要让沉默寡言的人开口说话,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探明其兴趣所在,然后将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大家谈论的话题。这就需要主人耐心地与沉默寡言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兴趣所在。一般来说,对方再不喜言谈,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喜欢说几句,特别是当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埋藏很深而终于得以发表出来时,他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会促使他继续说下去。
2.刺激对方,然后热忱赞美。例如在大家谈论某一问题时,你可以突然向一言不发的他发问:“这位先生,能请教一下您的高见吗?”对方肯定会很尴尬,但是碍于面子,他不能不说几句。此时你再抓住“几句”中的闪光之处大加赞赏:“您半天不说话,原来肚子里藏着这么精辟的见解。您能再详细讲一讲吗?”这样一来,对方的信心受到了鼓舞,也许会就此打开话匣子。
3.给对方找一个“同道中人”。这是针对那些因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迥异而不想发言的人来说的。这些人不一定不健谈,关键是他感到自己无法与身边的人交流,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觉。例如一位农民坐在一群知识分子中间,他就会感觉彼此有隔膜,甚至还有些自卑,因此他就不想发言。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从在座的人中介绍一位与他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的人,让他们从共同熟知或关心的话题出发聊起来。知识分子似乎与农民没什么相似地方,但没准儿有哪一位与该农民是同乡,你给两人介绍一下,也许他们谈谈家乡旧事或家乡新貌之类就相谈甚欢了。这样,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共同语言,但至少每个人都有话题可聊,聚会也就不至于冷场。
首先要有耐心和尊重的态度。千万不要显出急躁、不耐烦的情绪或对人家不屑一顾的表情,你越是这样对方就越着急,越着急他就越说不出话。无论对方说得如何结结巴巴,你都要目视对方的眼睛,耐心、恭敬地听对方说完。
随时准备把话送到对方的嘴边。言谈木讷的人不知是反应太慢还是词汇量太少,总之其特别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用词,因而常常一句话停在半路,再也说不下去。这个时候,你最好主动及时地把他需要的那个词送到他的嘴边,同时做出很受启发的样子。例如一位言谈木讷者在谈论“角球”问题时卡住了壳:“这是,这是……”此时如果你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最好帮他一把。这样,彼此间的交谈也就得以继续下去了。
最好选择一些对方熟悉且表达难度不算大的话题与之交谈,缓和他的心理压力。例如如果对方是位搞个体养殖的农民,你最好多问问他关于养殖的情况,别问他一些你认为有趣但却令他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样你们之间的谈话就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