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头痛得快炸开,但一想到完不成任务就可能被解雇,只好不停地给自己加压再加压……“自寻烦恼”的年轻白领不在少数。为加薪、升职、面子,他们在超负荷工作的同时,深感“难以承受之重”;掰掰手指,疲劳、失眠、脱发、发福,种种中年以后的常见毛病已提前缠身。
我的一个同学,现在在一家外企上班,典型的白领,有房有车,生活富裕。可他却总是高兴不起来,由于他身处IT行业,长时间加班早就成了便饭,周围的同事不是加班到凌晨两点就是三点。
不知何时在他身边流传出这么一句话:“你要是只加班到一点,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你是搞IT的。”对于IT行业来说,其实很多工作任务根本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大家只好选择加班。
可是在长期的压力下,就算再好的身体也会熬坏,有一次他和我讲,他感觉自己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却又无法回避,面对越来越多的任务和困难,他只能不断地给自己施压,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有时在茶餐厅点了杯咖啡,没等咖啡上来,便睡着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外加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他越来越吃不消,渐渐地他自己的脾气在家人面前也开始变得急躁起来。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段时间紧张的加班后,突然出现了各种奇怪症状:忧郁、烦躁、心慌、胸闷,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等。其实这就是“职场急性焦虑”。职场急性焦虑不但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而且伴随着焦虑必然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理不出头绪、静不下心等情况,引起工作效率的明显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身体不适,例如手脚出汗、胸闷、眩晕等。
在职场中,卓越作为一个褒义词,经常会与优秀、杰出等词语一同被用来描述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或领导,是组织里最希望营造的人员主流意识及团队精神状态。追求卓越是每一个人的职业终极目标,也是人们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诉求。尤其对于一些天生不甘于做平庸之辈的人来说,卓越更是他毕生无止境的追求。可是通过大量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无止境地追求卓越,是否也应当有一个适当的“度”?当这个度失衡的时候,这样的精神诉求是否会给追求卓越的人本身或是他周围的人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闲暇的时候,我结合了生活中很多真实的事例,并做了归纳和分析。我觉得从个人来说,不断在职场中追求卓越的人,个性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事业心重、争强好胜、自尊自信、完美主义、目标明确、以结果为导向、向往权威、有强烈的控制欲及影响他人的心理驱动性,等等。整体来说,这样的人在职场中的个性极为鲜明并具有强烈的辨识性。
如果这样的人是一个领导者,正面来看,他积极的状态会给组织带来蓬勃的发展动力,他的目标指向性会引导组织朝着清晰一致的方向前进。但从反面来说,不断追求卓越的领导如果一直对组织施以高压力、强竞争、严要求、快节奏的管理,这个度一直都处于高位,将会给组织的成员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大家长期精神高度紧绷,由于害怕做错事、无法达到领导要求,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出了事也是相互推诿,会导致部门壁垒的出现。
我认为,这一焦虑,是和中国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社会上优胜略汰的规则分不开的,在几年前,我曾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电影的片头部分是这样的。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问大一新生:“你们知道谁第一个登上了月球吗?”学生们轻松地回答了出来,他接着问:“那么谁是第二个登月的人呢?”学生们互相看了看,都回答不上来。校长于是说,只有成为第一,才能被别人所记住,否则便是失败。正是这种对于第一的强烈渴望,以及成为第一之后巨大的自恋满足,使得人类的完美需要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在一档国外的社科栏目中,针对自我加压这个话题,美国心理专家认为:焦虑是面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则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另外,认知过程的不完整在焦虑的形成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很多有焦虑症的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在性格上,他们较为怯懦,遇事易紧张,对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身体过分关注,遇到挫折又易过分自责。这种人在遇到精神刺激或在不顺利的环境下,或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则有可能发病。
昨天借着公司聚餐的机会,我巧妙地将这个话题抛了出来。片刻间引来了所有人的激烈讨论,然而在所有人的评论中,让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说法出自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他说:“职场是一个涉及利益的关系圈,变化很复杂,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每天担忧的很多,甚至每刻都要算出花费与获益的比例,人就难免会对自身造成一种心理压迫,很多情况下,会容易激动,易与人争吵,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不利。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恐惧心理以及自闭倾向,不能正常休息和工作,可见职场危机的危害甚大,需要一个度的控制。”
其实无止境追求卓越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也得正视在不断追求卓越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不能只是为了“追”而“追”,怎样健康、合理地“追”?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