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巴纳姆效应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偏见

这是一个关于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的真实故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简奈特·弗兰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她从小就胆小怯懦,她的兄弟姐妹听到父亲下班回家的脚踏车声,就会兴高采烈地迎上去要粗糙的糖果,只有她落在后面,如果糖果不够分,肯定是她两手空空。父母经常唉声叹气,唠叨着说她不正常。

时间久了,她也就相信自己不正常了。上学的时候,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很快融入新环境,总是交不到新朋友。为了帮她调整心态,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她更换学校,但始终没有太大改观。

而且,她还总是用一些奇怪的字眼来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家人听不懂她的想法,同学们也搞不清楚,连老师都认为那只是她的呓语与妄想。

为此,父母也没少带她去看医生。最开始的时候,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自闭症;后来,也有诊断为忧郁症的;再后来,她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住进了长期疗养院,又多了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她惶恐着、逃避着,默默地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疗。

医院的日子是落寞而空虚的,好在医院里摆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有的是教人如何烹饪裁缝,如何成为淑女的;有的谈一些好莱坞影星的幸福生活;有的则是刊登一些深奥的诗词或小说。她没事的时候就看,后来索性就通过那些地址给杂志社投稿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在家里、在学校或在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

这让医生有些尴尬,取消了对她“精神病”的治疗。她出院了,并且后来在学校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奖学金出国深造了。后来在英国最著名的Maudsly医院,精神科医师经过两年地观察,慎重地开出了一张证明她没病的诊断书。那一年,她已经34岁了。

一个从小被认为“不正常”的小女孩,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后,终于挣脱了别人言论的樊笼,成为了众所公认的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由此可见,来自外界的信息暗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更能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们仍然认为那些描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那种人。换言之,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外界的信息暗示,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假如接受的信息是积极的,那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信息是消极的,那就会影响心情,使人情绪低落或者焦虑不安。

心理学家发现,人之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是因为人的内心有强烈的“自我验证”的需要。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所以,人便会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了解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就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

心理学家指出,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那些让他们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暗示,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暗示,就算是与真实的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他们也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人容易接受外界信息暗示,进而出现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由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相信自我、肯定自我,人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会大大增强,所以就更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尤其是负面暗示。

大多数完美主义者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习惯于接受外界的各种心理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因为太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他们往往相较其他人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不断地被“我还不够好”“我太差了”的恐惧和痛苦所折磨。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有可能真的变得越来越差了,尽管他们实际上并非如此。 j7f2oQ5oE5/5hkwqsH4/retKqDLqzDYFXOyTel+Zwg9EJTJrviq0dsswvUA1qS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