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组建青岛高新区的曲折过程

张卫平

张卫平 :青岛红岛经济区(高新区)管委副主任,青岛出口加工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青岛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8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胶州湾北部扩区,形成胶州湾北部主园区,其政策区面积为19.75平方公里。2007年11月,青岛市委、市政府调整成立新的高新区工委、管委,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统筹推进胶州湾北部主园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由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简称主园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简称高科园)、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青岛科技街(简称科技街)、青岛市南软件园(简称软件园)五个园区组成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青岛高新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名称未变,但从政府机构设置上看,却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机构,管辖内容和区域也不同。这里所说的不同,是指市编制委员会先后下文成立了三个名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机构,之间没有组织上的传承关系。

我是2003年6月从省里调来青岛工作,从此便和青岛高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5月到2005年12月,当时高新区工委与崂山区委合署、高新区管委与崂山区政府合署的体制下,我担任中共青岛市委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崂山区委副书记、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切身感受了高新区的快速发展。2005年12月,青岛市政府决定把青岛高新区的牌子从崂山区拿回市里,成立了新的高新区管委(实际为领导小组,无机构编制),我担任领导小组下设的高新办主任。在艰难的环境下,争取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为青岛保住了国家级高新区这块来之不易的牌子。2007年11月,全新的以胶州湾北岸高新区为主园区的青岛高新区管委正式组建。在两任主要领导的带领下,胶州湾北部高新区快速建设,我又见证了青岛高新区“二次创业”之后的腾飞。

我在青岛一直没有离开过高新区,参与了青岛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建设。青岛高新区在每个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今天,青岛高新区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引擎,是“青岛制造”向“青岛创造”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9787503459023_0-Part03-9.jpg

2013年11月,省委常委

千挑万选落户崂山

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发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成为建立和发展高新区的“旗帜”,为1991年和1992年在全国批准设立的51个高新区树立了导向。

高新区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我国产业化较弱的问题。中国的科研院所和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大量高精尖的科研成果,但产业化一直不行,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以程控交换机为例,国内科研规模很庞大,也把产品研究出来了,但不能批量生产。即使生产出产品,也存在价格高、性能不稳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要采购像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大公司的产品,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性能好、质量稳、成本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以至于很多科学家上书要求发展产业化,直到邓小平同志作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国家才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国家高新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市黄岛区已经规划了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青岛发展高新技术的根。与此同时,还有青岛市北区以中关村高科技贸易为模板发展起来的科技街。这两个区域均诞生于1992年之前,其中黄岛区的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规模为0.825平方公里,市北区的科技街只有0.125平方公里。

因此,到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高新区时,我们面临着选址的难题。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科技街的空间都太小。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所在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外经贸系统,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属于科委系统。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世纪80年代选址时曾将崂山区石老人北部区域列入考察范围,但因当时发展腹地小、用水用电难等因素而放弃。几年过后该区域的硬件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国家科委领导经过考察,最后批准将崂山株洲路段作为高新区主园区的新选址。当时,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9.8平方公里,加上周边配套区域共58平方公里成立了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简称高科园),其中株洲路区域8.8平方公里,另外1平方公里空间由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青岛科技街构成,市里成立高新区领导工作小组,对一区、一园、一街进行管理,但没有组建高新区管委。

1994年,青岛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崂山县东部的四个乡镇组成新的崂山区,高科园管委和崂山区政府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但高新区的一区、一园、一街组成架构并没有变化。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科技部要求青岛成立高新区管委。由于崂山区的高科园做得非常好,有综合配套、高额利润、产业形象,于是市政府撤销高科园管委,成立高新区管委,崂山区和高新区管委依旧合署。虽然命名为高新区管委,但基本上只管崂山区境内的高科园的事务。

