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你表面上很专注,实际上是大脑在偷懒

瓦伦达效应:太把得失放在心上,易发挥失常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技巧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艺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一次表演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的知名人物,这一次若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表演界的地位,还会给演艺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里他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误,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一命呜呼。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往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瓦伦达太想成功,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和他的想法一样,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带来的不利影响。

也许你在生活中会碰到这样一群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于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且特别看重个人的得失。

这样的人,主管给他3000元钱的工资,他会想主管肯定领到了30000元的工资;一到发工资时,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别人比自己拿得多;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如果少了他,他会猜想大家避开他又在搞什么鬼名堂。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心中布满疑虑、惴惴不安,这样的人太患得患失了,他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多的乐趣。

有些人在开始创业时很艰难,但是在下决心、做决定时很痛快,不会想那么多。但当他们有了一些成就之后,可能就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以前囊中无物,当然无所谓得失,现在有一些基础了,就害怕失去这个,担心错过那个。人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得到,所以会感到痛苦。

在亚洲某地,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椰子里放上一些水果,洞口大小恰好只能容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抽出来。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的,紧握的拳头便伸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可见,猴子是被自己的贪心和执着所俘虏,它原本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逃脱。因此,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要抓住还是放弃的选择,如果你想什么都要,最后你什么都要不到。而且你考虑的时间太多,过分犹豫不决,又会耽误许多机会,别人也会认为你缺乏决断力。有的人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原来挺足的自信心好像不够用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把自己所担心的事想透了,你会发现,万一它真的发生了,结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果断地做出你认为正确的选择,你就没什么可多虑的了。

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这种心理状态会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如果你想要远离患得患失,请参考下面的应对措施:

1. 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工作中、生活中保持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

2. 淡化结果,注重具体过程。有些人之所以无法在正式比赛中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与他们对比赛结果过分重视有关,比如,他们总想着不能输,输了会怎样,这样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压力,甚至让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难以发挥全部的实力。如果懂得淡化结果,注重具体过程,不去过多考虑后果,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事情上,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让心理放松。

3. 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语句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含否定性词语的话,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

4. 不要给他人“制造”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平时成绩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但在比赛时却失误不断,表现糟糕,最根本的原因是心理素质不好。这主要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人的期望有关。

如果对这样的一些优秀的人期望太高的话,就会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的话会让看好自己的人失望的。”于是他们越出色,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这样总有一天会崩溃。

瓶颈效应:你的大脑为什么常常短路

忆山说自己的大脑最近经常短路,不听使唤。为此,他常常埋怨甚至痛恨自己。有好几次,在公交车上,突然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抬头一看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这时人们正常的反应,自然应当是回叫老同学、老朋友一声:“某某某,原来是你啊!”奇怪的是,这个“某某某”,在他心中明明是一清二楚的,几乎很快就能喊出来了,却偏偏就是转化不成具体的语言符号,结果,只好吐出一句:“哦,你好,你好!”对方觉得自己的热情用错了地方,而他自己虽然尽量表现出和对方很熟的样子,心里却懊恼极了,最后弄得彼此都很尴尬。

你有没有出现过大脑“短路”的情况?比如,有时已经发生过的事,短时间内就忘得一干二净;经常到处找钥匙、找手机;挂在嘴边的事转念间就忘了要说什么……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困扰,年纪轻轻就健忘,已经成为很多职场白领的常见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上班族普遍压力过大,长期在工作中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加班熬夜更成家常便饭。这些行为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细胞流失加快,短期记忆力降低,形成健忘的症状。此时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及充足的休息。

职场健忘症的元凶是人体内一种称为磷脂酰丝氨酸的成分,磷脂酰丝氨酸是唯一能够调控细胞膜关键蛋白功能状态的磷脂,它可以影响脑内化学物质的传递,并且帮助脑细胞储存和读取资料,是维持大脑正常记忆力、反应和改善情绪的重要元素。

