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舍非常之舍,得非常之得

学会放弃

获得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机会。当新的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要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不是半途而废,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什么都不为,只因为喜欢这样做,只因为最大的机会。不断尝试新的挑战,会让人生更丰富!

有一个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上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那人又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一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是这样,”这人向众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都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这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结果也许出乎众人的意料。显然,这人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的选择: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有时,事物的价值不在于谁占有,而在于如何占有。在一般人看来,这人确实有所损失:一双新鞋子。实际上,一只鞋子是掉下去了,这是无可挽回的事情了,那留着另一只鞋子又如何?

这人的聪明之处在于,在抛弃了另一只鞋子的时候,他也抛弃了负担。有形的负担是那只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价值的鞋子,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无形的负担:心理负担。不必再后悔自己的无可挽回的过失。

我们都经历过失去某种重要或心爱的东西,这也许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了阴影。究其原因,那就是我们并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而总是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没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

普希金的抒情诗《如果生活欺骗了你》最后两句是:“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得可爱。”显然,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失去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奉献。只要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失去也会变得可爱。

一个行囊,如果已经装得太满,就会很沉,很重,很累。一个人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无法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人生大道上,所以我们注定要抛弃许多。

果断地放弃是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只有学会放弃那些本该放弃的包袱,我们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高歌;只有学会放弃,走出烦恼的困扰,我们才会倍感轻松,富有朝气。

生命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一味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的东西上,拼命地追求本该放弃的,本该苦苦追求的却又毫不足惜地放弃,到头换来的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到的,就该果断放弃。生命短暂,人生有限,不允许我们四面出击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好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成。

只有懂得放弃,我们才会更懂得获取。这种放弃的性格更需要我们去有意培养,因为获取是我们的天性,出生不久的小孩子便会遇到什么都想据为己有。只有更聪明的人,才懂得在什么时候,放弃什么,会比拼命争取效果更好。只有放弃一些,我们才能轻装上阵,为获得更大的成功而拼搏。若什么都想获得,那么,在上阵之前,我们已经束缚了自己。

用“一半”成就人生

一个人生前努力追求圆满,离开人世后什么也带不走,最终只是“究竟无得”。如果能自知自足,自然就会领悟到“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的悠然境界。做人做事,“缺胜过圆,半胜过全”,“万事全多缺,人生半最佳”。

“一半一半,也能成就”,这是一位国学大师对成功人生的教诲。他说:世事都是“一半一半”的。白天一半,黑夜一半;陆地一半,河海一半;贫穷一半,富有一半……随着时移世迁,“一半一半”虽然互有消长,却无法使这“一半”全然统治那“一半”,就因为如此,人生才有无限的希望,才有许许多多的成功路径。

世间原本是“一半一半”的,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在某一个领域里出人头地,也不必抱住一棵大树不肯撒手,因为还有另一方天地等待我们去开拓,还有许多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

我们明白自己只有“一半”,就能虚怀若谷,接纳另外一半;就会有自知之明,努力精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虽然在职业、地位上有所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肯在自己“一半”天地里恪尽职守,奉献心力,对人类同样能有所奉献。

当两个“一半”有所冲突时,我们必须衡量轻重,有所取舍。例如:有人为了学业而耽误了恋爱时光;有人为了事业而放弃了家庭建设和温馨;甚至有人为了正义而舍弃了宝贵的生命……世事虽不圆满,但只要你取舍得当,同样能在“一半”中如愿以偿。舍弃了这“一半”,另“一半”会更丰富、更多姿多彩。

在“一半”与“一半”之间,只有选择,而不能全得,选择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有人为了功名利禄,只知道争先恐后地汲汲钻营,殊不知到头来只能撞个鼻青脸肿,乃至粉身碎骨。也许只有在吃了大亏时,才能回头再来看看后面这“一半”,这“一半”似乎显得清静,没有前“一半”那么诱人……然而,当你实实在在走进这后“一半”世界中时,你就会觉得:这“一半”天高地阔,一切都实实在在。这也许就是古人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清朝李密庵曾写过一首“半半诗”,表达了“一半一半”的悠然境界: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悠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围半经尘,

