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综述

本文由郑斌、孙宜坡执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84年,中央又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青岛紧紧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和山东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探索适合青岛发展的对外开放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其间,青岛还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经济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生产总值1984年仅为102亿元,2013年为8006亿元,30年间增长了近80倍。

一、发挥优势,创新实践,青岛的对外开放开拓前行,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1984年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到2014年,青岛的开放历程大致可分为起步、突破发展、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1年,为对外开放起步阶段。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青岛的对外开放和发展。1979年视察青岛工作时,他就指出青岛条件很好,应该发展旅游和对外开放;1984年初春视察深圳、厦门等特区后,又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提出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这些城市有的可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贯彻会议精神,青岛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进一步开放和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国务院批准青岛市进一步开放、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方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青岛成为第八个实行计划单列的城市。青岛借助国家赋予的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的优惠政策,积极发挥沿海港口城市优势,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开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工商企业改革,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99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0.35亿元,比1985年增长2.3倍,城乡人均收入分别增加1123元和454元;全市自营出口创汇4.54亿美元,是1985年的9倍;实际利用外资4647万美元,是1985年的20倍;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项目成倍增长,合同外资金额是前6年总和的1.6倍,累计已有120家企业开工投产。

第二阶段,1992—2001年,为对外开放突破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青岛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了全市对外开放步伐。4月14—18日,山东省召开对外开放会议,将青岛市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龙头”。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在会上宣布:“青岛将出让位于黄金地段的市级机关办公楼,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和发展第三产业。”由此拉开了市委、市政府东迁和东部大开发的序幕。青岛这一举措,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4月6日,在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俞正声书记要求破除“红瓦绿树综合征”,提出开发市区东部的发展战略。5月4—6日,青岛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有6000人参加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提出“八个突破”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市树立敢当全省对外开放“龙头”的意识。5月7日,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决定》,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7月25—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青视察,对青岛的改革开放思路和措施给予肯定,并题词:“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开创青岛美好未来。”根据江泽民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决定》。主要标志性事件:一是加快实施东部开发战略和行政区划调整。1992年8月7日,东部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正式开工,这是青岛市东进战略的第一仗,标志着青岛市东部开发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1992年6月24日,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的决定,同年12月国家科委批准建立青岛国家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标志着青岛开发区领域进一步拓展。随着东部开发的进一步拓展和市级机关东移,1994年5月17日,青岛市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台东区、沧口区、崂山区,将原崂山区的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四个镇组成新崂山区,由原崂山区的城阳、流亭等八个镇组成设立城阳区等,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二是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开放空间进一步扩大。1998年,青岛出台了《市外经贸委直属外贸专业公司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外贸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纺织服装实业集团公司、益佳集团有限公司、世贸集团有限公司三大集团的改制面扩大到80%以上,使外贸企业逐步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变。三是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步伐。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部署,青岛顺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两个目标(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重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青岛市生产总值1368.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91年的3.73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996年突破万元,2001年接近2万元。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98亿美元,是1983—1991年间的9倍。外贸出口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年均增长36.6%,2001年达到123.58亿美元。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为对外开放跨越式发展阶段。2002年以来,随着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青岛积极顺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努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主要标志:一是承办重大赛事和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2008年青岛成功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残奥帆赛,2009年承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12项赛事,以及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为青岛全面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提供了新的契机。二是建设了一批承载力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2011年青岛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同时贯通,标志着城市行政全域所属区(市)的交通连接,从根本上告别了“船时代”,跨进了桥隧新时代,为青岛的空间布局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2007年青岛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2012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并确定了青岛未来的空间布局,即“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由此拉开了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大框架。2012年12月,青岛再次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将原市北区和四方区撤销,重新组建新的市北区,将原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组建新的黄岛区,“大青岛”的轮廓更加清晰。四是产业发展进入新层次。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提出了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目标,以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形成以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和红岛经济区为主的蓝色经济发展重点区域。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2年的4.1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227元、15731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倍和3.8倍。全市外资、外贸等重要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外贸进出口2004、2005、2007、2008年分别超过200亿、300亿、400亿、500亿美元,2011年突破700亿美元,2013年达到779亿美元。到201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万个,2013年实际到账外资55.2亿美元,占山东省总额的近4成。

二、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地位大幅提升

30年来,青岛全市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青岛的实践,坚持以开放促进结构调整,城乡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一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着力搞好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扩大优质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20世纪90年代,坚持把第三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努力培育现代商贸业和旅游业;坚持实施大企业培育战略,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老企业,努力培育全市的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青岛以蓝色引领为主导战略,推进“一谷两区”建设,大力发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2013年,全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1%。产业特色更加凸显。以“蓝、高、新”为引领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蓝色经济加快崛起,近三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位居沿海城市前列;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占全国产值比重分别达14.7%和9.5%。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13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9.9%。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产值达到388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1%。制造业体系更加完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其中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十条千亿级产业链产值占75.4%,家电、动车、啤酒等行业国内领先。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形成粮油、蔬菜、果茶、畜牧、水产五大主导产业,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6.5%,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到22.3%。二是培育壮大品牌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涌现出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截至2013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8个、中国驰名商标73件、山东省名牌产品453个、青岛名牌产品523个,市级以上名牌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6%。13家企业入选全国品牌培育试点,其中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红领集团等4家企业被列为首批全国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数量居同类城市首位。“南车北船”现代装备业品牌和“东园西谷北城”信息产业品牌集聚区成为岛城品牌经济亮点。GE、庞巴迪、松下、三洋等国际知名品牌齐聚,与本土企业实现共赢发展、优势竞合。2005年、2006年连续获得“中国品牌之都”称号。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应用。以污染减排、污染整治和强化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环保工作,建设生态城市。2012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68吨标准煤。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推进县域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和城市产业向县域转移三大重点,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五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县(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百强,生产总值占全市50%以上。