大脑高度紧张时,脑部的磷脂酰丝氨酸含量便会减少,大脑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就会变慢,上班族经常用脑过度,因此才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等症状。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自然衰老,就会导致短期记忆力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老年性痴呆症也是由于此物质流失导致脑萎缩而引起的。在饮食上,营养专家提倡增加富含磷脂酰丝氨酸食物的摄入,例如牛脑、猪脑、动物内脏、花椰菜、大豆等。

在一个人解决某一问题,或者从事某项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思维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

1. 检查和清理问题的“准备期”。这一阶段是高度紧张期,人会全神贯注,并且努力、深入地对对象进行探索分析。

2. 活动重点从意识区转移到无意识区的“酝酿期”。在这阶段有人养神休息,有人则运动或散步。

3.产生解决办法的“顿悟期”。这个阶段人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并为涌现的灵感而兴奋。

4.“完善期”。最后阶段人为了精确地阐述问题而全力以赴地探索和发散思维。

这四个阶段,是以“紧张→松弛→顿悟→紧张”这样循环的节奏呈现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努力、紧张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散心,松弛和解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思维处于极限状态,被“瓶颈”卡住时,一般正是思维高度紧张之际。而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维堵塞,就像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现的情况,因为当大脑在不断活动和十分疲劳时,可能收不到下意识思考传递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积极的休息”,就是在紧张的思考过程中,如果发现被“瓶颈”卡住了,那就不妨暂时松弛一下,休息一会儿,使大脑神经中枢在思维的循环性节奏中恢复平衡状态,有助于“顿悟期”的降临。心理研究以及众多事实,已经反复证明过这一点。

在职场打拼的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遇上瓶颈效应,阻碍其顺利前行。在30~40岁期间,职场上普遍存在令人尴尬的瓶颈期。如果能够找到症结所在并有所突破,那么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玻璃顶”;若是无法找到提升的通道,“玻璃顶”就会变成“水泥顶”,从而封死了自己的出路。

下面就职场中常见的几种瓶颈期分析一下突破之道。

1. 知识结构老化,“充电”填补自身短处

当瓶颈出现之后,首要任务是了解瓶颈产生的原因。当然首先得从自身寻找原因,不管自己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岗位越往上提升,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如决策力、洞察力等方面就需要再提升一个层次。

在职场中如果缺乏持续的学习,可能会因为知识结构的老化而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随时进行“充电”提高职场竞争力,是突破职场瓶颈的一种有效手段。

此时要做的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进行“充电”,找到自己最为薄弱的部分,通过学习来提高。当然,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比如,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在外语口语方面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就是没有安排时间去改善它,每次因为口语方面的原因造成自己失去更好的机会之后,又十分后悔。

2. 好几年没有升职,关注公司内部的新岗位,伺机而动

在公司内部可以横向寻找发展机会,比如对与自己工作相关联的工作多做一些了解,以便通过内部调整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做法比较稳妥,至少,在获得晋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跳槽而形成的成本。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企业内部,考虑到人力均衡的关系,老板一般不会轻易对高层人员做出调整,因此,员工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机会的可能性会很小。

3. 对工作丧失激情,主动出击寻找出路

对于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在公司担任过领导职位的职场人士来说,在本公司内已找不到再次提升的空间,遭遇职场瓶颈,那么不妨勇敢地迈出跳槽这一步。在同一个职位上具有三四年以上的停留期,基本上都会感到激情不再,厌倦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如果选择跳槽,一定要盘点一下自身的工作资历,如人脉资源、管理经验等。

懒蚂蚁效应:忙到没时间思考,你的生活相当危险

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研究生院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对3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大约80%的蚂蚁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清理蚁穴垃圾或收集食物,很少停下来休息,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工作。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

那些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勤快的蚂蚁自然应该得到“赞扬”,那些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懒惰蚂蚁自然应该被“批评”。可有趣的情况发生了,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懒蚂蚁”们总能看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它们拥有让蚂蚁群在困难时刻仍然存活的本领,可以避免把全部蚁力投入到搬运食物的劳作中;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勤与懒相辅相成,勤有勤的原则,懒有懒的道理,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俞敏洪说:“我们自以为很忙碌,甚至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和价值,结果却陷入空虚和茫然之中。”

