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被调查的人都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差不多的青少年。从600份的调查中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0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0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0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处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有共同特点: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而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是那些20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这个调查让我们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赫伯脱所说:“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风向都是逆风。”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宁愿选择随波逐流的游弋式生活,也不愿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所以他们一直迷茫地走在没有目的地的道路上。因为迷茫,他们感觉到了空虚,于是他们利用所有的时间来追求享乐,参加对己对人都无益的活动,在嬉笑怒骂中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其实,但凡优秀的青少年,他们都知道明确的目标才是成功的基础。在开始行动前,他们会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不会盲目地前行。他们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哪些事必须做,该怎么做,哪些事无足轻重,进而可以避重就轻、高效地做事。
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泡了16小时,只剩下1800多米时,她看见前面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经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视线之后,对创造新的纪录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俘虏。
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顿时浑身来劲,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古希腊哲学家彼得斯曾经说过:“需有人生的目标,否则精力全属浪费。”的确,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第一次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她没有能力游到加利福尼亚海湾,而是因为浓雾让她看不到目标,看不到目的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浓雾”让我们在困难中迷惘,以致最后放弃,因为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哈佛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在给学生们讲述人生目标时所说的那样:远大的理想是你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仅仅拥有理想,你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没有目标,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许多年以前,盐湖城有一位勤劳节俭的年轻人。他常常受到朋友和邻居们的赞美。但他的一项举动使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疯了。他从银行取出他所有的存款,到纽约参观汽车展,回来时买了一辆新车。更糟糕的是,当他回到家之后便立刻把车停到车库中,并将每个零件都拆卸下来。在研究完之后,他又把车子组装起来。
朋友和邻居们都认为他的行为实在太不正常了,而当他一再重复拆卸组装的动作时,这些旁观者们更加确定他疯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汽车大亨”克莱斯勒。他的朋友和邻居们不了解隐藏在他看似疯狂行为中的目标,更不了解成功意识对他的重大影响力。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那些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相反他们都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那些看上去智力不及我们一半,在学校里排名末尾的学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看似资质平庸的人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耕耘不辍,最终到达目的地。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毫无目标,最终一无所获。所以说,一个人有无明确的目标,对他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哈佛考考你
一串钥匙能预测你未来的目标正不正确,赶紧做下面的测试吧!走在路上,你听到钥匙遗落在地的声音,你觉得是:
A.一大串钥匙
B.两三把钥匙
C.只有一把钥匙
◎答案分析
选择A:你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对于生活,你认为就像一扇正要打开的窗子,有诸多可供想象的可能,但有时未免显得好高骛远,你应当按部就班地去着手实现目标。
选择B:你眼前正面临岔路口,有一个以上的目标,正彷徨着不知该先朝哪一条路迈进,建议你多听听前辈的意见再做决定。
选择C:你是个未来方向十分明确的有志之士,既然确定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