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盛唐
落榜 :1次
职业 :检校祠部员外郎
成就 :著名诗人
公元750年,大唐王朝那年的状元是谁?恐怕早已无人知晓。然而,后世却铭记了一位失意的落榜生的名字:张继。
因为一夜失眠,这个人就赢得了千古不朽的名声。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更是因为那首失意的咏叹诗,他从此光彩夺目,让整个姑苏城变得充满诗意,让一座寺庙的钟声穿越时空的长河。
然而,这些仅仅缘于那次不幸的落榜。
没有那次落榜,也许,张继这个平凡得没一点个性的名字压根就不会有人听说过,就像历朝历代那些不计其数的状元的名字一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没错,张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落榜生。落榜本身是不幸的,但不幸只是短暂的,幸福与光明会接踵而至。
这次不幸事件,得从他年轻时的第一次赶考开始讲起。
青年才子张继寒窗苦读十载,踌躇满志,于是从老家湖北襄阳,一路风尘仆仆,越过秦岭山,奔向京城。半个月后,与天下所有的学子一样,张继自然也是满怀金榜题名的炽热梦想,急不可耐地赶到了繁华的京城长安。
通常情况下,全国各地的考生大都会提前一两个月来到长安,先适应一下首都的环境,也好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备考。
京城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方。
据说,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来长安游学,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颇有名望的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的名字叫白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城的柴米昂贵,白白居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当他看了白居易的诗作后,大为赞赏,赶紧改口说:“有这样的才华,也就不那么困难喽。”
可见,首都长安这块宝地,是普通人家的贫寒子弟消费不起的,一般人是难以久留的。
因此,每到科考季,富家公子大多会提前几个月来到长安,入住豪华酒店,从容备考,顺便在长安城优哉游哉地游玩一番;而贫寒子弟,则只能在临近考试日期的半个月,甚至在一周前匆匆赶来,这样才可节省一笔高额的食宿费。
值得一提的是,张继来到京城长安之后,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叫作皇甫冉的诗人。这个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几年之后在科考中荣登榜首,一举考中状元。能与未来的状元结交,也证明了张继交友的眼光。当时,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就结交为好友。
进士科考的是诗文,张继的文才自然不在话下。
进考场那天,张继胸有成竹、自信满满,他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答完了试卷,检查没有什么失误后,兴冲冲地提前交卷了。
这一刻,每个人命运已经注定,张继更是如此。
考完试,剩下的就是煎熬的等候。学子们个个心急如焚,等待自己的成绩,当然大家殷切等候的是金榜题名的那一刻。
半喜半忧,这几乎是所有考生此时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曾经“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拼搏努力有所回报,一举高中,天下知闻,然后插花游街,雁塔题名,最后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放榜之日。
张继与众多考生一样,直奔长安大街,迫不及待地要在黄金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当然,查看榜上名单时的一个细节十分有意思。
大步流星地挤进人群,毫不迟疑,直接从榜首看起,这必然是一些自负或自信的考生,认为自己必然高中,状元非己莫属;另一些考生则钻在人群里,弯下小身板,战战兢兢、畏畏缩缩,而且用手遮住半只眼睛,从榜末往上挨个儿数,这必然是一些没多少把握的或者过于自谦的考生。
那么,张继本人呢?
