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詹森效应
——专注于压力带来沮丧

丹·詹森是美国的一位速滑运动员。他在1988年和1994年的世界锦标赛上曾两次摘夺冠军的头衔。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时,他以1分12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奥运金牌。至此他已经赢得了七枚世界杯的奖牌,打破了七项世界纪录。

但是此前的几届奥运会上,他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能叫遗憾。在1984年的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奥运会的500米速滑比赛上,技术精湛的他仅名列第四;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上,他原本是被大部分人看好的夺金的热门选手,但是在比赛的当天早晨,他的姐姐不幸去世,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情绪,尽管在比赛中他一直竭力控制自己,但是很显然,情绪的波动还是影响了他的发挥,在500米和1000米的速滑比赛中,他两度失利;在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他仍然是被大家看好的夺金热门选手,但是这次他依旧与金牌擦身而过,在500米速滑中滑倒,名列第四,在1000米项目上排名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名列第26;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500米速滑比赛中,被观众给予厚望的他在赛道上滑倒,再一次无缘500米速滑金牌。

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后来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詹森效应反映了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浅层心理疾病,即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

通过詹森效应我们可以发现,竞技场上考验的不仅仅是选手的实力,更是选手的心理素质。有些人之所以在“比赛”中发挥失常,主要原因就是得失心过重。由于对“比赛”结果过分重视,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压力。如果压力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只会使自己身上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直到让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如此一来,怎么能够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呢?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助于人们提升自我表现能力,但是过量的压力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让人濒临崩溃边缘。

一些心理研究指出,压力过大时,人的健康往往容易出问题,比如可能出现发烧、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就很难保持原有的水平完成工作。压力过大时,人的应急能力也变差了。由于反应能力下降,人自然就难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智慧来处理问题。压力过大时,人的情绪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有的人会紧张,有的人则会无端地发脾气。心情一差,办事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更要命的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好像并不能如预期那样施展自如,自信心就很容易受到打击,甚至可能失去前进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和一般人相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遭遇压力的折磨。心理学家认为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是完美主义者深受压力困扰的重要原因。

一些完美主义者对自我期望过高,但是又缺乏自信。他们只想成功,害怕失败,患得患失。比如,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通常会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比如“我一定要做得完美,否则会……”“我必须完美,别人才会接纳我、喜欢我”“如果我失败了,就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由于不停地对自己施加心理暗示,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在面对过高的目标之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等症状。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反过来又会影响完美主义者的正常水平发挥,一旦发挥失常,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沮丧心理。而这正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那么完美主义者该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其实,只要你懂得淡化结果,专注于具体过程,不过多考虑结果如何,同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没什么大不了的”“冷静!沉住气!”等等,那么你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进而在人生中的任何一场“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fsFljUALDHhGqhZyZ0paL4rDKiJhXhGECplIBbkNtDg9fq1rv+dPNL1pm6FvUC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