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无限支配关系与当下支配关系

所有的本质,即所有权的内在结构,集中体现为所有权自身与权能的关系,该问题是所有权的核心问题、第一问题,但尽管传统物权理论争奇斗艳,这个基础问题却并没有解决。理论不算少,却没有一个发现“终极真理”。解构所有权的本质,依赖两大原理,一为权利的自我对象原理,一个为无限支配关系与相对支配关系的关系原理。两大原理之下,所有权本质真相大白,传统理论对两大原理一无所知,对所有权本质的解构,完全是皮毛之说。

传统体系下,所有权的基本定义是:对物的绝对的支配权,以占有、使用等为权能。这个定义极其抽象、粗糙,完全没有在客体的存在方式即时间范畴下进行定义。时间是任何客体的存在方式,所有权也必须在时间范畴下定义,才能表达出本质的、终极的含义。时间范畴下,所有权的定义为:对物的无限的支配权,以占有、使用等为权能。

所有权是绝对的权利,而绝对的权利的本质只有在时间坐标系中才能映现出来。在时间坐标下,支配权呈现出了相对样态与绝对样态,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中,进一步呈现出支配物与支配自身的双重品格,自身同时成为对象,而正是在这种自我支配关系中,所有权达到了无限。传统理论认为所有权是绝对的支配物的权利,以占有等为权能,却未在时间范畴下解析绝对权的含义以及占有、使用等权能的含义,占有等权能是具有当下性质还是无限性质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被追问过,所谓的支配权仅仅是单向的对物的关系,将无限支配权仅仅理解为自身,而没有理解为自身对自身的支配。

在时间关系中,无限与当下作为基本的两极,二者一方面是同一关系。这种同一性表现在:无限必以当下表达,当下可以表达无限;无限就是当下对自身的超越。但另一方面,二者之间更是一种对立关系,同一只是在对立基础上的同一。对立性表现在:当下与无限都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一极,当下表达无限,但无限以当下表达,却不可能分解为当下,即不可能分解为无限个当下,当下无论怎样集合,都不可能达到无限,正如同归纳法永远无法得出普遍结论一样,在当下与无限之间,横亘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因而当下对无限的表达,绝不仅仅是当下自身表达了无限,同时亦是无限通过对当下的关系,自身表达自身。所有权作为无限的权利,无法自身表达自身,而是必须以另一种独立的权利,必须通过可感知的当下权利即占有权等来表达。

从绝对权、支配权到无限权、占有权的支配权,是对所有权认识从形式理性到辩证理性的巨大飞跃,二者是具有质的区别的不同层次的认识阶段,前者原始、抽象、内容简单,后者现代、具体、内容丰富。传统理论绝对支配权的通说只是关于所有权的初级认识,时间维度下无限支配权的定义,才揭示着所有权的终极本质。

现代定义对原始定义的质的突破表现在:

第一,绝对与无限是同一层次的范畴,但无限与当下直接与时间相关。终极本质就是时间下的存在方式,绝对权利也只有在时间维度下,才能得到具体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绝对权利到无限权利的转变,是抽象到具体的上升。

第二,无限权利的定义在无限与当下大关系中解构所有权,尽管定义为无限权利,却明确表述了无限包含当下的基本原理。从绝对权利、相对权利关系的角度也可以对所有权作同样的解构,但传统绝对支配权的定义并没有发现绝对权利与相对权利的关系,绝对权利就仅仅是自身,并不存在相对的权利,只知道所有权是绝对的权利,却不知道绝对的权利只有通过相对的权利才能表达。

第三,占有权的支配权准确反映了权利同时以物和自身为客体的二元结构,传统定义仅仅将所有权理解为对物的关系,对物的关系必然导致对自身关系的原理一无所知,只知道占有等是所有权的权能,却不知道同时也是所有权的对象。

第四,无限权利的定义包含的是命题群,绝对权利的定义只有一个形式上的命题。前者所包括的命题包括:所有权是无限的支配权;所有权是无限支配权与当下占有权的关系;无限的支配权以无限的占有权等为权能;无限的支配权以当下的占有权为权能;对物的无限支配间接表现为对权利的支配,而非直接对物的无限支配;所有权的权能即是所有权的形式,又是所有权的对象。传统绝对支配权的定义中所包含的定义只有一个,即所有权是绝对的权利。二者相比,后者显然粗陋。 bh13YHpcUM5hvXzwlNnl0NGQpBfqBdITiUMvTA9qfzdVcBhNC7TTqsfQlpEwRdl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