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看到这一幕之后,轻轻的笑了笑,抬起头看了看天。差不多应该到退潮的时候了,她这才站了起来。
满朝文武一看到她站起来,领事凝视看着天后。
他们都在期盼这件事情的结果到来。
可是武则天在战胜之后什么也没有说,只不过就是甩了一个袖子。
“退朝。”
根本满朝文武说了这么两个字之后,她便直接回宫了什么事情都没有说。
狄仁杰抬起头来,长长的出了口气,口气当中可真是饱含了无奈。
天后的意思其实已经比较明显了。她现在只不过就是给满朝文武一个说话的机会而已。
等皇家的事情,还得黄家自己处理,哪个大臣也别以为自己可以左右皇家之时,否则的话只能是引火烧身。
估计不赞同处置太子的人,接下来也就不是那么好过喽。
等到满朝文武都走了之后,狄仁杰这是故意留在朝堂之上,没有走。他只是站在那里。
他当然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他现在就这样索性站着,闭着眼睛眼观鼻鼻观心。
果然就像是狄仁杰所想的那个样子,没过多长时间,这天后就派了一个小太监过来把他给领到后宫去了。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君臣之礼,先别说,这闲言之事也不说。武则天看到狄仁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问道:“这满朝文武又如何得知咱们三个人才知道的事情?”
狄仁杰听完这话之后,也是眼皮垂下,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事情只是压在舌头根子底下而已。天后这是当局者迷,狄仁杰自然是旁观者清了。
这金色牡丹的事情,由太子所作,本身就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武则天并未打算过度的刁难太子,只不过就是把他的太子之位趁机罢免就算了。
狄仁杰虽然也知道,这一国太子是不可能因为一朵花而罢免的。在之前的时候,太子做的糊涂事已经不少了。
最离谱的一件事情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叫嚣,让位给他老丈人。在那个时候,就连狄仁杰都觉得这太子实在是不太适合当皇帝。
但是再看看这太子,就觉得有些可怜了。
可是关于他们三个人的事情是怎么流传出去的。从狄仁杰的角度上看,这件事情简直是明摆着的。
他也就只能含糊其辞回答了一声:“想必是宫中有一些耳目吧,这个宫里边儿,本身就是隔墙有耳,内有奸细。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堂上乱起来这情况而言。这个人就越有利,朝堂上越安静,这个人自然就无利可图。”
武则天一听这话之后,倒是来了精神。
“狄卿,我朝堂之上能有这样的人吗?难道说满朝文武都愿意当罪人的帮凶吗?”
狄仁杰摇了摇头。
“并非满朝文武愿意当这个人的帮凶,只是因为满朝文武惧怕天后做一事。那就是满朝文武都怕您杀了太子。天后,虎毒不食子啊。”
武则天听到这话之后,倒是颇为不满的打量了一下狄仁杰。
“狄卿,满朝文武都这么想,难道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三人成虎,狄仁杰难免耽于流俗。”
狄仁杰说起话来倒是特别的客气,可是这客气的意思当中却是一点儿都不客气。
武则天听到这话之后,也就只剩下长叹一声了。
“狄卿,你平心而论,这太子真的适合坐天下吗?”
狄仁杰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说合适也不合适,说不合适更不合适。
他都不知道怎么合适了。和现在这种情况相比,他宁可走出朝堂,在这凶案之间和那个布局的人斗个你死我活。
总好过在这里受如此煎熬。
不过,要是被这种问题问住了,那狄仁杰也就不叫狄仁杰了。
他拱了拱手,对武则天依然是尊敬异常的说道:“天后说合适,狄仁杰纵然觉得不合适,也会尽心尽力的辅佐。天后说不合适,狄仁杰纵然觉得合适,也会倾心吐胆的辅佐新太子。”
“你确实是这样的人。”武则天想了想,倒觉得他说的这句话确实没错,只可惜这句话说来说去也是一句废话。
“天后,不管太子如何?有一件事情,臣想奏报,请您未雨绸缪。再下次早朝之时,一定会有人起诉,让您再立新君。太子合适不合适,可先两说,但是绝对不可应此人之想。这天下必定还是天后的天下,不能让那些人左右朝堂啊。”
狄仁杰这话也算是切中要害。武则天听完之后,便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狄卿你的看法我倒是非常赞同,的确就有着推波助澜之人。所以哀家打算提前动手。”
武则天说完了之后,便将旁边的一卷黄卷拿了出来。
“这是我对太子的发落。到时也可以提前告知你吗,显儿的确不太适合做天下。在下次朝堂之时,我必会传召将太子发往均州作庐陵王。这样就不算是被人左右朝堂了。”
狄仁杰听到这话之后,真是忍不住惊得目瞪口呆。他可没有想到天后竟然是不按套路出牌,在别人出牌之前,直接就先要把对方的路给封死了。
这样也就不算是按照对方的意见走了。
“但是狄卿,我这边的事情在这一道诏书传一下之后就结束了。可是你这边的事情在这一道诏书传下之后,才刚刚开始。”
武则天转过头去看着他。
“你要帮我把这推波助澜之人找出来。还朝堂一个稳定。这堂堂大唐王朝,绝对不能让这几个阿扎小人左右其中,煽风点火。”
狄仁杰慌忙走到了天后面前,双膝跪下。因为天后虽然说这句话说的好像轻描淡写,但这毕竟也是下旨了。这大陈领纸的时候,自然是要双膝跪下行叩拜之礼。
政治的时候都是如此更然后现在就在眼前了。
“臣,狄仁杰领旨谢恩,定要将此次背后之人查出,还我大唐一片海清河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