也许你常常会抱怨工作和学习的繁忙,似乎一天到晚都被搅扰于忙不完的事务中,没有半刻的清闲。但是如果有人问你:到底在忙什么?又忙出了些什么?你又往往答不上来。因为你通常只顾着做手头上的事,却没有给自己留出时间思考和总结。所以看似忙忙碌碌,勤勤恳恳,事实上却没有太大的收获。

有一天晚上,一位大学教授路过实验大楼,抬头发现自己实验室的灯还亮着。他走进实验室,看到有一个学生还没有回去,便上前问道:“你今晚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老师,我在做实验。”教授又问:“那么你白天又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道:“我白天也在做实验。”这位学生正准备接受老师的称赞,怎料教授却勃然大怒:“你到底说说看,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哪里有时间进行思考呢?”

教授的逻辑,乍听之下让人颇觉诧异,仔细思考,却也并非没有道理。做实验是学生的本分,在实验室里勤奋耕耘固然没有错,但是从早到晚只知道做实验,却没有停下来进行思考,做的实验再多,又能够有什么收获,什么启发呢?教授的话似乎有些偏激,事实上却是在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是万万不可蛮干,应该时不时地抽时间思考总结一下,才能忙得有价值,忙得有效率,而不至于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人在忙碌的时候,往往没法静下心来思考,心灵没有了空间,与死亡又有何异?所以,你即使再忙,也应该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短时间的思考,实则是大有裨益的。瓦特看到水开了,在不懈的思考中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苦思冥想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经过长达十年的思考,创立狭义相对论的科学体系。如果他们只是一天到晚浸泡在实验室中不停做实验,永远不去思考,那么现今的世界,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中国先哲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早在几千年前,他就领悟出了思考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的人,往往只注意到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思考也同样重要。

西方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有言:“我思故我在。”人们崇尚思考,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是为了坚持这样一种理念: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确保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所在。

忙碌的你,可不要被焦头烂额的事务阻塞了思维的空间。留一点时间看看世界,也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

那么如何培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呢?现在给大家提供五种方法:

1. 拥有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凡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 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遇事要善于思考,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3. 跳出你所习惯的生活圈,接触不一样的人,吃不一样的食物,尝试做不一样的事,通过这种方法增加思考的素材。

4. 学会质疑,不要认为那些“真理”“经验”是不证自明的,是不可推翻的。

5. 做些逻辑游戏,如桥牌、象棋等,研究表明,经常做逻辑游戏可以帮助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目标越是清晰,越容易专注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曾接受一位记者采访,记者问道:“一个人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做进一步的解释,沃克说:“我在几分钟前问过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你所希望的‘有一天’不够明确。因为目标不够明确,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不会大。”

我们不妨把沃克的话试着延伸一下。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栋小屋,你必须先找到那座山,计算出那间小屋的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计算出若干年后这栋房子的价值;接着你必须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山上的那栋小屋。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会让你更加得心应手。比如,你想要存一笔钱,那么你应该制定一个清晰的存钱计划,你每月的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经过详细的计算后,每月保证存入固定数额的一笔钱,这样不是更容易实现吗?

“年轻人事业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精力太分散。”这是戴尔·卡耐基在分析了众多人事业失败的案例后得出的结论。想要在事业上取得一番成就,你应该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计划,这是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共同总结出来的经验。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计划,在工作的时候,你只需要按照你制定的目标去走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这也将为你省下大把的时间。如果没有的话,你一定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在考虑的过程中,浪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还很难与后面的步骤接轨。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工作对职业化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一个做事总是摇摆不定、没有清晰目标的员工,只会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都消磨掉,而无法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也就无法超越他人。这样的员工不具备职业化的工作技能。

一个清晰的目标能让你更加专注地工作,想要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应该这样做:

1. 分析你的需求。你也许会问:这一步怎么做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开动脑筋,写下来10条未来5年内你认为自己应做的事情,要确切,但不要有限制和顾虑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给自己的思维充分的拓展空间。

