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652”工程到现代化港区

梁勇

梁勇 :时任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党委办副主任,现任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规划科副科长。

2002年年底,我调到调顺港区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宣传等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我需要经常走访基层,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我有幸从港口老前辈那里听到许多关于这个港区的历史,渐渐对这片热土有了一些了解。

调顺港区隶属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调顺岛。如今,这里已是一个拥有员工1000多人,固定资产11.21亿元,年货物吞吐量1500多万吨的现代化港区。

从一个海边渔村破土建港,到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商业港区,湛江港调顺港区经历了几代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

20世纪60年代,国家交通部、外贸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向国家计委请示,要求在湛江新建援外物资专用码头和矿石专用码头。1965年5月31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批示,国家计委以(65)计字652号发文,批准了三部联合请示。该工程规模庞大,涉及项目34个,计划投入资金2800万元。工程列入国家大中型项目重点工程,以国家计委发文的文号命名为“652”工程。

项目前期,交通部派遣第一水运工程设计院的专家小组到湛实地勘测。在2年多时间里,专家组先后对湛江市霞海、调顺及遂溪县南坡的水文、地质、航道等情况进行勘探,收集了大量翔实数据。经过深入分析和反复比较,最终选定了湛江市赤坎区的调顺岛作为“652”工程的落脚点。

1967年3月10日,“652”工程正式在调顺岛这个海边渔村破土动工。按照计划要求,工程需在1968年年底前竣工投产。老前辈们告诉我,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因素,“652”工程被列为保密工程,参加建港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确保三代以内“根正苗红”才能有资格参与。但是,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派系斗争如火如荼,许多参与工程建设的干部都受到了运动的冲击,以致由湛江市、湛江港务局、解放军支“左”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等多个单位联合组成的“652”工程建设指挥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本来就人手不足的工程时断时续,建设进度备受影响。然而,即便条件如此艰难,建港者仍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顽强抗争,努力推进工程建设。

“652”工程建设现场(资料图片)

1970年5月1日,历经3年艰苦奋斗,“652”工程终于建成了301#、302#两个万吨级泊位,同时建成的还有工作船码头、登陆艇码头各一个,附属设施一批。5月1日当天,满载生盐的“红旗160”轮靠泊卸货,同时举行了盛大的开港仪式,“652”工程革委会完成了历史使命,成立了全称为“交通部湛江港务管理局第三作业区革命委员会”的新机构,标志着调顺港区正式开埠。

从1970年到1978年这8年间,国家运行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调顺港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港区,出于政治需要,只准本国船舶靠泊,不许外籍轮船涉足。港口人一方面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303#、304#两个1.5万吨级的矿石专用码头;另一方面,完全按照国家计划安排生产,头7年每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均为几十万吨,实现利润几十万元,直至1978年,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才首次突破百万吨,达到150.54万吨,实现利润181.9万元。虽然完成任务不多,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调顺港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为国家援外物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方针。开放的号角吹响,改革的春风也渐渐吹进调顺这个小岛。

1979年8月,随着第一艘外籍船舶靠泊码头,调顺港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从此踏上崭新的征程。此后,调顺港区仍然秉承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生产的原则,一方面,先后完成了301#泊位改造、300#、305#泊位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了港区通过能力。另一方面,生产经营逐步发展,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2年,港区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制,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261.22万吨,实现利润1000.2万元,首次超越千万元大关。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调顺港区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也经历了走上弯路的曲折。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的观念无法一下子转变,“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调顺港区除原来成立的公安、食堂、水厂、托儿所、电话站和子弟学校等机构一个不少,还逐步增设了后勤车队等机构。1979年港区升格为处级单位时,增设了科级单位武装部,作为港区职工子弟学校的港二中也同时升级为科级单位。1981年12月,投资32万元、总面积达1749平方米、拥有座位1300个的大礼堂建成,同时购进了电影放映机,大礼堂既是开大会的场所,也作为职工电影院使用。1983年10月,投入资金36万元,总面积2037平方米的职工俱乐部动工兴建。俱乐部设置了歌舞厅、健身房、乒乓馆、美发室、录像放映室等一系列休闲场所,原本荒僻、封闭的港区,很快便呈现了一派繁华景象。但是,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港区俨然变成了一个小社会,企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1984年5月,根据邓小平同志创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实施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湛江市有幸入列。进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行列,意味着调顺港区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港口人渐渐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港口早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再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坐等货主上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必须主动出击,广开门路,广揽货源,抢抓先机,抢占市场。基于这一认识,调顺港区紧紧抓住湛江市进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机遇,逐步走上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此后10年间,港区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于1991年12月建成1.5万吨级件杂货专用码头305#泊位,通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内部管理方面,于1984年推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1993年试行“级差补贴全计件工资制”,制定人机联合劳动定额,实施计酬劳动定量考核;1993年,港区还进行劳动、工资、保险“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上岗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新制度,彻底冲破旧观念,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1994年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

在生产经营方面,于1988年5月,成立了散化公司,开展散装化肥灌包业务,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了件杂货、煤炭、矿石、钢材、散装化肥等多货种综合经营的生产格局。10年里,每年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均稳定在300多万吨,实现利润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1992年,年度利润达2011.9万元,首次突破2000万元大关,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又一跨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调顺港区经历了天灾的考验,也经受了人祸的打击,港区的建设发展和生产经营一度深陷低谷。