三、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对外开放谱写新篇章,开放型经济迈上新水平

青岛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最大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全市开放型经济不断迈上新水平。一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初,青岛就开始了推进外贸出口的探索,1984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青岛被确定为山东对外开放龙头后,青岛提出并实施“一园三区三线”的对外开放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先后设立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保税区、青岛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放园区。近年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及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又先后获批建设。胶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青岛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合作创新产业园,四市二区日韩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展开。2013年,全市12个省级以上经济园区实际到账外资占全市的51%、外贸进出口占46%。二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随着1981年青岛第一个合资项目的诞生,青岛拉开了利用外资的序幕。随后,全市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全民招商、全社会招商的招商模式,外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招商方式逐渐向专业化招商、产业化招商和企业为主招商转变,招商重点也由第二产业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转变。1979—2013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487.7亿美元。三是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下放和全面放开,青岛积极到全球寻找产品市场,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着力改变依靠能源资源、低环保门槛推动外贸增长的模式,通过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品牌发展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内涵不断提升。青岛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7年刚实行计划单列时不足3亿美元发展到2013年的779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四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从零起步,巴基斯坦的海尔—鲁巴经济区成为我国启动的第一个境外合作区。截至2013年底,全市核准境外投资项目累计达到824个,境外投资合作涉及8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境外中方投资额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分别达到40.3亿和123.4亿美元,2013年分别达到11.8亿和35.1亿美元。2013年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16.29亿美元。五是国际友城遍布五洲。自1979年10月青岛市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结为第一个友好城市以来,青岛已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新西兰奥克兰市、泰国清迈府等20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德国雷根斯堡市、日本京都市、加拿大万锦市等4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与5个城市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巴西里约热内卢、俄罗斯圣彼得堡、印度孟买、南非德班建立金砖国家伙伴城市关系。六是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在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青岛积极促进与对口支援地区、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等地区的多层次合作和交流,利用内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仅1998年(开始统计该数据)至2013年,青岛累计实际利用内资近5000亿元。

经过30年的发展,青岛对外开放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底,累计有160个国家和地区来青岛投资;青岛已与2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从国际航线看,青岛国际机场2013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452万人次,拥有国内航线102条、国际15条、地区4条。青岛港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每年出入境船舶3万多艘次,其中外贸船舶2万多艘次,2013年外贸吞吐量近3.14亿吨。从国际人口看,常住外国人超过10万,列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4位。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63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900亿元。从国际赛事看,以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为带动,近年来与近30个国家(地区)开展各类体育文化交流项目600余项,承办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世界柔道大奖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举办了多届青岛国际音乐大师班、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等重大艺术活动,有力提升了青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青岛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措施和主要动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紧紧把握国家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机遇,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1983年,青岛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随后,不断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工作,并积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从2005年起全部免除农业税,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近几年,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大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村投融资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稳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逐步推行政企分开。1984年以后,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实行厂长负责制、劳动合同制、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1994年,青岛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机遇,坚持把机构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相结合,将原市一轻局、二轻局、机械局、电子仪表局、纺织工业局等14家工业主管部门转体改制为益青实业总公司、二轻总公司、机械总公司、电子仪表总公司、化学工业总公司等11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橡胶集团公司等3个集团公司,这些公司受市政府委托,主要负责管理运营原所属企业国有资产,把企业经营权全部放给企业,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委的肯定。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青岛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提出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责,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2000年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2004年青岛市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三是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1992年以后,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掀起了大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引导扶持力度,2000年制定下发了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通知》,出台了“23条”政策措施。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决定》,推动了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到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主营收入7118亿元,已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四是积极深化其他领域改革。加强政府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订和实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逐步深化财税、金融、计划、投资、住房、价格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五、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之城,城市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开放以来,青岛科技事业呈现出全面振兴的繁荣局面。尤其是1997年青岛被原国家经贸委确定为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为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城市创新活力、企业研发和技术实力等不断增强。一是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尔、海信和南车四方等企业先后创造了家电国际标准、数字电视芯片、液晶模组和380公里动车组等四个“全国第一”。至2013年底,全市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7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5家,居计划单列市首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8家。在2013年4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青岛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海信集团入选十大创新企业。二是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重点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先导性、关键性技术,成为我国海洋科研学术交流中心。新建技术交易市场,共建9个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组建4只天使投资基金,成立蓝湾企业家俱乐部,科技金融结合不断深化。目前,青岛拥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7家。三是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青岛引进建设了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航天科工微电子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高端创新机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建成,二期西区工程封顶,三期和东区工程开工,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工程已完成建设55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319万平方米,认定国家级孵化器12家。四是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2012年出台“青岛英才211计划”,推进实施“百万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力争用十年时间,引进万名博士、十万名硕士、百万名本科生,并引进百名“千人计划”人才。2013年全市共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114913人,目前青岛各类人才达到130多万。加快建设千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努力使青岛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园。五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与5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签署了16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协议,引进或合作研发先进技术600余项,解决了制约青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六、优化布局,全域统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

