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华传统文化学习起来,总会给人一种很玄乎的感觉。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超越了人类习以为常的“感觉经验”。没有“感觉经验”做基础,一般人很难理解新的知识。
比如,对一个从来都没有出过山洞的“山洞人”讲日出、日落,“山洞人”是没法理解的,因为“山洞人”缺乏日出、日落的“感觉经验”。
在古代,既缺乏“感觉经验”,又缺乏相关知识背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讲明白,那基本上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即使现在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背景,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新知识的人来说,要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依然存在很大的障碍。
因为,一般人对知识的理解,是从概念的角度进行理解的,而在TA所理解的概念背后,并不是概念的真正内涵,而是TA对概念的已有认识,而这种已有认识基本上都源自TA的“感觉经验”。
那么,如何才能突破学习者已有的“感觉经验”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学习者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把相关的知识背景都还原成“意识影像”,有了这样的“意识影像”,学习者就能突破自己的“感觉经验”来认识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我们用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之前,需要读者做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方面的准备就是,读者要在意识空间中,建构重叠结构世界的“意识影像”,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重叠结构人体与心智系统的“意识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