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用笔赢得“诗圣”桂冠

时代 :盛唐

职位 :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落榜 :2次

成就 :“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历史似乎也非常巧合。

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偏偏邂逅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气质与风格完全相悖的两个人竟会相见恨晚,结成莫逆之交,这几乎就是一场奇迹。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李杜”。两个人相差十多岁,杜甫算是小弟。

其中的细节是,杜甫刚好是第一次落榜,然后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当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个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之后便一见如故。

不过,当年相识之际,李太白的才华已经名闻九州,而且还曾受到皇帝的赏识,被破例提拔为文学顾问,而杜甫还处在奔走求食的阶段。

这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其实,在大唐年间,甚至在十世纪之前,杜甫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也没那么高的诗坛地位,“诗圣”的桂冠还没落在他的头顶上。

他籍籍无名、科场失意、落魄不堪,总之生活潦倒。据说,他晚年没有住房,居无定所,加上一次发洪水,杜甫只好把一叶扁舟当作自己的移动房屋,整天漂在河上,得以遮风避雨,但食不果腹,一直饿了七八天。最后幸而得到一位官员朋友的周济,谁知我们这位诗人的确饿慌了,见到食物就放开胃口,大嚼起来,不加收敛,谁知最后竟然因消化不良,撑死了。

总之,这个八卦流传广泛,可见杜甫的境遇悲惨。

杜甫的家境其实并不是很差,他爷爷曾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跻身核心权力圈,并且是当时的诗坛领袖,他老爹也好歹当过参谋长和县令,因此他们家属于小公务员家庭。所以,根据当时制度,杜甫作为后代,享有不纳税、不服兵役的特权。

据说,杜甫自小就聪明,七岁开始作诗,十五岁就在河南家乡小有名气,但是之后的几年他没有去京城参加科举,而是跟随父辈漫游名山大川。似乎唐朝流行少年旅行的风气,总之,许多诗人都喜欢不工作,四处漫游。至少李白与杜甫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杜甫先是游历了山西一带,接着,在江浙一带游历了长达四五年之久。也许,漫游久了,流浪的野心也就渐渐该收了。于是,公元735年,杜甫从江浙折到东都洛阳,打算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

顺便说一下,唐朝有两个首都,一个是西京长安,一个是东京洛阳,不过以长安为主。洛阳之所以成为东都,源于隋朝。当年隋炀帝杨广为了便于游览,在洛阳另修建了一座皇宫,迁都洛阳,但是长安也没作废,两座首都并存。又因为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因而,长安被称为西都,洛阳被称为东都。

在东都洛阳,杜甫第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这年他24岁。

为什么杜甫选择在洛阳参加科考,而不是长安,这也许跟考试时间临近有关。长安与洛阳两地可能是同时举行考试,而杜甫先到达洛阳,再去长安赶考估计就来不及了。

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面对命题作文,年轻气盛的杜甫成竹在胸,凭借着胸中那份无可匹敌的才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杜甫信心十足地交卷了。没想到,最终却凄凄惨惨地收场了。

尽管杜甫的作文水平不赖,但是有一个致命硬伤,就是不合时宜。文章语言生动,辞藻华丽,但是思想内容却与时代格格不入,于是很不幸,作为官员子弟的杜甫首战即败,黯然落榜了。

接下来,科举败北的杜甫该如何选择呢?

也许,许多落榜生会选择立即回家复读,继续备战,为下一轮科举考试做准备。但是杜甫似乎不大在乎这次落榜,他依然选择了游荡。

他的旅行之路还没终止。

这次他的漫游目的地是齐赵一带,也就是山东、河北一带。当他来到山东时,注定他要登上五岳之首——东岳泰山,也注定了他要写下一首震古烁今的诗篇来。于是,具有恢宏之气的《望岳》诞生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也是杜甫落榜后写的第一首诗,算是他的落榜诗吧。不过,诗中没有表现出灰心丧气的消极,而是展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胸藏层云,眼含飞鸟,居高临下,一览天下,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脚下,他相信,自己的人生终将达到这样的高度!

可见,杜甫是一位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始终是昂扬向上的,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在齐赵一带游历了一年多,杜甫取道返回,再次来到东都洛阳。

就在洛阳城,一场伟大的邂逅发生了。

两位大诗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居然一见交心,甚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家酒馆相识的,或者是在哪条街道上碰上的,但是他们却在一面之后,莫逆于心,从此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两个人相差十多岁,却似乎没产生什么代沟,这点也让人大为惊讶。两位失意的高才生在洛阳相处了一段时日。

没想到,更为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又在此遇到了另一位大诗人:高适。高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从他的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足以看出此人也属于豪放类型的汉子,因而与李白、杜甫相谈甚欢。

于是,三人商量着一起出发,去周边的开封、商丘一带游玩。三人行,自然是不亦乐乎。之后高适因公务在身,只得先行离去,杜甫与李白两个人继续漫游,来到山东沿海一带。就在这里,杜甫与李白挥手而别。不过,之后两个人竟在山东诸城一带不期而遇,他乡逢知己,不由得大喜过望。

然而,当他们再次挥手分别时,未来的“诗圣”与当时的“诗仙”从此无缘相见。

这次分别,是因为杜甫打算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而李白是官场的过来人,已志不在此,因此两个人握手相别。

公元746年,杜甫来到长安城参加考试。不过这次考试不属于科举,叫制举,属于恩科,即朝廷为了招贤纳士而专门举行的一场官方大型录取考试。

杜甫从山东一路奔来,刚好赶在考试前夕到达。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考试,谁知,这场恩科的录取结果出来之后,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这次录取榜上是空白一片,也就是说没有一人考中。

原因何在?