2. 做SWOT分析。分析完你的需求,试着分析自己性格、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一生中可能会有哪些机遇,职业生涯中可能有哪些威胁。

3.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根据你认定的需求和自己的优势、劣势、可能的机遇来勾画自己长期和短期的目标。例如,如果你分析自己的需求是想授课,赚很多钱,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则你可选的职业道路会明晰起来。你可以选择成为管理讲师——这要求你在相关方面具备一些优势,包括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优秀的演讲技能和交流沟通技能。在这个长期目标的基础上,你可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来一步步实现。

4. 认清阻碍。确切地说,写下阻碍你达到目标的自己的缺点,以及所处环境中的劣势。这些缺点一定是和你的目标有联系的,而并不是分析自己所有的缺点。他们可能是你的素质方面、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创造力方面、财力方面或是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当你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下决心改正它,这能使你不断进步。

5. 做提升计划。要明确,要有期限。你可能会需要提高某些已有技能,掌握某些新的技能或学习新的知识。

6. 寻求帮助。有外力的协助和监督会帮你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步骤。

7. 分析自己的角色。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实施的计划,一定要清楚知道计划里你需要做什么,那么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职业规划方案。如果你目前已在一家公司工作,对你来说进一步的提升非常重要,你要做的则是进行角色分析,反思一下这家公司对你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做出哪种贡献可以使你在公司里脱颖而出。大部分人在长期的工作中趋于麻木,对自己的角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就像任何产品在市场中要有其特色的定位和卖点一样,你也要做些事情,一些相关的、有意义和影响力但又不落俗套的事情,让公司知道你的存在,认可你的价值和成绩。成功的人士会不断对照公司的投入来评估自己的产出价值,并保持自己的贡献在公司的要求之上。

专注从克服拖延症开始

去年年底,水彤搬到了新家,但由于工作忙,她将很多搬过来的箱子直接堆在了次卧,各种箱子垒起来差不多盖住了半面墙。箱子里装着儿子已经用不着的玩具、衣服,自己和老公的衣服,还有各种装饰品。水彤原本是打算将用不着的还比较新的东西拍出照片,拿到淘宝二手市场卖掉的,却一直没时间去处理这件事。搬到新家眼看半年了,箱子还堆在那儿,每当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就会分外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给自己制造太多无法一一应付的事。你会把精力分散在许多事情上,这可能会让你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没法取得进步。此外,你的注意力总是被很多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分散开。

为了逃避“未完成的事”所带来的痛苦以及避免不知所措这种感觉,你自己会刻意拖延,你会有意地将注意力分散到不重要的事情上去,那样做会给你带来些许即时的满足感,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从此刻恼人的状况中逃离出去的方法。

为了让自己对应该做什么显得不那么不知所措,你就取而代之地去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随意地浏览博客、更新人人网,还有就是每隔几分钟就查看一下电邮。事后,你会对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去做没有意义的事而后悔。你不得不更努力地去工作,而且往往工作到深夜。这种毁灭性的恶性循环给你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在拖延中,人们所面对的事情、问题、麻烦不会减少、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多、更严重,越是拖延,内心越是紧张焦躁,越往后心理压力越大,到了不得不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思维和行为效率都极低,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很糟糕。拖延行为会使得人们浪费时间和精力,难以达到生活和工作的预期目标,遭受种种损失。在拖延中焦虑,在焦虑中又拖延,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生活不顺利、工作低效率,最终一事无成。

你可以尝试用下面的方法来克服拖延症。

1.计划的制定。造成拖延症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时间观念,如果说这份任务老板没有着急找你要,那你就会一拖再拖,直到老板找你要了,你才会想办法去做这件事情。那既然知道自己是这样的情况,就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时间表,告诉自己这项任务要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决定。决心和承诺拥有很强的的力量,拥有了它们,你就不会像一叶扁舟那样随波逐流。如果你做出决定想要去做某事(现在就做出决定),而不去想其他的事,那么你立即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假如你没有做出决定,那么这种你想要去做某事的想法就会如影随形般飘荡在脑海里,而且会让你感觉很烦躁。现在就做决定,去实践一件你今天就想做的事,或者是定下这周你要完成的一件简单的任务。