1996年9月9日,调顺港区遭受“9615”号超强台风“莎莉”的正面袭击。这个超级台风绝不像她的名字那样温柔,在其登陆时,登陆点方圆百里所有的风速计被全数摧毁,根本无从得知“莎莉”的真实风速到底是多少。只有当时在锚地避风的一艘商船在风速计损毁前录得的阵风速度为70米/秒,专家后来分析认为,最大风力超过了17级。“莎莉”给调顺港区造成的损失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5台门座起重机被掀翻报废;303个化肥堆垛400多张帆布被撕成碎片,堆垛内6万多吨化肥被雨水浸泡;11座灯塔被拦腰折损;800多米围墙轰然倒塌。据灾后统计,这场超强台风给港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00多万元。

然而,狂风刮不跑港口人的信心,相反,却更加激发了港口人的斗志。调顺港区广大干部职工奋起抗灾,在风暴肆虐的时刻,不仅全力以赴保护国家财产,而且还有70多名干部职工和港区派出所的干警舍生忘死,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救起了19名遇险的渔民和2艘渔船;在风暴过后的次日,便开始恢复了生产作业。面对调顺港区的遭遇,各级领导十分关心。9月11日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谢非,时任交通部部长的黄镇东以及湛江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等各级领导,先后到港区视察灾情,慰问抗灾复产的广大干部职工。

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调顺港区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灾复产的时候,另一场风暴正在悄然袭来。1998年,由中央纪委直接督察的“9898”湛江特大走私案爆发。由于连续几年的走私风潮横行,港口的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港区的信誉被瞬间摧毁,船东、货主“谈湛色变”,谁也不愿意再到这个地方来。接连经历天灾与人祸,调顺港区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1997年,年度统计的货物吞吐量仅为340.26万吨,实现利润为亏损1211.6万元。

两次沉重的打击后,调顺港区的港口人并没有颓废沉沦。从1998年年底开始,由广东省委任命的湛江港新领导班子着手重整旗鼓,把改革的步伐步步推向深入。一方面,实施战略调整。全港实行专业化码头分工。调顺港区被赋予专业承担矿石、煤炭和件杂货装卸任务,原有的化肥、钢材等业务划分到其他港区负责。另一方面,实行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对党委办和纪委办、宣传科、武装部、团委,工会和计生办、俱乐部,计划科和财务科,安全科和质检科,机电科和计能科等科室进行大规模撤并,调整人员充实到业务管理岗位和生产一线;逐步剥离幼儿园、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疗所等社会职能,轻装上阵。

港区人以重建船东、货主信心为出发点,全面整顿劳动纪律,内部管理更严,装卸效率、货运质量要求更高,主动揽货、抢占市场机制更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调顺港区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很快得以重新建立,生产经营很快得以重回正轨。2001年,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2002年,成功接卸了装载进口铁矿石10.07万吨的海岬型超大船舶“凯莱”轮,顺利完成了最大吃水达12.09米的磷矿砂船“高娜”轮的装船任务,标志着调顺港区的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2003年,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达604.2万吨;实现利润重新回到2000万元以上水平,达到2103.53万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我分管的宣传工作团队倍感振奋,在走访一线员工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样的业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达到了极限。可随后的发展态势更令人瞠目结舌:2005年,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成功超越千万吨大关,达到1066.8万吨;年度实现利润首次超越亿元大关,达到1.042亿元。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港口改革不断提速。2002年12月30日,湛江港务局第三作业区变更为湛江港第三港务公司,为企业改制做准备。2004年4月9日,湛江港实行政企分开,港务管理职能剥离,划归湛江市人民政府成立港务管理局,而湛江港成为一个纯粹的企业,变更为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调顺港区也随之更名为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2007年9月15日,招商局国际与湛江市国资委签署协议,由招商局国际投入资金16.2亿元,共同对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整体改制,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同年12月16日,改制后的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调顺港区也正式更名为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进入21世纪,一直以载重5万吨级左右的巴拿马型船舶为主的国际航运界出现了悄然变化。为降低海运成本,许多航运公司纷纷采用船身宽度超过32米、载重量10万吨级以上的海岬型船舶来运输。船越大,吃水越深,靠泊的码头泊位和配套的机械设备就必须越大。早已在改革大潮中成为买方市场的港口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变化,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丧失来之不易的市场。基于这一认识,湛江港果断启动调顺港区码头升级改造计划。2008年2月,乘招商局国际注资的东风,300#泊位技改工程开工。这个原本只有3.5万吨级的磷矿石码头被改造为15万吨级煤炭专业码头。项目投资8亿多元,配套额定生产效率4500吨/小时的装卸桥2台,堆取料机4台,水平运输系统及火车装车系统各1套。2010年11月,项目建成投产,港区的年生产能力再次提升了近1000万吨。2012年统计,调顺港区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1579.4万吨,营运收入5.44亿元,实现利润2.28亿元。港区实力不断壮大,经营业绩逐年提升,我有幸看到了这片热土蕴藏的巨大能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14个沿海城市开放以来,调顺港区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在调顺港区工作8年,目睹了港区日新月异的巨变。未来的日子里,调顺港区人必将昂首挺胸,豪迈踏上新的征程。

调顺港区新建成的15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 kZOa4AKZNF5DCMTxUFMew3sqWsQNOKbC4rHC1reoeQ385b9bY7vLxfnbNoueDh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