不用说,他是从榜首的状元看起。当看到状元的名字不是自己时,虽然心中一阵忐忑,但仍抱着期待——总归自己的排名在前十名以内吧。这么想着,他的目光顺着扫过去,却郁闷地发现,前十名里没有他的大名。
张继有些扫兴,甚至没了再往下看的心情,因为他觉得即使中榜也没多少光彩了。
不过扫兴归扫兴,但还不至于绝望,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直到耐着性子看完榜上左下角最后一名时,张继差点崩溃了,长长的榜单上竟然容不下他的名字。
甚至连不光彩的末名,他都沾不上。
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窗好友,平时不如自己的,竟然在榜上赫然在列,而且名次不差,这下张继更为沮丧。
张继低下头,不无羞愧地离开了人群,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客栈,没敢让掌柜的瞧见自己的失落模样。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是继续留在京城苦读,还是硬着头皮回老家,他迟疑不定。就这样,他在旅店里一待就是好几天。
然而,对于一个囊中羞涩的穷秀才而言,长安城实在不是一个久留之地,再这样待下去,就只有等着被掌柜扫地出门,或者睡大街乞讨的份了。
因此,张继再也无心留恋京城,匆匆收拾了行李,便只身一路南下。不过,张继并没打算返回家乡,一想到回去后要面对家中亲友,他多少有些赧颜。
于是,张继绕过家乡,继续乘舟沿江而下,一直向东,来到吴越之地——姑苏城。
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块天堂富庶之地,原本可以散散心,排遣烦忧,然而这里的繁华景象并没能驱走张继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忧愁。
远离了京城长安这片伤心之地,他依然沉浸在名落孙山的失意之中。
这里,他没有朋友,更没有亲戚,孤身一人,面对他乡陌生的景象,这一切跟他无关,他只是一个无名的过客,落魄而失意。
来到苏州,这位落魄的书生一个人百无聊赖地游遍了城里几乎所有的街巷、园林,也游逛了城外的一座名叫寒山寺的寺庙。
当年的寒山寺,只是位于姑苏城西门外运河边上的一座荒寺,幽静冷清、人烟稀少。
据说这座寺庙兴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出现了两位另类、个性的和尚,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他们俩从天台山来到苏州,在此担任住持,从此该寺改名为寒山寺。
傍晚时分,出了寺院,张继没有进城。城里的客栈,他可能住不起。
索性,今夜就暂且在城外过一夜吧。于是,他让船夫将船只停泊在枫桥之下,一只客船就成了他今晚的小小旅舍,漂浮在江上。
但是,这一夜他彻底失眠了。
落第的悲伤、思乡的惆怅、此刻的寂寞,这一切伤感和失落都萦绕在他的内心,此刻化为一团浓浓的愁绪。
四周静默,月落西斜,乌鸦几声扫兴的哀鸣,打破了这片死寂。此时已是夜半,突然一阵钟声从郊外寒山寺悠悠然滑过渔火点点的江面,传到舟中,回荡在张继的心间——他更无心入眠了。
失眠往往是灵感的催化剂。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注定诞生。这位落榜生,推枕而起,坐在船头,低吟了这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位失意的落榜生,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
然而,落榜的张继恐怕不会想到,这首失意之作却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名声。如果不是张继,枫桥也就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拱桥,寒山寺也不会跻身中国四大名寺之列。千百年来,后世不少文人墨客前来寒山寺缅怀张继。
一次落榜,反倒成全了他的千古诗名。
再说当时,张继在苏州没有逗留多久,最终还是返乡了。张继不想让家人过度担忧,但他已经有一个决定:复读。
张继回到了家乡,埋头苦读,一晃又是三年。
唐代的进士科举是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所以失败一次,就只能等候漫长的三年,这也是历朝历代许多落第书生之所以会考到胡子一把的年纪的缘故。想想看,若是考十次,那么人生中半个甲子的大好光阴就消耗掉了。看来,在古代备战科考,屡败屡战,无异于一场艰难的岁月长征。
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秋天渐浓,张继再次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赶考旅程。
到了京城,他没换地方,仍然选择了三年前的那家客栈。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尽管心中不无忐忑,但他这番更有信心,在考场上也更驾轻就熟。
这次,命运似乎眷顾了他。对他而言,试题不难,轻而易举就答完了,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放榜那天,张继终于兴奋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列在榜上。
他果真如愿以偿地金榜题名了。
当年的失意再也不算什么了,曾经的那些悲伤与苦闷,都被前景的光明照耀得无影无踪。而他在人生的低谷期留下的那首不朽的诗作,更是为他赢得了千古名声,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阳光总在风雨后,曾经的落榜生如今荣耀地戴上了乌纱帽。
总之结论是:乌云遮不住太阳,才华也终究是遮掩不住的。而且,失意也不一定就是坏事,甚至是幸事。
如果没有那次落榜,张继能写出那首千古流传的诗作吗?很难说。可见,比起完满的结局,精彩的过程往往更重要,即使它存在某些曲折。
小小的不幸和挫折,往往只是锦绣前程的序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