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害怕被拒绝
——搭讪焦虑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天天都要见到的同类心存恐惧,“见人便脸红,启齿更慌恐”,他们当中的多数都对此深深苦恼。无疑,社交中的恐惧心理,对于正常的社交是一种“冷凝剂”,成为社交的心理障碍。

今天在朋友圈上看到一条心情文字:“我恨我自己。”发表人则是我的高中同学。发布时间显示是5分钟前,于是我就在联系人列表找到他并和他攀谈起来。

“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没有,一切都挺好的。”

“那你发表的心情?……”

“别和我提这件事,我想去哭一会。”

“怎么了?说说嘛,把你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

“不说不说就不说。”

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我的这个同学终于“交代”出了实情。跟每天下班一样,他用了几分钟到了地铁,打算乘地铁回家。不过跟每天不一样的是在行驶的地铁里他遇见了一位极其顺眼的女孩,他不时地偷瞄着她,几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了。他就安静地站在姑娘对面,心里的小鹿一直乱撞着,却不知该怎么上前搭讪,从天通苑一直到了立水桥,等快到崇文门了,车厢里另一个小伙子走近那个姑娘,递上一张名片:“可以认识一下么?”极其自然地跟姑娘攀谈起来。看着他们一起走下地铁的背影,我同学几乎心都要疼碎了,全然忘了自己已经坐过了好几站。

虽然现在我们国内已经是社交软件横行天下了,但是很多人依然选择用搭讪这种原始的认识异性的方式来锻炼我们和异性正常相处的心态。恐惧感的产生很大程度都是因为你和让你恐惧的事物不熟悉,人和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就可以产生安全感。然后很多人见到了感兴趣的异性却迟迟不敢开口。如此一来,越不交往,越没有交往的“现实验证”,就越怕交往,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越怕,就越不敢……”的格局。很多人就是在这种失去常态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支配下害怕与人交往,平白无故地自寻烦恼。

这种后天观念的束缚让多数人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出现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口干舌燥等症状。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接近焦虑症”。就心理上而言,你往往害怕的不是接近而是遭拒。

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动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很自然的圈。

一个人在社交中过分被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过分患得患失,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失当,生怕被人瞧不起,处处谨小慎微,处处考虑自己的行动会得到怎样的社会评价,所以一旦置身于人们的视线之中,马上就会心跳不安。有的人甚至会因为过分自尊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使自己“掉价”,失去尊严。如此思来想去,怕这怕那,时间一长,凡事还没做,便失去了勇气,被沉重的“害怕心理”所左右,这样恐惧心理也就不请自到了。

除此之外,怕羞者也常常拥有搭讪焦虑。怕羞者时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老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会更加厉害。一般说来,害羞分三种类型:首先是气质性害羞即生性较内向、沉静、说话低声下气、见到生人就面红耳赤,举手投足都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其次是认证性害羞,其原因是过分看重自己,说话做事要有绝对把握才行,不敢冒风险,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便会羞于与人接触;最后则是挫折性害羞,这种人以前并不害羞,反而性格开朗,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

心理学家认为,克服社交恐惧心理虽然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但只要本身能下定决心,有意识锻炼自己,相信任何类型的恐惧心理都是可以克服的。

首先,要正视具体的恐怖对象及其威胁。社交恐惧多是几次社交挫折留下的心理后遗症,因为人们在最初的社交活动中是无社交恐惧心理的,如幼儿园小孩可以坦然回答任何生人的问话,但后来为什么不行呢?那是挫折对他们“教育”的结果,即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困于这种心理完全是作茧自缚。你应该知道,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人们是不会有意嘲笑、讥讽、冷落你的。虽然你过去碰到过这种情况,但那大都是没有涵养的人的做为,或者是人们在无意中进行的,你不应如此在意,更没有必要还用它折磨自己。你应主动和他人接触,当然首先是在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的陪伴和鼓励下,一步一步地向陌生人、陌生的环境迈进。

其次,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想克服怕生的毛病,那你得正确认识自己。有自卑感的朋友,应该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你有自己的优势。应当在社交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在你能表现的方向、场合多露面。这样的经历多了,你就能在别人青睐的眼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你的自信,也就会逐渐在生人面前表现得自如起来。

最后,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社交活动中我们肯定会遇到比自己各方面都强的人,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正确地对待强者,你会从中学到许多优点。只有交往,才能使大家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 icEDRR8bOPF/11ceaWEdFPhMAfV/EkrfYqz7mJlaX4ruEo2IW4vzuwMuFEKKeO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