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

鱼与熊掌不兼得,舍鱼取熊掌

有些人为了得到某些东西,不惜费尽心机去争取,有时甚至会不择手段。可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许多无法计算的东西,得到的东西远不能弥补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一点,也许直到最后他才会发现。

真正的强者,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了才可能重新再来,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是要开始新的进取,是要有所获得。如果拿得起却放不下,那么就无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甚至有可能会丧失生命。

有两个渔夫在海底找到了两大袋金条,在返航的途中,他们的船遭到了台风的袭击,被海浪打翻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一人拖着一袋金条往岸上游。其中一个渔夫为了保存自己的体力,放弃了属于他的那袋金条。没有袋子的累赘,他马上感到轻松多了。被放手的那袋金条,也渐渐地沉入了海底。另一个渔夫看见后,忙潜到水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袋金条拽起来。他拖着两个沉重的袋子吃力地游着。终于,他耗尽了自己的体力,随着他的金条沉到了海底。而放弃金条的渔夫,最后安全地游上了岸,回到了家。当他看到妻子和儿子时,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失去一袋有价的财富的同时,他赚回了无价的财富——生命和亲情。

一生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拥有更多,才会活得充实。

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如果我们付出后,到头来却发现我们失去的东西比得到的更珍贵时,我们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就不要太执著,放弃它,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做人有时候要学着放弃。放弃不是退缩,也不意味着失败。其实,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获得,白云放弃蓝天,化作雨水洒落大地是为了哺育生灵;落叶放弃大树,融入泥土是为了滋养万物。

放弃是为了获得,放弃城市,是为了获得宁静;放弃黄昏,是为了获得黎明;放弃小利,是为了获得一身正气。

不再顾虑小过失,就会很轻松

有些人在面临大事时能稳住阵脚,但在面对一些小事情时却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他们可以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却被小事所烦忧。也有的人在大事上可以潇洒地放手,却对一些小事念念不忘,比如,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他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这些小事情上,而不是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去想一些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有时正是因为我们太看重小事,反而过得很累。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过得惬意,就不要揪住一些小事不放手。

约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过40000多件令人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他曾感叹地说:“大部分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还有一名地方检察官也说道:“在我们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都是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里说话侮辱别人,行为粗鲁不讲礼貌,最后才导致伤害的。许多犯了错的人,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伤害,就控制不住自己,结果酿成了大错。”

我们不该为这些小事情忧虑、上心,如果我们能对一些小事耸耸肩,那说明我们已经变得成熟。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不再顾虑身边发生的一些小过失时,他才有了一种可以轻松过生活的资本。

要想克服被小事困扰的毛病,只要把自己的看法改变一下就可以了。让自己注意一些可以令自己开心的东西,做一些能令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这样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才不会因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而伤心后悔。就如吉布林所说:“生命是这样的短暂,不能再顾及小事。”

有位智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约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这90%的好事情上面;如果你想担忧、操劳,就把精力放在那10%的坏事情上面。”的确,如果我们能放手那10%的小事,那我们就能过得舒心!

有人曾说过:“人只要心里决定快乐,大多数事都能如愿以偿。”快乐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来自于事物,而是来自于个人所产生的态度和观念。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自己可怜。如果放弃不快乐的来源——过度的自尊,当你遇到发生交通堵塞或被踩脚指头这类小事时就能避免火冒三丈。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说,它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初发芽时,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它长到成年的一半时,第一批移民刚刚到美国。400多年来,它无数次地被狂风暴雨袭击过,被闪电击中过,但它战胜了它们,存活了下来。不幸的是,它最后被一小队甲虫击倒了。那些甲虫从它的根部开始咬,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攻击下,这个森林中的巨人终于倒下了。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中,狂风暴雨不曾使它动摇,但小甲虫却使它倾倒了。

有些人就如同这棵大树,经历了生命中许多风暴的冲击,都挺过来了,结果却让一些小事给打败了。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之树不遭受这种“小虫”的咬噬,就要让自己的心学会宽待他人和他事,就要学会放下一些小事情。

当我们在放下的那一刹那,我们可能发现头顶上充满了耀眼的光彩,我们收获了一片光明。为了使我们的事业更加成功,为了使我们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我们不妨放弃人生道路上的琐琐碎碎,去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看破得与失的玄机

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也许,你辛辛苦苦得到的东西,永远不是你“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东西,也许你追求的东西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但它却照亮了你人生遥远的希望。人们在寻找得到的同时,总要付出一种代价,正面认识得与失,人就会在得到的时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会在失落的时候,懂得如何从失落中找回自我。

哲人说,不为贫困而苦恼有两个方式:增加你的收入或减少你的欲望。大千世界,五彩缤纷,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太容易左顾右盼,迷失方向,往往会花很多时间了解别人,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

也有的人透支生命去换取财富,却忘了财富买不回生命。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对生活的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许多人总是把目标定得太高,结果穷其一生,还是与成功无缘。拥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人应该学会习惯于失去,并善于从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层,从而做到举得起,放得下。

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眺望远处,风景迷人,走进风景,自己也是风景……

从得到中失去,就能从失去中获得

人的一生,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

一本书中这样描述过,一位旅客去某地旅游,站在船尾观赏两岸景色时,不小心将手包掉落在江中,包中有不少钞票,他当即不假思索地跃身投水捞包,虽然包抓到了手中,可人再也没有出来。这位旅客如果学会习惯失去,就不至于连生命也赔进去。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手握空拳地离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一个人获得生命后,先经历童年,接着度过是青年、中年、老年。然而这一切又都在不断地失去,在你得到的同时,你其实也在失去,所以说人生获得的本身就是一种失去。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眼前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一个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失去什么的人,不是一个聪明人。

法国的军队从莫斯科撤走后,一个农夫和一个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而贪婪的商人却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器,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变卖了银器,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学会习惯于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人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

智慧小背囊

一个对所得到的一切、对周围的人和事心存感恩的人,一个虚怀若谷、大度能忍的人,一个凡事看得开、放得下的人,会把“舍”当做一种必然,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舍得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与成事的最高境界。 ml9dTbLFy10pikuLW8MBd0UzYXuSAEZoGRCjK3MeEEEWkxW536DvLKWVaRo3tU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