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1章

舍得是颗平常心,越想得到越难得到

身在何处都要学会坦然

如果我们每天骑着单车上下班,回家后到菜市场购物一番,做几盘可口的家常菜,和家人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那么我们应该庆幸,因为平淡的生活中充满着无比的幸福。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志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那么他的内心必定不能缺少淡泊。虽然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能在有生之年画出完美的人生轨迹,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快乐生活,实实在在的成功。这种成功,不必努力苛求轰轰烈烈,不一定要有揭天地之奥秘,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只要平平淡淡的追求就足够了!

陶渊明是中国有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手下提醒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数十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生活,并不是只有功和利。尽管我们知道必须去奔波赚钱才可以生存,尽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和烦恼。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如日月清风一样来去不觉。那么,生活不是会轻松得多吗?

有了平淡的处世心态,我们就会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快乐地生活。当我们忙里偷闲地与爱人、孩子一同去逛公园、看电影、搞野炊时,我们便会懂得,生活其实有很多内容。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个出国名额而彻夜不眠,大可不必为一次职位的晋升而寝食难安。在平日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岗位平凡,但我们乐在其中;斗室而居,但衣食自足。我们普普通通如一棵草,平平凡凡如一朵花,但我们同样可以骄傲,默默绽放的花朵同样芳香怡人!

也许,我们没有辉煌的业绩可以炫耀,没有大把的钞票可以挥霍,但我们拥有淡泊,这便是人生求之不得的幸福了。诸葛亮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真我,是英雄本色。追求淡泊者,生活的道路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追求名利者,生活的道路可能会遍布陷阱。

人生的大戏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潮,平平淡淡才是真,拥有淡泊之心,便能拨云见日,体会到生活的真正内涵,否则,只能在生活的边缘徘徊,将时光埋没在空洞的追名逐利之中。

学会淡泊、拥有淡泊吧!朋友,学会和拥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宁气静,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在人生的大道上迈出自信与豪迈的步伐。学会淡泊,让心灵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和纯净。

心平气和,让生活少点烦恼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超过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一位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

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地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的确如此,双方只要心平气和地忍让一下,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的。

一个人若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而且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方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给心灵一片宁静的天空

西方有位哲人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没有过上4个星期真正的安宁日子。”所以,追求宁静,对许多人来说成了一个梦想。由此看来,宁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害怕宁静,时时借热闹来逃避宁静以麻痹自己的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固守一方,独享宁静了,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热闹之后会感到更加寂寞。我们如能在热闹中独饮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选择。

因为,宁静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只有在拥有宁静时,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悉心梳理自己烦乱的思绪;只有在拥有宁静时,我们才能让自己成熟。

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街上有一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打铁制的器具,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人们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老铁匠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于是他走了过去拿起那把壶,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

商人端起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来。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马上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来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然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茶,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不菲的茶壶后,总是拥破宅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

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第二天,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已经100多岁了。

老人愤怒地砸烂了茶壶,他只想得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

宁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难得的感觉,是心灵的避难所,它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舐拭伤口,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当宁静来临时,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在灯下,平静地等待身体与心灵的一致。我们可以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风起云涌的变化,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当我们真正领略了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广阔,不因贪图而倾斜,不因喜乐而忘形,不因危难而逃避时,我们就读懂了宁静,理解了宁静。于是,宁静不再是宁静,宁静成了一首诗,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成了享受。

这是宁静的净化,它让人感动,让人真实而又美丽。

宁静是一种心境,氤氲出一种清幽与秀逸,冉冉上升的思绪逃离了城市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形胜独标的自得和孤高,去获得心灵的愉悦,获得理性的沉思,与潜藏灵魂深层的思想交流,找到某种攀升的信念。

不盲目和别人攀比

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显露出更加轻蔑的神情。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用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失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陶罐和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

“多美的一只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连铁罐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人贵有自知之明。“铁罐”的悲剧,在于它的盲目性;而“陶罐”的不朽,就在于它清楚自己的实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生活。

智慧小背囊

所谓平常心,一是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二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yTju+IHAVqS2QyDaVMi1HxqekKpQJwazToi1Bli7OkLecpLvSfB/Ch5r12AVXi7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