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锡桢
毕锡桢 :曾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我从1982年3月到1992年6月底,在大连市市委书记(1982年至1985年6月设有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10年。亲身经历了大连市改革开放最初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大连对外开放初期的历史足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1979年,中央决定成立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大连市作为我国北方的沿海城市,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直接对外贸易的五大口岸之一。我们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在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1983年4月1日,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大连口岸作用,改革对外贸易体制问题的请示》。同月,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了该请示,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国务委员张劲夫专程来大连调研大连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管理权限的问题。9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计委、经委、经贸部的请示。大连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第三个扩权的沿海城市。
1983年8月14日到21日,邓小平同志在大连工作期间,市委、市政府积极向小平同志汇报,请求中央同意大连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小平同志于1984年2月24日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关于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小平同志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根据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于1984年3月25日到4月6日,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同意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指出:“大连是东北三省的主要港口城市,从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出发,也考虑到我们利用日本资金和技术的需要,以及通过‘大陆桥’对苏联、欧洲发展转口贸易的需要,大连市在某些具体政策上可以更开放些。”这是对大连改革开放的巨大支持,我们感到非常欢欣鼓舞。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进出口贸易基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基地、引进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基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
8月12日到16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谷牧、李鹏同志来大连视察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他们深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区域进行调研,帮助我们研究解决大连的开放问题,厘清对外开放思路。9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15日,我们隆重举行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典礼,揭开了大连对外开放的历史篇章。
从此,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党中央、国务院和小平同志嘱托,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城市改革发展的旗帜,每年都研究部署对外开放工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定不移地把对外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1985年7月,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开放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直接利用外资改造企业,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把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吸引进来;要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外经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把我市外经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86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大连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会议,提出以大连为前沿,以沈阳等中部城市群为腹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此,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要求,正确处理好“窗口”与腹地的关系,积极为全省乃至东北腹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条件。市政府先后两次制定地区性优惠政策,为外商和腹地来大连投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1987年1月,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我们明确提出,对外开放工作要紧密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展开;要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体系;更加积极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变化的有利条件,争取在利用外资工作上取得新的进展,努力创造适应外向型经济需要的社会环境。当年夏天,大连举办了首届中国东北地区暨内蒙古出口产品交易会,标志着我市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1988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深入贯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动员大会,要求全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对外开放的紧迫感,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作用,尽快走上国际舞台,为辽东半岛全面开放做出贡献。
1989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在治理整顿中继续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把大连市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连市1988—2000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确定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港口为基础,以工业为骨干,以贸易、金融为两翼,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实现经济向外向型转变,把大连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程度高、吸引力与辐射力强、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六四”风波期间,市委、市政府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全市没有一个企业停工停产,没有一个路口堵塞,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6月10日,日资企业原田工业有限公司举行开工典礼,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政治风波之后,我们坚持高举对外开放的旗帜不动摇,采取坚决措施,积极做好现有外资企业和驻连机构的工作,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年利用外资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在规模和水平上都超过了开放以来的任何一年,兴办的“嫁接”式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
1990年7月,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奋斗目标。把我市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科技实力比较雄厚的现代化城市,使其成为联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经济贸易中心,成为国际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成为中国北方科技、文化、信息交流的窗口。要扎扎实实做几件带动全局的事情,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外向型经济建设步伐。