青岛市始终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城市建设,规范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一是优化调整城市发展空间。改变了青岛历史上形成的带状城市格局,将城市发展向黄岛进行了拓展,提升了城市功能和水平,确立了南、中、北三个组团和独立黄岛区的总体布局形式。1989年,又增加东、西两个组团,提出了“一个中心、一个城市环、一个城市群”的城市布局结构,基本构建出了大青岛的结构雏形,适当扩大了城市用地规划和人口规模,提出了市行政中心东移的设想。随着青岛市政府东迁和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市建设重心由老市区向东部拓展。1995年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空间结构”,实现了城市布局由带状结构向“品”字形结构的转变,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进入新世纪后,青岛又实施了经济重心西移战略,完善了城市发展布局,初步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2007年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借鉴世界环湾型大都市发展经验,提出并实施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调整,加强胶州湾的保护与控制。2011年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的要求及青岛承担的历史使命,2012年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努力打造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升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先后完成了引黄济青、市内主要交通干线改造、通信枢纽、火车站改造、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铁路客运北站等一批重大基础工程。正在建设的地铁M3号线、M2号线等,将对城市综合功能的全面提升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青岛港口吞吐量达到4.58亿吨,位居全国第六位(世界第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52万标准箱,居全国第四位(世界第七)。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452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8.6万吨。三是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精细管理。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大干300天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力求通过标准国际化、管理法制化、监管数字化、体制属地化、机制市场化、作业精细化、参与社会化和考核常态化,构建起城市管理新模式。

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青岛市越来越重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一是推进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全国提前一年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缓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运动,成功申办举办了2008奥帆赛等一系列重要赛事,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把文化强市作为根本遵循,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发展海洋文化,培养创新型文化人才,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城乡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群众性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大文化投入,鼓励文化消费,优化产业布局,转变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城市文化品质不断提升,“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等已逐步成为青岛文化的重要品牌,文化事业和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项保险,在农村发展新型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2013年,青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40元和每人每年3420元。四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抓好医疗卫生、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交通、供热、食品安全、老龄、城乡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每年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幸福感和满意度也越来越高。2012年青岛市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列全国第8位。

八、依法执政,完善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加强和创新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把惠民富民作为政府施政的根本目标,按照“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速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优化政务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法制建设。自1986年享有国家赋予的地方立法权以来,青岛注重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逐步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与国家法律相衔接、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把行政行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行政执法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推进各级财政预决算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二是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依法循章履行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电子政务,畅通网络在线问政、行风在线等政民互动渠道,完善便民服务体系。连续五年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构建了公众评价政府绩效的新机制。三是努力优化政务发展环境。建立政府联系服务企业制度,2013年底共取消、减免、暂停征收6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4.5亿元;降低16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平均降低幅度20%以上,依法对8项经营服务性收费纳入政府定价,每年为企业减轻负担9000万元。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加强对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进行问责。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治理庸懒散慢拖瞒行为,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信息发布网络公开运行,开标评标过程全程留痕,评标专家随机抽取,采取政府采购网上超市等措施,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各方行为的监管。截至2013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原468项精简清理至272项,削减幅度达33.8%。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实现行政审批提速57%;通过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现审批再提速35%以上。

回顾青岛市对外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和中央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各级各届领导班子对中央政策的正确把握和贯彻,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实践。

3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具体来说,主要就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把开放当做最大的机遇和优势,坚持高水平、高标准引进的原则,把吸收利用外资、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与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纵深的开放体系。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相互促进与统一,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与青岛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开放与改革的良性互动。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开放,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改革,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大胆探索进取,破除思想观念束缚,攻克体制机制顽疾,冲破利益固化藩篱,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使青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相互促进和统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的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和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原创发展能力。

始终坚持从长远发展出发,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按照统筹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完善科学发展战略,扎扎实实推动社会经济的科学与可持续的发展。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治理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与保证社会稳定的相互促进统一,推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与顶层制度设计的相互促进与统一,推动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始终坚持自我加压和自强不息的意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国内外先进城市先进地区学习,通过不断地寻标、对标,逐渐形成和运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使青岛的“本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当先。

本书将通过众多“三亲”史料,真实、具体、生动地反映青岛市这段对外开放的历史。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被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龙头城市,再一次历史性地承担起了国家使命,迎来了进一步繁荣昌盛的重大机遇。在新的征程上,青岛将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Ekv4vVrAIlbpGr0tQ+GWeSNg4v2djh6mTNYglUHo9AIJrL5Q6b7NTp/HhI26bIn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