2003年5月,我从省里来到青岛工作,担任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崂山区委副书记,主持高新区事务。作为第一阶段的青岛高新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当时,高新区在高新企业数量、出口、产值三个重要指标上全部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青岛高新区还培育和引进了特锐德、华仁药业、海克斯康、天人环境、朗讯等企业。青岛高新区成为青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实现一区五园结构

2003年前后,针对市南、市北、四方、李沧等市内四区发展空间受限,苦于没有土地资源的现状,青岛市政府在胶州湾北岸的城阳上马街道办事处给予每个区2—3平方公里的盐场空间。当时,这个区域的条件很差,除了荒滩就是烂泥潭,连水都是红色的,冬天冷,夏天热。经四区考察后,只有市北区愿意开发这片盐场,其他三区无意问津,市政府最终把总计约12平方公里盐场的开发权限全部交给了市北区。

市北区把12平方公里盐场分两期开发,各6平方公里,快速启动区域规划和现场施工。当时条件异常艰苦,早期建设者们在极其简陋的板房里办公,面对遍地的盐池,连最基本的喝水都成问题。但他们经过不懈努力,海信模具、四方法潍莱、中远佐敦、润丰铝箔等国内外知名项目纷纷进驻,只几年时间便从建设为主步入产出为主的时代,形成了胶州湾北岸的产业园。

2005年,市北区得知高新区可向国家申请扩区的消息后,考虑到自己辖区内有科技街,便申请以其在胶州湾北岸的产业园为基础参与高新区扩区。当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青岛高新区在崂山,但扩区的事情不是崂山区在忙,而是市北区在忙。

科技部领导来青视察后发现盐场属于国有建设用地,不用拆迁,也不用改规划,便同意在此扩区。但提出管理体制需要调整,因为这里行政区域属于城阳,实际由市北开发,管委却挂在崂山,故又表态要等体制调整完后再审批。

9787503459023_0-Part03-10.jpg

青岛高新区盐田旧貌

在紧迫情况下,市政府设计了一个理论上合理的过渡性机构,就是把高新区管委和崂山区政府分离,把青岛高新区管委从崂山区拿到市政府,在市政府成立高新区管委,实际为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有12个人编制的办事机构——高新区管委办,简称高新办。与此同时,崂山区恢复原有的高科园管委。

2006年下半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高新区扩区,由北部高新区、青岛科技街、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青岛高科园等四部分构成。后来,随着省政府批准市南软件园纳入高新区管理,高新区便由五部分组成。现在青岛高新区的火炬标识由5个火苗组成,也就有这一层寓意。

实际上,当时的青岛高新区管委从严格意义来讲只能算是领导小组,由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锡柱担任主任,分管科技的副市长王修林担任副主任,下设履行管委职能的管委办,我担任青岛高新区管委办公室主任,是领导小组这个议事机构下的办事机构。青岛高新区管委不管下设5个园区的人事、土地、财政,悬在空中,无法实际运作。国家科技部很快给予黄牌警告,高新区面临摘牌。

而此时,我们正在谋划一个新的战略规划。当时,青岛高新区的发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高新区需要扩建的战略空间,而涉及其中的黄岛、市北、崂山、市南等几个园区都没有腹地空间,北部高新区已经由市北区搭建了良好的办公、产业、基建基础;二是胶州湾北岸已经到了需要整合的时期。当时胶州湾北岸开发已经相当混乱,市北,城阳、上马街道都开发自己的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都不一样,只考虑自己区域的事情。我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北岸将不可收拾。那几年,我曾经在市政府重要会议上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大声疾呼:“胶州湾北岸已经到了亟须整合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将对不起历史!”