1991年1月,市委召开七届二次全会,讨论研究我市“八五”计划草案。我们明确提出,必须更高地举起对外开放的旗帜,继续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全市各方面都要围绕扩大开放来思考问题、完善政策、理顺体制。要以开放促进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老企业改造和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整个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极大地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市委于3月召开全市干部大会,认真学习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部署在全市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研究新课题,进入新境界,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6月5日,市委召开七届六次全会,要求进一步用邓小平重要谈话统一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要求对外开放要有新突破,加快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开放领域、增加利用外资形式,带动和促进全市利用外资上规模、上水平。
从1984年大连进一步对外开放,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这是大连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探索时期,是找准定位、奠定基础,取得显著进步的发展时期。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毫不动摇地高举对外开放的旗帜,带动和促进了大连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个建设的开发区。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下发《批转关于大连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能源、交通建设等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正式批准建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开发区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重大试验,我们缺乏经验。中央领导同志告诫我们,大连是检验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地方。所以,从兴办之初,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它作为全市开放的龙头和旗帜,动员全市人民,借助东北三省腹地的力量,全力支持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市委在领导开发区建设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件事。
1984年10月1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典礼(市档案局提供)
一是积极调整完善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市委在开发区建设之初,明确提出开发区建设要“一年变样,三年初见成效”。为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开发区工作会议,动员全市力量,齐心协力搞好开发区建设。1985年10月,召开开发区工作会议时,开发区三公里起步区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5亿元,初步具备了投资条件,有11个引进项目动工兴建。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紧张、电力、燃料缺口较大、施工力量不足等诸多困难。我们要求开发区坚持“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原则,把工作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迅速转到项目建设上来,抓出一批水平高的项目。同时要求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开发区建设。1986年10月,开发区完善了起步区域“七通一平”,有25个在建项目,7个项目投入生产。我们在开发区工作会议上,要求开发区工作转向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争取在改革、扩大内引外联、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获得较高社会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取得突破。1987年10月,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引进三资企业项目45家,当年实现产值2.1亿元,利税2800万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我们在开发区工作会议上,要求开发区突出提高项目质量,今后三年要做到一年翻番,三年建成初具规模的外向型经济基地。之后,市委常委会经常听取开发区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1990年,开发区工业加工区已形成规模,但是第三产业严重不足,对吸引外资造成很大的束缚。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调整开发区的发展思路,由单一的出口加工区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综合性城区转变,提出了“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对于开发区的发展转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开展,原有的开发区域项目已经摆满。市委、市政府同意开发区的意见,调整了“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针,确定了“功能区分、轴线延伸、点面结合、协调发展”的建设思想,支持开发区超前开发,以大规模投入推进20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建设,为后来外资企业的大量集中涌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发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大规模地引进和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发区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开发区建设之初,区内环境不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我们强调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引进,发展一批能出口创汇、有合资前途的内联企业。这一方面向东北地区企业敞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吸引外资的小环境,支撑了开发区的发展形象。随着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又提出积极鼓励发展外商独资企业,鼓励内联企业向外资企业过渡。后来,我们要求开发区把重点放在引进大型外资项目上。大连在历史和地缘上与日本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提出坚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日本,全力持续地开展对日本的招商工作。开发区重视发挥日本金融界和大型商社的作用,以东京银行、兴业银行、野村证券和伊藤忠等大型商社为桥梁,先后引进了十多家日资企业。为了吸引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我们鼓励外资包片开发,利用外资进行招商,集约化引进。1991年11月,由开发区管委会和日本有关商社、银行和组织,共同开发的日本“大连工业团地”项目正式签约,这个占地2.1平方公里的工业团地,成为日资企业集中的园区。我们高度重视引进一批大型外资企业,认真筛选重大项目,专人跟踪负责,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日本佳能、东芝等一批超亿美元的大项目,都是跟踪服务多年才落户开发区。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中法两国六方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一期投资4.9亿美元,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年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合资项目。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项目引进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1990年开始,我先后五次到该项目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引进中的问题。该项目于1992年5月16日正式开始备安装。引进这些大项目提高了开发区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到1992年年底,开发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56家,其中17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投资23.3亿美元。当年完成出口商品总值4.78亿美元。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1亿元,财政总收入6.8亿元。