3. 专注。精力只会被用在你自己所导向的地方。假如你把所有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方向上,你就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假如你将注意力分散在不同的事情上,那么分到每件事上的精力就会被分散和减弱,这样你什么事也完成不了。

你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假如你在湖边并想要横渡这片湖,而且在岸边有无限多的小船。假设你先选择两条船,然后两条腿分别跨在这两条船里。估计一下,你会花多久才能到达对岸?一定要很长时间,对吧?类似的,假如你选择四条船,然后将四肢分别搁在这四条船上,这样子去横渡这片湖是不可能的,对吧?显而易见的是,只选择一条船才是到达彼岸的最明智和有效率的方法。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浅显,但这正是你在生活中所做的事。你都想着使用四条船去横渡湖泊,然后就好奇为什么自己没有前进,最后你就感到有种挫败感,然而再多的挫败感和不知所措也不会让这四条船开走。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就是选一条船然后开始划桨,这就是专注。选择一条船就是专注,选择更多的船就是分散注意力,而分散注意力会让你一事无成,专注是让你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4. 行动。一旦你已经决定了想要做的事,一旦你决定了你想要专注于做这件事,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采取行动。还是拿船来做比喻的话,行动就像划桨,不采取行动就像呆呆地坐在船上,同时又为抵达彼岸的遥遥无期而倍感焦虑。

一旦你开始划桨,而且你专注于划桨,你就会很快到达彼岸。一旦你在彼岸着陆,你就会发现穿过这片湖是如此简单,而且你会惊讶于过去耽搁了那么久的时间却又陷在举步甚微的窘境,如今竟用简单的决定、专注和行动三步就解决了。获得成果要比我们所想的要简单。

5. 集中精神做事情。你可能会在工作的时候挂着QQ,听着音乐。只要一听见QQ响立马注意力全都跑到上面,从而耽误了工作的时间,其实这也是拖延症患者的一大毛病,所以为了改掉这个毛病,这里建议你在上班工作的时候把跟工作无关的一切东西都先放下,不要上QQ,手机调静音,等你做完一项工作再去查看这些东西。

怎样克服心不在焉的习惯

若雪最近感觉自己工作效率降低了不少,经常会心不在焉,工作一会儿总会不由自主地走神,等反应过来,发现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她下过好几次决心要克服这个坏习惯,但是都没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每次干一会儿就会走神,即使及时反应过来了,在干一会儿后又走神了。对此,若雪自己也表示无可奈何。

也许你也有着和若雪一样的烦恼,同样心不在焉,同样工作效率不高。也许你很想认真地把工作做到最好,并且希望以最高的效率去完成工作,但是经常事与愿违。

心不在焉,无法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成了你最大的烦恼,给你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你也许寻找过无数的方法,但是都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妨看看下面的方法。

1. 大声对自己说,提高记忆力

在你的五种重要感官功能当中,听觉是最灵敏的,也是最强的。实验表明,同样要记住9个数字,通过听到得来记忆,比单单看这9个数字,要记得更长久。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楼下的广告海报上看到了一个需要的电话号码,又忘记带手机,于是你不停地重复念、重复念,直到回到家里找出手机拨过去。用你自己的声音来重复电话号码,可以帮助你记忆,但是在拨号之前,你最好把它写下来。也许你拨了一遍后,是忙音,或是没人接听,或是稍稍有些耽误,你可能就记不得号码了。

如果你观察自己将钥匙放在桌上,你用的是你的视觉,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如果你大声对自己说:“我把钥匙放在桌子上了。”你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记忆帮助。你不仅看见了钥匙和桌子,而且还听见了自己的声音。跟自己说话是很好的克服心不在焉的方法,它用以下三种方法增强了记忆: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你在说的同时思考了你把东西放在哪里了;提醒你看见了自己把东西放在哪里了。