事故完全在于主考官,这场恩科的主考官正是那位臭名昭著的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原本不学无术,胸无点墨,靠着拍马逢迎才爬上来的。他名义上是为唐玄宗招贤纳士,但在心里却非常担心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旦被选拔上来,自己的宰相地位会受到威胁,甚至地位不保,所以他极不希望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出人才来。

身为主考官,录取权完全掌握在他手中,唐玄宗正沉迷于杨贵妃以及后宫佳丽的温柔乡中,因而被蒙在鼓里。李林甫心知唐玄宗不会过问,便放胆来了个一网打尽,不管是否有才学,一个都不录取,事后只要打个圆场就行。

这正是奸相李林甫的阴谋和伎俩。

于是,这年的黄金榜变成了“白榜”。

果然,白榜一出,京城哗然,天下哗然,考生们个个垂头丧气。唐玄宗也感到纳闷,问主考官李林甫原因,李林甫早已打好腹稿,直接回答:因为人才已经全都被收罗进朝廷了,今科没有发现一个值得录取的人才,一个都没合格。

这明显是天大的谎言,唐玄宗竟然信了,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为人才已经全被收罗进朝廷这个理由而高兴。一个皇帝做到这份上,真是荒谬到极点。

杜甫在这场闹剧般的恩科中,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全体落榜生中的一员。这次,失意的不单是杜甫一人,而是集体性失意。大家怀着一腔热血,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郁闷归郁闷,杜甫并没有绝望,考试之后的他发觉此路不通,开始选择另一条道路。

这条路就是献诗文,走关系,求举荐。于是,杜甫开始在长安城里到处活动,寻找贵人的援助。

但是天不佑人,杜甫是白跑了。

他曾不加选择地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以及张垍等当朝高官写过自荐信,甚至还多次给前朝宰相韦嗣立之子——尚书左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纪检委书记)韦济写诗求荐。但是,这些统统毫无结果。

杜甫的愿望一次次破灭了。

这段求荐的日子,对于杜甫而言是无比黑暗的,也是最为凄凉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其中《奉赠韦左丞丈》里有这么几句: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从中,可见杜甫的尴尬、窘迫、艰难、落魄、卑微、可怜,这一切他都深切地品尝过。当然,这些彻骨的人间伤痛也为诗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切身体验。

公元751年,命运仿佛终于给了诗人出人头地的一个机会。太白山有一个道士向迷信道教的唐玄宗声称,有个叫宝仙洞的地方藏有一本叫《妙宝真符》的秘籍。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没想到,被派去寻找所谓的《妙宝真符》的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均竟然找到了那件“宝贝”。

这则新闻自然非同小可,杜甫立即发现了契机,当晚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三篇文章,进献给唐玄宗,并祝愿领导能求仙成功。文章送到唐玄宗手里,领导一过目,大为惊讶,跟当年汉武帝惊讶司马相如的文采的表情差不多一样。唐玄宗有意赐杜甫一个官职,于是让宰相按照制度规定,考一下他的文章。

这位宰相就是李林甫。杜甫再次撞到了这个奸相的手里,自然没什么好下场。考试的结果,李林甫向皇帝表示杜甫才能平平,仅仅把他的档案留在了中央机构。

这说明还有机会,但是,李林甫当政时期,杜甫在京城永远没什么机会。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仍然不得不到处活动,寻找机会。

直到四十四岁那年,杜甫的活动终于有了一些效果,先是他被朝廷任命为河西尉,大概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从九品的职位,是唐朝品级最低的官职,而且河西县地处偏僻,于是杜甫干脆推辞了。几个月之后,朝廷又委任他为京兆府兵曹参军,这次,杜甫接受了。京兆府兵曹参军就是太子的卫戍仪仗部队当中的一个参谋属官,负责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类的事务,从八品下的职位,比之前那个大一点,好歹算是个官。

然而,就在杜甫上任不久,回乡探亲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的人生似乎更为艰难了。

不过,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在狼狈不堪的逃难中,在与最底层的百姓的相处中,诗人用自己凝练的诗句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写出的诗作愈发光彩夺目,在后世被奉为经典,也最终使他的作品升华为“诗史”的高度。

历经磨难,一位绝无仅有的“诗圣”就此诞生了。

终其一生,杜甫最高的官职是左拾遗,只是个提意见的小小谏官,而且他在职的时间也不长;至于他后来的另一个公务员身份——检校工部员外郎,不过是挂了一个虚衔,属于建设部副司长代理,据考证,杜甫没有上过一天班。

幸而,杜甫一生没有攀得高官,否则,大唐帝国也许会多了一位平庸的政客,而少了一名顶尖的诗人。 yUn67zceYm7ZpZN1V/FoRieETXFCsgbCi0srXgdUodyGmoQQs4/nqc2d35CESs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