三是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开发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是外资企业集中的地区,是中外文化交融冲突的地区。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开发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我们反复强调要不断解放思想。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一直是在有争论的环境下推进的。创建之初,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人们对要不要建立开发区、引进外资技术是不是资本主义,采取优惠政策给外商合理回报是不是肥水流入外人田等都有争论。当国家对经济环境进行治理整顿时,有人怀疑引进外资搞乱了经济秩序。“六四”之后,开发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都让一些人争论不休。市委针对每个时期的思想动态,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开展大讨论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大家对党的基本路线、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特别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全市人民的思想解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次,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市委要求开发区的党组织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在政治上必须严肃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党员进入外资企业以后,要认真研究外资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开发区党工委经过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形成了同时立项、同时建立党组织、同时开展党的工作“三同时”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开创了外资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我们始终强调要突出抓好党风建设,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最后,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开发区大力加强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培育和建设开放条件下的良好社会风气。
推进大连进一步对外开放,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问题,就是投资环境不理想。当时的大连还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没有涉外宾馆、没有国际机场、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程控电话。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法律意识,政府部门的工作体制机制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所以,从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下了很大的功夫,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紧紧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第一任务,迅速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大连周水子机场,1981年只是二级航站,每周只有六班国内定期班机。1984年4月开始进行机场跑道和停机坪扩建,1985年3月开通大连到广州航线,1986年9月开通了大连到中国香港的国际包机航线。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际机场。1987年4月5日大连开通了到日本东京的国际航班航线。从此,大连机场的国外航线密度不断加大,到1992年飞机起降达到9000架次。沈大高速公路从1984年8月开工,1987年10月竣工,成为我国神州第一路。1987年市内同时建设竣工了香炉礁立交桥、香甘定向立交桥、金三角立交桥,大大缓解了市内交通堵塞的状况。1984年国务院下放了大连港管理体制,我们抓紧进行老港区改造,全力推进香炉礁杂货码头建设,积极开展大窑湾新港区建设准备工作,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输能力,扭转了多年压港压船的局面。1987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1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华能大连电厂,修建了和尚岛煤码头,1988年两台35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大连地区电力供应能力。1986年大连从瑞典引进4万门程控电话,淘汰了运行半个多世纪的步进制交换机,到1987年年底实现了同国内主要城市和13个国家和地区直拨。1986年我市同中国香港合资兴建了大连富丽华酒店、国际酒店,建设了外国人生活区,提高了接待外商的能力和水平。短短几年,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缓解了能源不足、水源紧张、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的状况,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奠定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二是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提供有利于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当年我们会见外商时,常常听到外商对我们办事存在拖拉扯皮有意见。办一家外资企业,从申报到立项、征地、规划、办理用水用电、开工等,需要几十道手续,盖几十个公章。外商抱怨大连办事效率非常低。还有一件事,有四个外国老太太到大连旅游,临走想买点有特色的纪念品,不承想却遭遇了友谊商店营业员的傲慢、无理,货没买成还惹了一肚子气。临走,她们给市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我们立即决定在《大连日报》全文发表这封信。外商的意见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工作作风,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开放,必须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1986年6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了“提高服务水平、办事效率”活动,我们在会上明确提出,要转变观念,推进改革,加强监督,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我们重视从制度抓起,认真总结大连开发区组建项目推进中心的经验,积极推进全市审批体制改革。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计委、经委、建委、科委和金融、公用事业等21个单位合署办公的大连外商投资管理中心,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减少审批层次、简化办理手续,集中办理外商在大连投资的各种手续,使原本需要21个单位盖上百个公章的事情,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很快解决。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环境建设也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198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把加强软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在全市深入开展“改善开放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文明程度”活动。这次活动历时半年多时间,进一步推动全市服务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外经济合作管理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海关实行报关验货缴税一条龙,缩短了工作周期;商业系统开展了延伸服务、跟踪服务,方便了客户。不断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为外商投资合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法规建设。我们在对外开放中,一方面积极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要求全市用好用足中央政策,依靠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十分重视结合大连的实际,学习借鉴开放先进地区的经验,研究和制定具有大连市特点的政策。我们先后制定了几十条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开发区也制定了30条政策规定。市委重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的作用,支持人大常委会围绕对外开放开展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从1986年4月起,先后制定了《大连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工会条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对于促进大规模吸引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年前,大连市对外开放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被动开放,仅局限于单纯的货源收购出口和以加工装配、补偿贸易等间接形式的利用外资。全市没有一家合资、合作企业。中央批准大连进一步开放以后,我们全力推进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对外经济合作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