半土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人生最可贵之处在于大彻大悟,所以一半一半,必须是大彻大悟的一半一半。只有大彻大悟,我们才能消灭贪婪占有之心,才能消灭荣辱得失之心。

选择的艺术

选择无处不在:选衣服,选朋友,选配偶,选工作,选时机,选环境……人人在选择,人人被选择。选择,是为了“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痛苦而快乐的过程,忍痛割爱将得到更多的快乐。

成功的机遇来到你面前,最终能不能为你效力,能不能替你创造财富,这还要看你的选择能力。

选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人如果有时间坐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多多少少总会对一些当初的选择后悔。有人说:“人生的悲剧说穿了就是选择的悲剧。随便选择将失去更好的选择。”我们姑且不论前半句话是否事实,但就成功而言,后半句话则值得重视。

小汪是北方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时,一家国内知名企业执意要挽留他,另外也有几家外资企业要接收他,但他认为,凭着他的文凭,凭着他的学识,完全有能力在高一级的企业或机关任职,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这些企业的聘请。经过一番异常激烈的竞争,小汪终于在一家中央直属机关上班。在机关里,上司把他安排在大量数据的统计整理之中。这与他学的专业相距十万八千里。小汪最初的热情在消退,变得心灰意冷起来。工作不断出现失误,而且由于出差时私自旅游而耽误了工作,受到主管领导的严厉批评。几年过去了,小汪原来的专业知识不但没有派上多大用场,反而慢慢忘记了,有些时候,小汪也想过要调动工作,但专业知识已经忘得难以补救回来了。又过了几年,他因为工作没有多大起色而被单位炒了鱿鱼。这时他才深切体会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

就每个选择职业的人来说,充分认识自我是最关键的一着棋。如果小汪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不拒绝当年国企或外企的聘请,用己之长,避己之短,那么,他的命运便会截然不同,或许此时正处于人生事业的巅峰上。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时,不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同起来。而这又常常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高才生小汪选择的职业,只是他最初想做的,而且在他看来,他也是“能做”的,数据统计和整理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高才生来说,当然算不上什么,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他选择的并不是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这就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每一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如果拿铁铲拿出的名堂比拿元帅杖而总是打败仗要强千百倍,那么拿铁铲又何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

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至少他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那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而这样的选择,往往在根本上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选择意味着放弃那些不合理的方案,同时,选择还意味着必须接受这一选择所带来的一切结果,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以下是关于选择的三点建议:

第一,放弃完美化的要求,从现实入手。完美化的思想会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愿望:“如果……”“要是……”为了等待这些假设,我们就会长时间地陷入内心冲突之中,并因此失去原有的自信。其实,我们面前的目标,现在都不可能是“最好的”,都需要我们做出努力之后才有可能变成“最好的”。所以,立即行动才是关键。

第二,推迟大的决策,从小处着手。有些心理冲突是因为要过早地做出“最终决定”,可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多,一时难以做出选择。

第三,切断退路,让自己别无选择。带来心理冲突的每一个目标对于我们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选择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往往无法精确衡量得失之间的大与小。与其花太多的精力去做细致的比较,不如随机选取其一,专心致志地为之努力,这往往会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回报。

曾经有过一比喻:把一对夫妇安置到人迹罕至的大森林里去生活,想必他们不会有离婚的念头,因为别无选择,他们将致力于巩固彼此的关系。事实是,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领域,别无选择都会是最好的选择——它能使我们集中个人有限的精力,去走好自己的路。

智慧小背囊

人生在许多时候都要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就是在舍与得之间权衡利弊。其实,任何时候,做任何决定都是有舍有得的。到底是舍的多还是得的多,这就要看当事人用什么样的观念去取舍了。选择的真正意义,就在于通过放弃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做人要量力而行,更要学会放弃。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一舍一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有许多人总是想得而不舍,他们千方百计想做无本生意,企图不舍弃任何个人利益能获得最大的效益,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一无所获。

主动舍弃是一种智者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贪多嚼不烂,贪多更会无厌。舍得放弃、能够放弃的人,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更是一个理智的人。 uAxLWGQDUgQ7vzkbyI4aEEfUc63zo9OlLvp+P7oQIR3pMXTbKIX8cr7OFhH+zH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