把这两方面的因素重合起来看,对北部高新区进行开发建设,不仅能解决高新区扩区的问题,又可解决北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问题。

建设科技生态新城

2007年,青岛高新区管委办悬在空中运作了两年之后,在科技部的指导和要求下被正式撤销。市政府组建了新的青岛高新区工委、管委,任命五人组成领导班子,负责研究政策、招兵买马、筹措资金等事项。2008年5月,高新区北部园区动工,正式进入了全新的青岛高新区建设时代。

2012年2月,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胶州湾北岸要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文生态新城,赋予了青岛高新区新的历史使命。青岛高新区将立足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区核心区和东北亚创新中心这一定位,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五大战略。其中,产城一体,就是要突破当前科技园开发功能单一的误区,避免园区建设“重产业、轻人居”造成的失衡,实施商区、学区、社区、园区等四区联动,打造“宜研、宜业、宜商、宜居”的四宜城市综合体。

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又成立红岛经济区工委、管委(筹),与高新区工委、管委一套机构、两套牌子,管辖高新区及出口加工区、红岛街道和河套街道,形成“一区两街”架构,辖区户籍人口8.1万人,陆地范围达到167平方公里。由此,处于起步开发阶段的青岛高新区,由单一经济园区全面向综合型园区转变,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

9787503459023_0-Part03-11.jpg

青岛高新区新貌

青岛高新区从2008年到现在,始终定位为“高”和“新”,就是按照科技生态人文新城的指标来建设。体现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生态水系绿化、三分之一的生活商务居住,三分之一的科技产业发展。三个“三分之一”的布局看似占用较大的土地空间,再过30年,我们回头来看时一定会觉得这个规划比较科学,能保留大量水系和绿化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如今,这个规划已经产生了积极效果,在中央智力岛周边,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依次排开,有中科院青岛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中科院青岛声学研发产业化基地、中科院青岛软件研发产业化基地、中科院青岛新型材料研发产业化基地、中船重工710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研发产业基地、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科创青岛科技园等。

日前,高新区还正式获批建设中美(青岛)科技创新园,这是继无锡之后,国家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全国第二个中美科技创新园。按照建设方案,到2020年,园区将建成14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引进研发机构100家以上,国际合作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金额达100亿元,成为国际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92个高新区最新评价结果,青岛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十,其中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第八,园区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排名第十。

体制转型是产业发展的保障。青岛高新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重点推动了三个领域的转型,实现了政府服务功能的提升。

首先是从招商引资向产业组织转型。产业组织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聚合要素,壮大产业组织,通过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组织资本链和创新链,再通过政府的增值服务,使其变成价值链。如青岛高新区拿出一千亩土地建立国际机器人园区,整合了21家机器人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同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建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建立一个院士工作站。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环境打造,仅一年就签约引进机器人企业20家,在谈25家。

其次是由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转型。青岛高新区在发展中没有选择靠血拼优惠政策争取项目的老路,而是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环境优化、筑巢引凤,把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了提升服务水平,高新区派遣了1/3的干部到美国硅谷轮训一个月,培养他们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打造类似硅谷的园区环境。

再次是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青岛高新区坚持“自我瘦身”,将原有的“规划、建设、融资、评估、运营、服务”6项环节“掐掉中间、专注两端”,借助市场主体的力量,形成了“政务服务效率更高、项目专业判断能力更强、政府与市场要素衔接更紧”的局面,促进了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的聚合。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调整优化产业和空间规划。在产业选择上,调整打造“1+5”主导产业,即,以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支撑,聚焦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等5项主导产业,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北岸城区理念,坚持多点组团、生态间隔,在中、东片区规划集工作、居住、服务、绿地于一体的11个功能组团,加快医院、学校、休闲娱乐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聚集人气,促进产业与城市形态高度融合,避免城市出现“空心化”。

2013年,青岛高新区在确立了建设科技生态人文新城的总体目标之后,又确立了由聚焦、聚集、聚合、聚变构成的全新总路径,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力量推动发展、以创新能力驱动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内生型增长机制,加快区域产业有效组织,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一座宜研、宜业、宜商、宜居的科技人文生态新城,正在这里昂然崛起。 288Hr9wtXi3+RhlRuAl2E0ygw1IYhse22mr49jA0KzPdlQCl/fEGkUMMu9Y2YMv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