一是利用外资不断上水平。大连利用外资的水平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形势不断发展而提升的。1984年,对外开放主要是针对大量国有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装备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改造国有企业来展开。市政府成立了技术引进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世行贷款、租赁、记账贸易等形式,筹措外汇资金,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先后有480多家骨干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开始将开放直接利用外资摆到重要日程。1984年9月,大连第一家合资(中国香港)企业——大连联达船舶有限公司成立。由此拉开了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1988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大连老企业多的特点,提出利用外资的重点是嫁接改造老企业,鼓励老企业利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投资,嫁接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取得了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综合效益好的效果。到1991年年底全市发展了240家嫁接式企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的关键技术设备的企业。同时,我们积极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图加工和补偿贸易项目,许多国有企业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增长了与外商合资合作的经验,为以后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奠定了基础。1989年,我们根据大连市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引导外资企业投向,公布了鼓励和限制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行业,批准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出口创汇型的外资项目,中美合资的辉瑞制药、中日合资的华能小野田水泥、中国华录电子有限公司、日本独资佳能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大连,使全市利用外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到1992年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540多家,合同外资金额42.5亿美元。大连市利用外资登上了新台阶。
二是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1984年年底国家赋予大连外贸自营权。我们立即调整成立了八个进出口公司,从1985年1月开始自营进出口,结束了大连只管收购、不管出口的历史。我们首先建立了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十大出口商品基地,通过推行外贸出口承包责任制,实行工贸结合制等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出口的积极性。1989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6亿美元,年均增长60.27%。198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以质取胜”,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制定了“优先、扩大、开发、抢救、淘汰”十大方针,优先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扩大建材、冶金、服装、化工产品出口。市政府建立健全了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激励机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纯扩大对外贸易量,到注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转变。1991年全市工业品出口总值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6%,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6.4%;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值2.9亿美元,增长149.6%;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1990年以后,随着“三资”企业的投产不断增长,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1992年,全市外资企业出口创汇6.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亿美元,增长54.4%,占全市自营出口的比重达到51.5%。
三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大连对外开放步伐,必须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个方面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要求下功夫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搞上去。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连劳务队伍整齐、素质较高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各类劳务出口。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确定了以苏联远东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海外工程承包。1992年,全市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项,合同金额3895.6万美元。外派各类劳务人员4843人次,比上年增长60.4%。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不断扩大大连对外开放的领域,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1990年年初,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国务院于1991年3月正式批准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列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2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大连保税区,这是国内当时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区域,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同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此,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这些开放先导区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的对外开放一直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邓小平同志1983年8月亲临大连视察,非常关注大连的发展,指示有关部门领导来大连帮助解决发展的问题。江泽民同志1990年10月到大连视察,对我市改革开放给予正确的指导。从1983年到1992年5月,胡耀邦、彭真、万里、李鹏、薄一波、谷牧、康世恩、邓颖超、赵紫阳、方毅、田纪云、宋任穷、王震、邹家华、宋平、李瑞环、李先念、乔石、陈慕华、吴学谦、王兆国、彭冲、朱镕基、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或多次到大连视察,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大连的对外开放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始终关心支持大连的开放。1984年,省委、省政府在大连召开了各市及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驻军联合兴办开发区的协商会议,组织成立了东北各省(区)联合兴办大连开发区协调小组。在大连召开全省对外开放会议,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市、各部门发挥优势,积极支持大连对外开放工作。省里还多次在大连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帮助我们解决资金、项目等发展中的问题。
大连的对外开放更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前进的伟大实践。大连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10年;是大连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得到较多改善的10年;是经受政治风波考验,战胜自然灾害和各种困难,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10年。市委、市政府坚定改革信念、直面发展问题、凝聚社会共识,正确处理了一系列改革开放与发展稳定的关系,依靠开放促进改革,促进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大连实际的道路。全市工业总产值1985年突破100亿元,1989年突破200亿元,1992年达到315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985年实现39.2亿元,1992年实现67.9亿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985年为1107.5元,1992年达到283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年为567.8元,1992年达到1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