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甲骨文为世界保留了完整的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当然是有的,这种方法就记载在中国的甲骨文中。

我们现在对甲骨文的认识,都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认识,按照这样的角度,甲骨文就是与中国古代语言相匹配的古老文字,记载的也都是一些与占卜相关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去看,甲骨文在现代社会除了能让中国人对自己悠久的文明历史自豪一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现实价值。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甲骨文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沟通语言而创造出来的文字。而是一种独立于当时中国人沟通语言的图示,每一个甲骨文都是一种图示。

这种图示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向后世传递“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甲骨文对于现代文明来说,真正的价值在于TA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在超出科学(science)假设前提的时候,甲骨文为现代人类揭示了“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心智系统转换”。

从哥白尼开始,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旅程,从“地心说”到了“日心说”,又从“日心说”到了无垠的宇宙;从牛顿的刚性的“单一结构世界”到了爱因斯坦的柔性的“单一结构世界”。人类文明在这个阶段,又到了另一个“地心说”的临界点,这个新的“地心说”就是“单一结构世界”,而新的“日心说”就是“重叠结构世界”。

但是,现在的科学(science)能否帮助人类从“单一结构世界”走向“重叠结构世界”?就像当初从“地心说”走向“日心说”,这是非常令人值得怀疑的,因为一旦科学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这个科学已经不是现在的科学(science)了,而是一种假设前提完全不同的全新科学,这种全新科学甚至有可能就连名称都会改变,犹如科学(science)是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一样。

虽然,我们知道在甲骨文中包含了一整套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但要直接从甲骨文中全部解读出这些内涵,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所幸,1993年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楚墓竹简《老子》,从我们现在的研究进度来看,其中的《老子》甲编,就是用甲骨文字义写的,内容是关于在“重叠结构世界”背景下,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老子怎么会用甲骨文字义写的《老子》?

老子曾经做过周朝古代典籍的管理官员,我们要是把这个官职简单理解为图书管理员,那可是大大低估了老子。

老子之前的古代典籍,包括周朝本朝的,以及之前殷商的,甚至更早的黄帝时代的典籍。这些典籍所记载的核心内容,相信是以“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为主的。

“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在当时缺乏知识背景的条件下,无法用日常沟通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记载。因为日常沟通的语言、文字都是人的共同经验的约定,用共同经验的约定根本没法传达、交流“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这样的知识,因此,只能用甲骨文这样的专用图示来记载。

所以,作为研究古代典籍的官员,老子日常接触、研究的都是甲骨文。更为重要的是,老子与如来一样,都不是普通人,从“心智系统转换”的角度来说,老子的心智系统已经得到了转换,他有了感知“重叠结构世界”的能力,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完全能读懂甲骨文中所包含的内涵。

而他想把相关的内容继续留给后世,他用日常交流的语言、文字也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他也只能用甲骨文字表达出来,写完就出了函谷关,走进了历史长河。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幸运的,东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为我们搭建了能够解读甲骨文的知识背景以及体验手段,我们只要运用这些知识背景以及体验手段,就能让普通人也能认识到中华祖先为人类留下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人类文明的未来,竟然就在中华文明的源头中! PnVmGzIc9Vd4CDm5J8FKAWxYRb8hWGhJuCIR+W4pxqlbcFnzTa24v0B4y51SkJb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