2.利用你的大脑中的索引文件

在工作的时候,你经常会把有联系的东西归纳到一个小标题下面,这就叫参照索引(把有联系但不相同的两样东西相连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整理记忆库储存的东西。对于一件事实,你所建立的联系越多,当你想回忆起它的时候,你所拥有的线索也就越多。

为了提高你的注意力,你可以选择思考,或者自言自语,当然你还可以将各个事件用参照索引的方法加以整理,来帮助你记忆。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都处于一个网络当中,有其内核和外围。记忆时,应把这些外围条件弄清,这样,在回忆时便可“顺藤摸瓜”,利用外围信息引出或推理出要回忆的内容。

3.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突然想起你昨天晚上没看完的一本书,你想把它从卧室里拿到客厅里来看,于是你站起来,可是发现桌子上有谁喝完饮料后随手乱放的一个玻璃杯,你把它送到厨房去,又发现猫儿的碗里空了,于是你又添满了猫粮。等你来到你的卧室时,却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了,那本书从你的脑子里消失了,或者说让位给了玻璃杯和猫粮。

你要记住千万别脱离自己的轨道,当你想去拿书的时候,当你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想象一下那本书的样子,想象一下它的封面,回忆一下你上一次看到了什么地方,感觉一下你拿起它的时候,感受到它的重量,想象你上次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了。

这样你满脑子都是关于这本书的信息,你的注意力就不会轻易地转移了,不会在突然看见了其他事物时分心。当你走到卧室的时候,你会准确地知道你要干什么了,因为你一直保持在你的轨道上。

把地点固定一下,秩序井然是战胜你心不在焉的最好武器。如果你总花时间来寻找你的钥匙,那你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固定地方。当你不在家中的时候,总是把它放在你衣服的一个固定的口袋里,或是裤子的兜里,或是手提袋中。为你自己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轻易地改变。用同样的方法去放你的衣服、手套、记事本、工具等,有意识地把它们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直到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地方,每一样东西也就在它应该在的地方了。

4.提高你的观察力

细致的观察能够帮助记忆。细致的观察意义在于了解被记忆对象的本质特征和细节,这对记忆大有好处。要学会游泳,与其坐在家中看关于游泳练习方法的书,不如到游泳池里看别人游,因为游泳池给了你细致观察游泳动作的机会。

一些研究记忆力的工作者发现,如果人们对他们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的话,他们会比那些从不对周围事物留意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观察能让人们更加集中注意力。有些人出于职业的需要,必须具有超凡的观察力,比如侦探、安全工作人员,还有FBI侦察员等。他们很难遗忘生活中的小事。

5.学会处理分散精力和有干扰的情况

哪怕你一心想避免分心,仍然会遇到许多情况来打断你的注意力,使你脱离思考的正常轨迹。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避免这些情况造成的不良后果。

(1)井井有条

做什么事情都井井有条的人不容易分心,也不容易因为被打断而乱了手脚。我们的大脑里有各种信息,排列得越整齐,就越能形成牢固的记忆。

(2)保持记忆力集中的状态

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很清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就是你能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一心一意地投入,这件事情没有完成以前不要去想下一件事情做什么。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一切外界的干扰都不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你也会因此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更满意,成功率也会更高。

(3)不要被电话控制

在工作中有一个很大的干扰是来自电话。你都不能对电话铃声置之不理,继续工作。如果你正全神贯注地工作,可以使用自动应答,如果这一方法不能实行,让电话再响个一两次再接。如果是重要电话,你也可以先做一下记录,记下自己正在想的问题。

(4)避免无关紧要的事情

不要突然去想另外一个问题。人们在谈话的过程中通常会谈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问:“我刚才讲到哪了?我说那件事情之前说过什么?我是怎么讲到这儿的?”与主要话题无关的事情影响了整个谈话的逻辑,影响了谈话者的思想的清晰度,我们应该养成始终关注主要话题的好习惯。

运用思维导图拓展思维

雅萱来公司已经一年了,由于业绩突出,她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她说自己在半年前还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干不好,当时都有了辞职的想法。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推荐,雅萱接触了思维导图。她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她更好地理清思路,更清晰地确定目标,接着就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工作上,效果出奇的好。不到半年,她就做出了现在的成绩。

“我想拥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谁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经常为无解而苦恼。这些问题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有什么方法能让你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确定人生的方向?

