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们这种破聚会少叫我啊!”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女主人公林小枫怒气冲冲地向老公宋建平嚷嚷:“就那个女的,她丈夫要收购人家美国什么岛。那女的,没劲透了!一个劲儿地问我为什么没工作,问了一遍还不过瘾,又问一遍……”
林小枫口中说的“破聚会”,是宋建平的大学同学聚会。“没劲透了!”林小枫这句貌似赌气的话,其实却道出了时下很多人的心声。
在电视里无意听到了林小枫的这句台词,令我感触颇深,尤其是最近两年,每逢春节的时候,各种大大小小的聚会让我喘不过气来,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快要窒息。
其实大学没毕业时,高中同学聚会还是比较纯真的,聚会上,大家还能聊聊高中生活,谈谈自己的理想,想法也都很单纯。可是,当大家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同学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有的仍在外闯荡,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下海经商腰缠万贯,有的在家过着平淡的日子。
而随之我发现,最近两年,同学聚会谈论的话题,逐渐从以往的“回忆当初”转变成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
也可能是大家踏入社会久了,逐渐淡忘了以前的生活,聚会时大家谈论的多是和现实有关的东西,男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谁谁的生意做得很大、挣了多少钱等;女同学议论最多的则是谁谁的老公有能耐,谁家的孩子比较聪明等。也有同学会借机炫耀,尤其是喝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诸如“我有个项目准备投资多少钱”“我全款买了套房子”“又买了辆车”此类的话。
而这些同学炫耀自己所拥有的房、车等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另外一些同学的感受——他们还在骑着电动车,还在为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努力。
同学之间出现身份落差后,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的人不再是像以前随便坐的了,现今通常是“混得好的”坐一桌,自认为“混得不好的”则坐其他桌,相互之间只有敬酒时寒暄几句,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今年的同学聚会我注意到聚会时部分“混得不好”的同学的微妙变化:聚会刚开始表现正常,但会越喝越多,直到最后醉酒失态,他们可能心里不好受。
散场时,我直接回了家,出租车行驶在空荡的街道。望着远处迷离的街灯,我愈发觉得,同学聚会早已变得“相见不如怀念”。
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子?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现如今,本应纯洁的聚会话题越来越落入俗套,渐渐沦为一个攀比的舞台,成为少数意气风发者的独角戏。而那些买不起房、开不起车的“穷同学”“穷同事”“穷朋友”,往往只得以各种借口推脱逃避盛情难却的聚会,被扣上“恐聚族”的帽子。这正是,甜蜜聚会味道变,无钱无势靠边站。票子、房子和车子,成了大家春节聚会的主要话题。面对昔日“同桌的你”,“恐聚”成了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先算算这聚会的经济账。聚会就要有场所,并且这场所还不能太寒酸,最起码也要去差不多的酒店,酒足饭饱,意犹未尽还要去KTV高歌一曲。不管AA制还是轮流坐庄,一年算下来,对于工薪阶层往往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仔细想来,这“恐聚族”和“恐归族”“恐节族”一样,缺的都是银子。有了底气,腰杆硬实,谁还“恐聚”?
再来品这聚会的味道。交流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关注点。可当下,除了收入、车子和房子,还有什么能激起大家的兴奋?于是乎,通过聚会,一些人的优越感膨胀了,一些人的挫折感滋生了,浓浓的同学情、朋友谊慢慢被稀释。有人在攀比中找到了满足感,有人则陷入了失落。聚会交流的不再是感情,而是财富、地位、人际关系,一些人参加聚会的目的,恰恰是通过这些场合加固并扩大自己的关系网。
一位网友甚至调侃道:“那些混得好的同学热衷于开同学会,就是来看别人的落魄和女同学的艳羡;官当得太大的人不会轻易参加同学聚会,怕给自己惹麻烦;混得不好的总是装得老成持重,因为不懂时尚名牌,怕说错话被笑话,索性不开口。”
心理学家认为:恐聚族往往预设了很多负面情绪,聚会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蛛丝马迹佐证自己的猜想,觉得其他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这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同学聚会对于人际网络的恢复和维系是很重要的,并不需要说很多话、搞很复杂的活动,老同学们能够聚在一起,这本身就有一种熟悉感、温馨感的体现。
“心理落差完全不必成为正常聚会的障碍。”心理学家表示,聚会难免会有人炫富,相信自己也有很多出众的地方,“同学、朋友聚会,就是为了放松叙旧,没有必要让聚会成为大家心理上的负担。”同学聚会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好,“混得好”的人不要把聚会当作炫耀的平台,“混得不好”的人也不必执着于比较,要把同学当作生命历程中有共同经历的人来珍惜。
大家在社会上的职业虽然已经千差万别,但同学聚会应该卸下所有“包装”,开展“裸奔”聚会,毕竟聚会更多为的是回忆和分享。如果聚会中感到话题方向“有误”,“恐聚族”们不妨到时纠正方向,引导话题方向,相信老同学们在一起也愿意多谈及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