在帮助人们达成目标的心理学工具和课程中,思维导图可能是最简单有趣的一种。它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头脑基金会总裁东尼·博赞发明,是用彩色笔画出的一种信息丰富的图形,从人的核心想法发散开来,帮助你理解和明确目标。

多数时候,因为常态下的惰性,我们不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回顾,浪费了大量的记忆资源,形成了太多的无效重复。思维导图建立的思维系统帮助我们运用一套简单方法来理清思路,规避重复。

迅速便捷的归纳和整理,化繁为简,让简单执行变得有效,在实践中养成及时有效不重复的习惯。大脑思维发散性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大脑在工作时,不能及时抓住信息中心,所以就更谈不上扩展。

而这种平面性的思维因为只是一个过程,不足以引发我们的创造力,更不能充分运用大脑已有资源。而思维导图则可以通过思维的图像化,快速地利用资源,诱发新的创意。

正如英国生活咨询师、英国生活俱乐部的创始人妮娜·格温菲德所说,“思维导图有很好的可视性,简单,经济,而且非常清晰。”

下面是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清目标。

1.决定目标。无论是你今年想要得到的成绩,还是你想要提升的技能,或者仅仅只是你想要的感觉,都可以。画出目标图形,这会是思维导图的主体图形,也是任何思维导图的起点。从这个中央图形出发,画出你迸发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当你完成思维导图时,你会被自己的感觉、想法,甚至是不曾预料到的东西所震撼。

2.从中心图形开始画出主要侧枝,这些代表着你从所有想法中迸发出的主题。就像是一本书的章节一样,它们带给你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顺序。

3.任意联想。如果你对自己的目标很有把握,把你自己画在中央。你的主要侧枝可以代表你的生活领域,比如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或者其他对你有用的事物。一旦你把这个结构完成了,就开始把脑海中浮现的有关这个侧枝的第一件事物写下,或画出来。不要自我审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写下你的感受。

4.添加关键词和图形。将关键词写在各自的枝条上,图形也如此。你还可以根据相关的词和图形,加上新的分枝。例如,你的一个关键词是“职业”,那么相关词可能是“晋升”“薪资”或“发展”,而在另外的新分枝上,则可能是“培训”“技能”“自信”“激励”,等等。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任意添加新的分枝,来容纳任意多的词和图形。

5.连结所有枝条。主要的枝条或分枝是繁茂而平滑的,从中心点散发出来后,会逐渐分化出一些新的相似的枝条,而且越变越厚实,很像树枝上分出的小岔枝。

6.尽量具有可视性。你没必要画得像个艺术家,简单的线条图形就可以了。

7.用枝条的粗细和字母的大小显示重要程度,以数字或字母顺序排列关键词。字母图形之间的空间也是沟通信息的一部分,所以要在纸上给词和图形留出足够的地方。

8.画出波浪枝条。波浪枝条显得更有趣,也比直线更容易记录。

9.用箭头连结想法。运用你喜欢的速记方式(记号、叉子、星号等)做标记,创造出更丰富的联想。这样,一幅属于你的思维导图就画好了。

思维导图的应用非常灵活,不仅可以探索未知,也可以指导实践,甚至可以用来计划如何达成每周或每月的目标。比如跨国旅行要考虑签证、航班等大量细节,画一张思维导图,你要做的所有事就一目了然。因此,目前国际上应用和推广思维导图的领域十分广泛。

作为一种直观有效的目标管理方法,思维导图既可用于提高个人效能,进行个人规划及时间和项目管理等,也可用于提高团队创造力和团队精神,还可用于创造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使工作流程标准化,并提供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与市场管理、研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fpmoWCQaVFt0YCuTLCXlqLites4tvRet6MsXH7Z82+AtCUAcJW2PXcYUlBfVsf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